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入“全民負債”時代,錢都花哪兒了?

中國人民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喜歡存款,不少人都聽過中國老太太和美國老太太的故事。說中國老太太在70歲這一天終於把買房子的錢湊夠了,美國老太太在70歲的這一天終於把房貸還清了。不少人為中國老太太感到惋惜,同樣的錢,美國老太太的觀念讓她提前享受了自有住房。

2015年之前,中國居民的負債率尚處於發展中國家的中間水平,到了2018年,中國居民槓桿逼近80%,負債率超過50%。


中國進入“全民負債”時代,錢都花哪兒了?

一、錢去了樓市

負債率雖然低於發達國家水平,但是也明顯高於發展中國家的水平,這是什麼原因呢?

2014年,中國股市上漲,到了2015年,股市槓桿加到了極致,樓市開始鼓勵去庫存,隨後股市應聲下跌,財富湧向了房地產。

全民負債買房,無論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買房成了每個家庭的資產標配。

2015年是房地產大年,這一年王健林超越二馬,登上了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榜首。

2016年房地產行業持續走向頂峰,這一年,房地產企業的富豪佔據了當年胡潤中國富豪榜前十名的近半數。

中國人提前消費,大多數的貸款使用在了房子上。

2017年我國住戶部門債務餘額40.5萬億元,房貸收入比2016年升至60.5%。

住戶部門債務超五成是個人房貸。


中國進入“全民負債”時代,錢都花哪兒了?

二、消費市場變大,錢被“消費了”

信用卡、花唄、借唄 · · · 各種各樣的貸款形式出現,加上收入增加,改變了中國人的消費觀念,借錢買房、借錢買車、分期購手機;

快速的消費增長下,居民儲蓄率2018年降到了45%,買買買成了這個時代的代名詞,某寶雙十二已經連續7年創新高,碾壓美國黑五。

資本是逐利的,哪個市場火熱,錢就會流向哪裡,股市火熱的時候錢流向股市;樓市爆發時,錢流向了樓市,房地產相關產業都被帶動起來,比如銀行、水泥、房產中介;當樓市被遏制,下一個階段錢將會流向新實業。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ID:xiaobaiducaijing),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