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剿滅瘟疫的祕訣:讓《黃帝內經》告訴你

對於新冠病毒疫情,前一篇文章我們說了,瘟疫的起源和人的思想、信仰、和對這個世界客觀的認知有關。

中國古老的中醫對這個問題又是怎麼看的呢?

一.《黃帝內經》中的記載。

在《黃帝內經》中裡有這樣一段對話。

“帝曰:形弊血盡而功不立者何?”

“岐伯曰:神不使也。”

黃帝問岐伯:當一個人形體銷損了,氣血也耗幹了,再治療就很難見效,這是為什麼啊?

岐伯說:病人的精神、氣血已經不起作用了,治療當然就沒有辦法了。


再談剿滅瘟疫的秘訣:讓《黃帝內經》告訴你


帝曰:何謂神不使?

岐伯回答:“針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壞神去,榮衛不可復收。何者?嗜慾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馳壞,榮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黃帝問:什麼是神不使?

歧伯說:“針灸治病的道理,符合天地的大道。如果人的精神、思想不健康,人的情志、思想不能歸正,那麼疾病也就不可能被治癒。如今人的精神銷損,元神、魂魄就會離去,治療的手法不可能使其復原,這就是元神離去即使治療疾病也不會被治癒的原因啊。

為什麼會這樣?

人的嗜好、貪婪、慾望越來越多,就會導致憂慮、禍患沒有止境,人的精神、氣血就會損壞,離開身體而去,所以人的元神、魂魄放棄身體後,治療疾病就不會再起作用。”

除此之外,在《黃帝內經》和其他中醫典籍中還有大量類似的內容。

精神內守,恬淡虛無,人的思想、情志不能歸正,那疾病就不可能被治癒。

《黃帝內經》是中醫的經典,從中我們發現,早在幾千年前,中國的古人就已經發現疾病、瘟疫的根源,這種智慧和先知先覺後人至今無人企及。


再談剿滅瘟疫的秘訣:讓《黃帝內經》告訴你

二.中國古老中醫的“上工治未病”。

中醫遵循的是中國古老的“天人合一”的整體觀,診病、治病的思路直擊疾病的根本。

中醫治病的一個重要思路“上工治未病”,也是這樣一個思路。

何為“上工治未病”?

就是當疾病還沒有形成,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醫術高明的醫生就已經發現了疾病跡象,著手解決這個跡象,疾病就不會再發生。

歷史上神醫扁鵲告訴魏文王:

自己的大哥醫術最高,在疾病還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就能夠治癒,只有扁鵲自家人知道大哥的醫術;二哥其次, 在疾病輕微的時候就能治癒疾病,鄰居們認為二哥只能治小病,他的名氣只有村裡人知道;扁鵲自己只有在疾病很嚴重的時候,才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藥,做這樣的大手術,別人就認為自己的藝術最高明,所以自己的名氣天下人都知道。

如果比扁鵲的大哥醫術再高明一點,找到導致疾病的思想、認知、信仰,當這些思想被歸正後,疾病、瘟疫自然就不會再發生。


再談剿滅瘟疫的秘訣:讓《黃帝內經》告訴你


從這一點說中國古老的中醫博大精深,一點都不為過。

與之相比,現代西醫治表不治本,特點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甚至很多患者病入膏肓的時候,疾病才會被發現。

從中醫“治未病”的思路可以看出,中醫的智慧遠遠不是西醫所能比的。

現代人的疾病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大量新的疾病從來沒有出現過,名字更不會有,現在有很多疾病的名稱叫“某某綜合徵”,就是指這種情況。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三.對瘟疫的追本溯源。

追本溯源,還是因為現代人眼見為實,只相信肉眼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只相信光怪陸離的物質世界,對塵世的貪婪、慾望太多,一味的獲取財富、權力,擁有財富、權勢後,又極力去享受, 從而忽略人的思想、信仰和對這個世界客觀的認知。


再談剿滅瘟疫的秘訣:讓《黃帝內經》告訴你

歸根結底,現代人疾病太多的原因就是因為人的貪婪、慾望太多。

上天有好生之德,上天總是憐憫蒼生,在每一個問題出現的時候早就已經給出多個答案,這些答案從簡單到複雜,只需要我們去探索和發現。

越複雜的問題答案往往越簡單。

瘟疫和疾病的根源,在幾千年前古人就已經告訴我們了,只是被我們忽略。

幾千年來,在地球不同地區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在發現、探索瘟疫和疾病的根源,並踐行其道,《黃帝內經》和上篇文章中神奇的西藏、霍金斯意識能量模型都是這種探索發現的真實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