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農業發展――新動能 新模式 新消費

11月28日,由和訊網、中國合作貿易企業協會主辦,和訊農金、集誠國際聯合承辦的2019農業金融創新論壇暨“新農金”頒獎盛典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

作為中國創辦最早、最權威的金融信息服務領導品牌,和訊基於對中國經濟形態的預判和對供應鏈金融發展態勢的感知,從2016年開始關注“金融助農”的相關需求和政策。自2017和訊舉辦首屆財經風雲榜農金論壇以來,受到各界關注與支持。

此次論壇以《新動能 新模式 新消費》為主題,特邀各領域的實踐者和理論專家,在政策、市場、創新三大驅動力下,共同探索創新的產業運營模式,挖掘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中國合作貿易企業協會會長郝彥領在致辭中表示:鄉村振興是個大戰略也是一項長期任務,作為服務三農的力量擔當,中國合作貿易企業協會將同各方構建互聯互通的戰略合作關係,加強產業合作和項目對接,共商農業合作大計,共建農業合作平臺,共享農業合作成果。

聯辦財經研究院專家、原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許善達在演講中反覆強調:中國農業要加快一二三產融合的規模化發展,這將為工商資本下線提供數十萬億的高回報發展空間。許善達還介紹了土豆種植、小麥三產結合、奶牛規模化養殖等案例,這些新模式的回報率已經可以達到15%,給農業規模化生產提供了很有價值的依據。

銀行作為專門從事金融活動的組織,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平安銀行扶貧金融辦公室高級督導楊建軍介紹,平安銀行始終努力在扶智培訓、產業造血、一村一品、產銷賦能四個環節中注入金融的力量;並介紹了產業扶貧貸款、扶貧政府債、扶貧企業債、消費扶貧、駐村扶貧、扶智培訓等六大幫扶模式。最後他強調:雖然明年是扶貧攻堅最後一年,但是農村金融的發展是永遠不能停止的。

在新模式環節之後,農業農村部規劃院投資所主任劉朝亮從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消費升級三個維度解讀了現代農業的新動能。劉朝亮表示我們不能只埋頭種地不抬頭看天,現在整個中國產業結構已經進入全球大融合時代,要重視性價比之爭。關於食品安全他用“拒絕化學、保留物理”一句話點睛。劉朝亮強調:中國需要對我們整個農業、農產品進行消費升級,農業產品不能自娛自樂,一定要以市場為最終接入口,為迎合市場和需求而服務。

最後“新消費”跨界圓桌環節,中國合作貿易企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景遠、中糧信託副總經理張勇、浦心資本董事長吳雙、中國工業設計協會設計扶貧研究院院長湯健、尚農研究所CEO顧耀鋒等幾位嘉賓,共同就產業融合、夯實實體經濟、適應消費升級進行了互動。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從企業創新到資本運作、從流通物流到品牌產銷、從信息化到助農服務等,碰撞出很多合作的預期,呈現出相對完整的產業鏈融合共贏的場景,不斷滿足中國人民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第十七屆財經風雲榜“新農金”大獎盛典,中國合作貿易企業協會會長郝彥領、和訊網副總編輯王丹分別為2019年在農業產業領域的優秀貢獻者們頒發了獎盃。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