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中学的课文,长大后才读懂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时代的记忆慢慢消失在我们脑海里,以至于提起《祝福》这篇小说,很多人一时想不起来,但提起祥林嫂,大家会马上想到鲁迅的这篇文章。作为高一语文课本中的必修内容,当时的我们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做了最简单的理解。直到长大成人,再次拾起,细细品读,才发现其中隐藏的奥秘。

《祝福》——中学的课文,长大后才读懂

关于题目 “祝福”

小说介绍了主人公祥林嫂丧偶后,为躲避婆婆的出卖,逃到鲁镇鲁四爷家做工,在此期间受尽歧视、侮辱。没过多久,被婆婆找到并卖给了贺老六做老婆,生下儿子阿毛。安稳日子还没过几天,贺老六因病去世,不久儿子阿毛又被狼吃掉。经过多重打击的祥林嫂痛苦不堪,没人去安慰,反而因为改嫁被别人说成“有罪”,只有捐门槛才不至于到“阴间”受苦。祥林嫂照做了,却仍然受尽人们的歧视。最后落得沿街乞讨,惨死在街头。

小说的情节围绕着祥林嫂展开,按说题目应该叫《祥林嫂》,更能加深读者的记忆,就像《孔乙己》一样,但鲁迅用了一个与祥林嫂的一生毫无联系的词——祝福,乍看起来,文不对题。鲁迅之所以用“祝福”为题,是有其深意的。

“年底”作为意象在文中出现多次,“旧历的年底”、“有一年冬初”、““腊月二十以后”等等,每次出现,祥林嫂的命运总是比前一次更加悲惨。

年底是最忙碌的时候,因为要迎接新年,过去家家户户都要祭灶请神,用以祝福明年一帆风顺。然而对于祥林嫂来说,年底的忙碌与祝福并没有给她带来好运,反而每况愈下,循环往复,就这样陷入悲苦的死循环中。

结合故事的背景,清朝的覆灭,民国的建立,就像过年一样,辞旧迎新,人们期待着美好的到来。然而现实中,人们并没有摆脱繁重的封建礼教,外表上看,热热闹闹、欢天喜地;往里一看,苟延残喘、陈旧愚昧。鲁迅借用“祝福”为题,象征性的表达了他对旧社会轮回不变的失望。

祥林嫂的名字

主人公祥林嫂不仅是整个社会的引子,也代表着当时的传统女性。束缚了女人将近一千年的缠足文化,摧残的是身体,而对女人心灵的摧残,则更加严厉。

暂且回到当代,我们注意到,很多年纪很大的老太太,她们身份证上的名字,是两个姓的合体,比如“吴刘氏”、“孙李氏”等。前一个是丈夫的姓,后一个是自己娘家的姓。祥林嫂是用了第一任丈夫的名字“祥林”,她姓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人们只是习惯性的称呼她为祥林嫂。由此可知,在那个年代,女人是没有名字的。

名字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身份象征,代表着独立人格,而当时的女人从来没有过属于“自我”的身份,可见当时女性地位是如此低下。

有悖常理的事情

现在看来,文中的很多地方有些违背情理,而这正是鲁迅想表达的,用以揭露那个是非不分的社会。

举个例子:“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正常情况下,这种超负荷工作,一个男人也无法承受,而祥林嫂却感到十分满足,由此可以推断,她之前在婆家时,劳动量比现在还大,可能还会有打骂情况。在那个讲究封建族权的时代,能够逃离显得格外幸福。

从另外一方面也能看出这一点。祥林嫂刚到鲁镇时年龄大约二十六七岁,丈夫也就十六七岁,还有个十多岁的小叔子,而婆婆才三十多岁,也就比祥林嫂大几岁,但就因为她儿子娶了祥林嫂,所以有权利对其进行支配,以至于在儿子死后,仍然能摆布自己的儿媳妇,这就是特权。

然而婆婆也是女人,可以想象她年轻时也有过相同的遭遇,只不过命运没有这样悲惨。还有鲁镇的女人们,听到祥林嫂叙述阿毛惨死时并没有同情,反而在上面寻找满足。

在封建礼教的毒害下,看似不合常理、不近人情的做法,在愚昧、麻木、冷漠的人们看来,才是最“合理”的。

《祝福》有着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通过这篇小说,我们不仅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还能理解鲁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审视。作为步入社会的成年人,可以再次拾起高中的这篇课文,重新去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