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消失的差價利潤,未來的生意到底做什麼才賺錢?

近些年只要是做生意的人都能夠明確感覺到,生意越來越難做,本身商人就是靠著貨物差價賺取利潤。但是這種差價卻在這幾年不斷降低,甚至出現了倒掛的現象!同行業的人都在問:“未來出路在哪裡?”

逐漸消失的差價利潤,未來的生意到底做什麼才賺錢?

對於這個問題,小編結合了古今歷史演變和局勢分析,得出了結論在:“流量附加價值和降本增效!”,原因如下:

一、商人為何會存在?

商人存在一直都是解決供應端和需求端不匹配的問題,生產者不知道自己的客戶群體在哪裡,客戶又不知道哪裡去找尋自己需要的少量商品。所以這個時候出現了商人,將生產者的產品分銷到消費者可以買到的位置。


逐漸消失的差價利潤,未來的生意到底做什麼才賺錢?

二、商人賺錢的邏輯和改變過程

在改革開放之後,對於商人的需求是巨大的。所以其實前幾十年,由於信息缺失,商人賺錢的邏輯都是欺上瞞下,對廠家說我賣很便宜,對消費者說我進很貴。所以這樣一來就將差價最大化,所以上一個時期,在供小於求的情況下,找到貨源並放到合適位置就是最大的競爭力!

漸漸的,供大於求的時候,競爭的就是品牌化的過程!此時有品牌就是最大的競爭力!

但當隨著互聯網出現的時候,需求端逐漸瞭解供應端,不斷進行匹配。高毛利差價的方式越來越難。加上成本不斷攀升,因此出現了現在的生意難格局。


逐漸消失的差價利潤,未來的生意到底做什麼才賺錢?

三、未來的賺錢思路在哪裡?

縱觀整個社會,其實應該優先思考大宗貿易的模式。在價格不斷透明的情況下,差價毛利能夠支撐的僅僅是基本的人工、倉租加上一點資本利潤。但是,他們的賺錢就來自於行情,流量後的帶貨思維等。

因此,以調味品為例,其在差價不斷受到蠶食的情況下,貿易公司的必須有“一個認知,兩個方向”去賺錢:

1、一個認知:非差價思維。

必須明確掉大流通,賣較多產品是低毛利差價的。如果還想依靠將市場封閉起來做就是異想天開的,因此要從認知上認同發展需要另闢蹊徑!


逐漸消失的差價利潤,未來的生意到底做什麼才賺錢?

2、方向一:流量。

大型貿易公司都是有巨大流量的,流量能夠解決非常多的問題,其一就是帶貨。比如大品牌海天帶上海天的部分非暢銷品,帶上部分高差價小品牌的模式。用好大流量的帶動作用,一定是最基礎的發展方向。

3、方向二:附加價值。

其實貿易公司最明顯的是找到了一批優質的客戶,任何一個貿易公司手上都有一批有錢有消費能力,有信任度的客戶。其實這個時候並不需要賺原有差價的錢,而是思考如何帶動附加價值。

一方面是這些客戶的挖潛,由於貿易公司的存在,你對於很多產品的成本可以說是0,不需要配置物流和人工,只是將現有貿易放大,比如賣刁偉平的客戶,依然可以去做水果、電器。就是為下游客戶服務,這也是一種附加價值的體現。


逐漸消失的差價利潤,未來的生意到底做什麼才賺錢?

另一方面是知識付費,比如我賣調味品,你只送貨,而我可以培訓你每個調味品特色和售賣知識,比如你只接單,而我有直播,甚至自己的自媒體展示等。如果以一個貿易公司為例,招聘兩個專業做自媒體就記錄生活,在很多自媒體平臺發佈,收入依然不會低的。


逐漸消失的差價利潤,未來的生意到底做什麼才賺錢?

從以上分析來看,未來的賺錢一定是要會用流量和挖掘附加價值上,而不僅僅來自於商品價差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