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法官“組團”送法下鄉 為農村產業品牌保護打好“預防針”

瀘州法官“組團”送法下鄉 為農村產業品牌保護打好“預防針”

瀘州市中院、江陽區法院知識產權庭的法官,在丹林鎮櫻花谷開展知識產權服務鄉村振興法治宣傳活動。郭蕎璐攝。

四川在線消息(郭蕎璐 記者魏馮)這幾天,瀘州市江陽區丹林鎮富美家園種植專業合作社內,負責人李波正坐在電腦前敲著鍵盤,準備對專合社的用工制度和合同文本做重新規範。“這都是前兩天法官們過來點醒了我,只有合法合規,我們這個專合社才能走得更長遠。”

李波所說的“點醒”,和一場法治宣傳活動有關。

3月10日,瀘州市中院、江陽區法院知識產權庭的法官們,一行十人揹著小喇叭來到江陽區丹林鎮櫻花谷,開展知識產權服務鄉村振興法治宣傳活動,旨在用知識產權服務助推農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擺問題

鄉鎮產業品牌意識初具,但法律意識較為欠缺

“丹林鎮的生產企業多處於起步初期,現代企業經營者們已初具品牌意識,但在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意識方面還較為欠缺。”丹林鎮黨委書記敖啟勇和前來宣講的法官交流。

丹林櫻花谷,從2015年建設打造至現在,谷內櫻花佔地面積已600餘畝,有中國紅櫻、紅粉佳人、鬱金櫻等三十餘個品種上萬株櫻花,已小有名氣,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美麗鄉村建設、特色農業發展等方面的先進典型。以丹林櫻花谷為代表的鄉村旅遊,近年來已經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和鄉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但是,作為從農村發展起來的產業,在經營上也面臨著諸多問題,比如對自身品牌的保護。

“隨著花樹的日漸繁茂,櫻花谷終將成為瀘州旅遊名片,由此帶動的產業鏈也將逐步完善,櫻桃谷終將突現出它特有的品牌價值”。櫻花谷負責人袁剛深切認識到只有創品牌才能有發展。

在宣講活動現場,瀘州憶家香食品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萬女士也拿起她的“豆痴”醬油,指著包裝上的手繪插畫給現場法官們看。“之前就多虧了江陽區法院的法官們來我們醬油廠進行法律援助,看到我們的包裝比較獨特,就給我們提了個醒,專門講了知識產權保護的知識,要不然我這專門喊人設計的外包裝和手繪插畫,以後就被人家隨便抄起去了。”萬女士感激地說:“我們現在已經在申請外觀設計的專利保護了。”

泸州法官“组团”送法下乡 为农村产业品牌保护打好“预防针”

瀘州市中院、江陽區法院知識產權庭的法官,在丹林鎮櫻花谷開展知識產權服務鄉村振興法治宣傳活動。郭蕎璐攝。

談思路

重視商標、保護品牌,讓知識產權助推農業發展

開展知識產權服務鄉村振興法治宣傳活動,那麼什麼是“知識產權”呢?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李傑結合櫻花,形象地介紹:“日本的櫻花那麼出名,就是因為它名氣大、牌子響。這個‘牌子’,就剛好是和我們知識產權相關的東西。”李傑進一步解釋道:“因為知識產權的概念說起來比較抽象,說‘牌子’可能大家更容易接受,這個‘牌子’也是知識產權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商標。”

保護商標和品牌,李傑支出的第一招就是“在正常情況下,建議都要註冊登記”。李傑以現場的“豆痴”醬油為例,指出除了商標“豆痴”兩個字以外,還有外包裝、內包裝,可以申請外觀設計專利,對包裝上的圖片還可以登記著作權。如果沒有登記,出了問題,比如被別人登記了,又該怎麼辦?

李傑說:“平時工作,要注意留存一些這方面的信息。”比如委託別人設計商標的合同,付款的依據等都需要保留,同時在使用時儘量不要頻繁地變更自己的商標,並保留自己使用這個商標的證據,以確保還享有優先使用權。

“知識產權的另一個概念,就是地理標誌。”李傑繼續講道,地理標誌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有很大好處。“首先能圍繞地理標誌拓寬生產鏈。”比如丹林櫻花谷,現在主要是作為景區獲取遊客收入,但可以圍繞地理標誌對櫻花這個單一產品進行衍生,發展苗圃、盆景、鮮花、乾花,甚至藥用等,都歸屬於“丹林櫻花谷”這個牌子。“另外一個方面,是對周邊的就業有促進作用。”李傑說,地理標誌既是商標,也是質量的保證。

宣講活動上,江陽區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孫華還強調:非法狩獵、殺害、利用野生動物,輕則面臨行政處罰,重則可能觸犯刑法,尤其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丹林鎮野兔、斑鳩等野生動物越來越多,此次疫情,保護野生動物也引起了政府重視。“要有野生動物保護意識,不能隨便獵取,尤其在我們櫻花谷還有一些珍貴的樹木,它們都是受國家、受法律保護的,我也要把它們照顧好、保護好。”袁剛也表示道。

丹林鎮黨委書記敖啟勇表示:“瀘州中院和江陽法院的法官們‘送法律知識下鄉’,對品牌創產之初的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及時雨’,讓企業在品牌發展的道路上,少走彎路。有法官們保駕護航,鄉村振興之路更順更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