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農業」 成農業發展大趨勢 其發展模式分析

“互聯網+農業” 成農業發展大趨勢 其發展模式分析

2018年6月初,禹州甜杏滯銷要爛在地裡的新聞就被多方關注。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發展歷史悠久,但大多數地方仍延續著傳統的小農經營模式,存在盲目產出、銷不對路、庫存積壓等現象。我國農業的變革與創新迫在眉睫。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互聯網+農業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隨著國家“互聯網+”政策的出臺,各行各業積極踐行“互聯網+”戰略,“互聯網+農業”的發展模式逐漸興起,成為發展現代化農業的大趨勢。藉助互聯網的技術和資源,將農業生產、銷售等環節有效結合,重塑農產品流通模式,實現農業發展的信息化。

專業農產品電商平臺是“互聯網+農業”的一種體現形式。農產品電商平臺匯聚大量專業的企業級採購商,採購頻次高、物流成本低,能夠快速精準的解決儲存時間短的農產品的滯銷難題。同時,農產品電商平臺整合了行業優勢資源,為涉農人群提供農產品信息、價格行情、市場供求、種植技術、農業新聞資訊等,為農業生產商、經銷商、消費者提供一個互動交流平臺,打開了更廣闊的農產品銷售空間。

個體電商微商是“互聯網+農業”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農產品種植戶在互聯網上有三種個體銷售方式:其一,在各大電商平臺上開設網絡店鋪,推廣銷售自己的產品;其二,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推廣產品並尋找目標客戶;其三,可以在直播平臺上直播農產品的種植、採摘,來吸引潛在的消費者。相較於專業農產品電商平臺的批發模式,個體電商微商更像是零售,農產品種植戶直接對接消費者來進行銷售,其銷售模式更注重口碑效應,服務要做到細節化。這種多渠道的銷售模式在農產品銷售上的運用,推動了“互聯網+農業”向更加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互聯網+農業”具有打破信息不對稱、優化資源配置、降低公共服務成本等優勢,能夠帶動廣大農村地區的創新服務。“互聯網+農業”代表著未來農業發展的新方向、新趨勢,帶動了傳統農業的升級,加速轉變了農業的產供銷模式,對於我國農業現代化影響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