他說了一句大實話,因此被罵了數千年

古往今來多少人,名留青史都是誰?對一個人的評價從哪些角度來看,會有不同的結論,秦始皇修長城累及數十萬民夫,隋煬帝挖大運河更荒唐,然而更荒唐是歷史對他們的評價,修長城以及開鑿大運河都成了有功於歷史。這種觀點是從所謂的“長遠角度”得出的,至少大運河在很長時期起到了漕運的作用,若如此,多挖幾條大運河豈不是功勞更大了呢?

他說了一句大實話,因此被罵了數千年
他說了一句大實話,因此被罵了數千年
他說了一句大實話,因此被罵了數千年
他說了一句大實話,因此被罵了數千年
他說了一句大實話,因此被罵了數千年

吾為天下計,何惜小民哉!

這句話出自東漢末年董卓之口,董卓被罵了幾千年,被嘲笑了幾千年。但仔細想想這句話,倒真是一句天大的大實話。東漢末年,由於何進無謀被十常侍所殺,後來董卓救駕少帝,到這裡董卓算是立了一功。緊接著董卓廢少帝,立陳留王為帝,當上了太師,從這裡開始董卓算是得罪了天下人,十八路諸侯興兵伐董卓。但是,不管是袁紹還是孫堅、曹操等人,無不是各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袁紹藉機當上盟主,可他出工不出力,只顧著提高自己的影響力,孫堅偶然之間得到了傳國玉璽,便做起了當皇帝的美夢,至於曹操更是趁機渾水摸魚了,無好處可撈之後馬上撤兵。

董卓死了之後,漢獻帝並沒有因此恢復皇權,後來曹操打敗董卓的殘餘,把漢獻帝接到許都。曹操的所作所為比董卓有過之而無不及,曹操不只是軟禁漢獻帝,更是毒死了董太后母子,也就是漢獻帝的老婆孩子都被曹操所害。雖然這般如此,但歷史對曹操的評價卻遠遠高於董卓,曹操被稱為奸雄,董卓成了奸賊。

曹操和董卓乾的是同樣的勾當,不同的是董卓把心裡的大實話說了出來,而曹操是說一套做一套,名為俸天子以令不臣,實質上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說話說的漂亮,他寫詩有這麼一句,“千里無雞鳴,生者百遺一”,曹操一邊攻城略地,動輒就是屠城,一邊寫點憐憫百姓疾苦的詩詞,曹操認為自己是在平定天下,用戰爭結束戰爭,這和董卓的“吾為天下計,何惜小民哉”難道不是一回事嗎?

口蜜舌劍,膚白腹黑,人往往就吃這一套,劉玄德號稱仁義之君,這也只是他招兵買馬的旗幟而已,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給百姓帶來的疾苦不亞於董卓,但劉備卻得到了英雄的稱號,歸根結底只是因為董卓的下場是身敗名裂,因為身敗所以名裂。曹操和劉備是相對成功的,歷史從來都是對成功者有較高評價,包括他們的人格評價在內。

假設董卓真的通過禪讓當上了皇帝,那麼歷史對他的評價至少不會低於司馬懿,他那句“吾為天下計,何惜小民哉”將不會被人唾罵和嘲笑,倒會被稱為實在人和真性情之類的。

其實哪一位有大成就的不是為了個人利益奮鬥的?為了所謂的理想嗎?個人理想難道不是個人利益嗎?是的,全都是,因為任何為了所為“天下計”的,無不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都不比董卓高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