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遊戲給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超過鴉片”,你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

嚴師說字


身為一箇中學生,雖說沒有吸過鴉片,但是遊戲卻沒有少玩[捂臉],個人感覺遊戲確實很容易上癮,可以被稱為精神上的鴉片,但是也要進行分類,如果能收放角度的話,那就是精神上的放鬆,可以舒緩身心,但是如果過度沉迷的話,那麼真的是比鴉片還要壞很多,跳lou的,自sha的比比皆是,所以只能說是因人而異了[機智]




我在非洲的黑人前女友


絕對有道理,雙手雙腳贊成。本人是一名鄉村中學老師,每週末家長騎三輪車去接孩子,絕大多數孩子包括女孩子坐上車後就開始激情討論什麼裝備啊,皮膚啊,衝錢了沒買了沒有,學習此刻已經變成了“副業”。另外我是一名班主任不止一次的有班裡學生晚上跳牆出去上網,在學校不捨得吃不捨得喝,攢了一二十塊錢想著法去上網,晚上十一二點了還得去外面找學生,當班主任不容易,哈哈。另外,中學是禁止學生帶手機進入校園的,部分學生男生居多,偷摸帶手機進學校,晚上一兩點不睡覺,等查完宿舍開始“挑燈奮戰”打的是不亦樂乎,妙不可言,第二天早讀開始呼呼睡覺,老師吵完不久繼續進入夢鄉。所以網絡遊戲無論從哪方面都給青少年學生身心帶來了巨大傷害,但是不能一棍子打死,現階段本人強烈建議晚上十點以後關閉遊戲入口,第二天八點可以進入,而且未滿18週歲不得註冊遊戲,即使用家長身份證註冊也沒關每次刷臉進入就可以了。再有本人強烈建議國家可以干預,開發一些有益於學生階段玩的有助於學生學習且有趣的遊戲,幫助孩子早日脫離“苦海”。


000付一陳


如果有比遊戲更吸引孩子的東西,那麼孩子就不會沉迷遊戲了,甚至會覺得哇好無聊這東西。像我以前最喜歡看電視,後來有了手機就再沒看過電視了,我不是用手機看電視劇,就是十幾年以來基本沒看過電視劇了,只有很無聊才會去看,而且看的時間維持不了很長,以前我可是最喜歡看電視劇了,原因就是我找到了比電視更吸引我的東西。如果學習能比遊戲更有趣,更吸引他,那麼為什麼不學習呢?從小的學習習慣很重要,家庭的學習氛圍很重要,學校的教育方式更重要,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發現學習的奧妙。

個人也比較喜歡玩遊戲,但是可控,對於競技一類遊戲比較偏愛,我喜歡的原因就是玩遊戲時,我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它完全靠我自己的技術決定我能玩多久。充值的話,圖個新鮮,消費還是比較理智的。

小孩真的需要引導,我舅舅的小孩被遊戲強制下線了之後,想辦法自己搞了四個號玩[微笑]以前是沒有強制下線這回事的,我自己的弟弟搞不到號,就會去借別人的號玩。這是他們上小學的事情,現在他們上初中了。我說的這種情況應該不是個例,從我偶爾上游戲經常碰到小孩子來看,這種情況很多,因為我最喜歡在遊戲裡跟小孩聊天了[淚奔][淚奔][淚奔]


傻兒子出山了


作為有16年教學管理經驗的高中老師,我認為網絡遊戲給青少年造成的傷害,不亞於鴉片造成的是傷害。

首先網絡遊戲浪費了很多學生的時間。在青春美好的年華里,他們將自己最寶貴的生命,耗費在了無意義的遊戲上上面,這個年級用於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才是青年學生最容易成才的道路。

其次網絡遊戲對青少年的身心都造成了傷害。尤其是眼睛造成了明顯的近視,還有很多的網絡遊戲存在暴力色情內容,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壞。

最後網絡遊戲讓孩子們的社交能力變得軟弱狹窄,內心膽怯,只願意沉迷於遊戲當中,而不願意和大家共同接觸。

而這樣的傷害,和鴉片對我們身體造成的傷害,同樣危害大。所以我認為網絡遊戲就是鴉片!當然適當的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一玩遊戲,能夠控制住自己,也是可以的。


虎哥中小學教育


個人認為;如果從以下三個方面看,網絡遊戲的危害似乎不次於鴉片。一是從範圍上看,網遊的範圍更大,受害的人數更多。二是從年齡上看,網遊受害的年齡更輕,很多都是未成年,這是很痛心的事。三是網遊版本更新較快,受害者有更多的選擇性,更方便,更隨意,很難自拔。


成見發現


網絡遊戲給青少年造成的傷害顯而易見,但是跟毒品相比,相對來說還是要輕微許多。

網絡遊戲對於孩子的眼晴傷害最大,因為長時間的盯著手機,對於遊戲的過分執著和專注會讓眼睛處於長時間的疲倦感,從而使視力越來越模糊,最後形成近視。

玩遊戲對於身體發育也不好,長時間保持同一種姿勢,對於骨骼生長也會產生影響,還有神經系統也會產生疲憊感。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彎腰駝背,面色暗黃神情倦怠。

玩遊戲容易讓人在精神上產生依賴感,滿足於虛擬的網絡世界。荒廢學業無任何正當的興趣愛好。

沉溺遊戲之中還容易產生性格冷漠,生活中對親朋好友都是冷冰冰的態度,整天沒有積極向上的心情。

這些都是網絡遊戲的害處,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還是可以改變和克服的,而毒品卻是無法改變和戒掉的。

沾了毒品的人們都是又浪費錢財又破壞了你的身體,而且還會讓你痛不欲生,為了毒品的人們甚至是不惜一切手取去謀取自己的利益。這對社會對家庭對個人都是萬劫不復的深淵。

簡單來說,沉溺遊戲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而克服心癮,而毒品卻是無法通過個人努力來戒掉心魔的,所以相對而言,毒品的傷害遠遠超過網絡遊戲的傷害。


平靜珍惜


我們痛恨毒品,是因為毒品讓我們產生依賴,讓人失去自控能力,沒有自控能力的人就是行屍走肉,沒有靈魂。

我們痛恨鴉片,是因為以鴉片為契機的戰爭,讓我們失去了國家的財富與尊嚴。

對於網絡遊戲而言,我認為,其實還沒有那麼厲害的程度。

首先,遊戲出生的本質是因為有人需要去消磨時間,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遊戲的原因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社會的體系。

在我們沒有成立家庭之前,我們的大部分時間是上學,大學到結婚之前的人,有大量富裕的時間。

隨著整個社會學習意識和社交能力的下滑,必須需要有東西來打發時間,以前的遊戲廳,後來的網吧,再後來手機都能提供遊戲,在一個人的時候也能更好地消磨時間。

網絡遊戲是有消費群體的。

因此也衍生出了很多其他產業,其實在某種程度上網絡遊戲是個產業,國家也在用各種方式去規範網絡遊戲的運作。

對於網絡遊戲,我認為不需要畏之如虎,對於缺乏自控力的孩子要更加關注,目前國家的很多政策規則也在限制未成年人的衝動消費。

如果你是個喜歡遊戲的人,我認為不耽誤正常的生活和情感交流,不必苛責,如果你不喜歡網絡遊戲,那麼就從自己做起,在富裕的時間多做一些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讓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技能與愛好,畢竟改變不一定要去要求別人,我們自己,也可以做一個勇敢的急先鋒。

網絡遊戲是時代的產物,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友善地共存,最大化提升它本身能給我們帶來的益處,壓制危害性,理性看待,虛懷若谷,這是我的答案。



不良徒弟


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一個玩遊戲,她是合法不會受到法律制裁,吃鴉片是屬於違法行為,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只能做出相對而論

我們應該對那些遊戲研究開發的相對做出限制,不必要的人力資源浪費到這個虛擬世界,不覺得有點過分嗎?遊戲裡面能玩出大米來嗎?希望有關部門出一些相對正確選擇限制他們這個行業盲目發展


法能265


電子鴉片,難道還有林則徐來個虎門銷煙?

現在都2020年了,居然還有人覺得遊戲才是問題而不是某些只會拿遊戲當擋箭牌的人。

可以這麼說沒了遊戲還有小說,沒了小說還有漫畫,沒了漫畫還有動畫電影音樂,反正有意思能讓你們沉迷的東西都叫鴉片,那人類乾脆回到石器時代好了。

炒股的還有炒到自己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怎麼沒見人說股票是害人精要抵制的?

遊戲從來是一個人沒有自制力/父母管教不當/沒有正確的指導導致了他覺得玩遊戲是一個逃避現實的好方式,有些人就是裝作看不見前面這些原因,反而把遊戲倆字搞成高壓線,只要出了問題,一定是遊戲教壞了這個人。

逗誰呢?

父母家長管教佔主要原因,要合理引導,不能一竿子打死。





小港港


我們應該正確看待網絡遊戲對青少年的利與弊。網絡對青少年的“利”無非是幾點:培養學生反應力、放鬆緊張情緒、滿足幻想、培養自信,互動性強等。但是網遊的危害卻是難以細數的,很多同學因為沉迷網遊已經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學習成績一退再退。更重要的是長期沉溺於網絡世界會帶來心理和軀體疾病:自制力並不強的青少年對網絡遊戲極易上癮,一旦“網癮”發作,便會欲罷不能,難以自拔,初時只是精神上的依賴,渴望上網。而後可發展成為軀體上的依賴,表現為情緒低落、頭昏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食慾不振等,這就是現在醫生所說的“網絡成癮症”。一般青少年玩網絡遊戲都需要幾小時長的時間,有些青少甚至連續玩上十幾小時。長時間的上網會引起植物神經紊亂,體內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緊張性頭疼,焦慮,憂鬱等。

其實,我們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一個“度”,玩遊戲也是如此。雖說網絡好,但有好也就有壞。在我們身邊,你隨處可見一種現象——“通宵遊戲”。有人沒日沒夜地沉迷在網絡遊戲中,沒有比這更糟的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