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下令,新冠肺炎专项保险全部下架

前段时间,一些保险公司相继推出了各自针对新冠肺炎的专属保险。在这个非常时期,这类产品上市必然会受到极大关注,也是保险公司借此提高知名度的机会。但最近一段时间,突然就下架了,到底是咋回事呢?


银保监下令,新冠肺炎专项保险全部下架

一、为什么要下架?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为防止侵害消费者权益,银保监会禁止保险公司开发专属新冠肺炎保险此类单一责任产品”。

副主席在会上指出,目前某些保险公司推出了开发专属新冠肺炎保险保障计划,考虑到目前还缺乏定价数据基础,同时严禁保险公司借疫情渲染气氛,以疫情为营销噱头炒作保险产品。此话一出,等于新冠肺炎专项保险被强制画上了休止符,所以当日保险公司就做了紧急下架处理。

但其实早在2月3日,银保监会财险部紧急下发的通知,里面说了“不得借疫情渲染炒作保险产品,不得销售吸引眼球的噱头类保险产品,不得销售没有精算定价基础的单病种产品。”虽然提的是“单病种产品”,没明确点名是“新冠肺炎专项保险”,但相信大家都明白。可惜,通知下发以后好像没太管用,朋友圈里依旧“热卖”。所以才引来监管更加直白二次的表态。

二、“叫停“新冠肺炎单一责任险的三点原因

第一,这种产品缺乏历史数据,精算依据不足,缺乏定价数据基础,简单粗暴的定价可能会侵害消费者权益。

非典时期,保险公司也曾推出过类似的非典专属产品,不过绝大多数都是以附加险的形式,只有个别保险公司开发了独立的非典单一责任险,针对非典提供寿险与医疗险的双重保障。

另外,1年的保障期限也未必符合实际情况,疫情大概率不会持续那么久,如果疫情提前结束,产品定价则有偏高的嫌疑。

第二,目前新冠肺炎治疗费用由国家埋单,患者就医费用已得到保障,新冠单一责任险的意义不大。

第三,保险公司已扩展现有产品的保险责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保险公司已对400多款产品进行责任扩展,涉及的主要是重疾险、意外险和少数医疗险、寿险。这些产品已覆盖新冠肺炎导致的重疾、残疾、身故等风险。


银保监下令,新冠肺炎专项保险全部下架

三、单一责任险的风险有哪些?

目前市面上并没有仅针对某一种疾病的保险产品,只有针对某类疾病的附加险。与此同时,保障范围一向较广的重疾险还在不断增加保障病种。可见,市场似乎并不认可单一责任险。

1.保险公司:存在亏损的可能性

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价格时,需要保证公司能够盈利,也就是说,保险公司需要仔细研究死差、利差、费差等数据,从而为产品合理定价。而单一责任险往往是根据某一新事件开发的,没有足够的历史数据作为支撑,一旦出险,保险公司可能面临亏损。

2.消费者:保障风险可能消失

消费者购买保险是为了转移风险。如果产品仅针对某一特定风险,很有可能发生“保障期限还未到期,这种风险已经不存在”的尴尬情况。以新冠肺炎专属意外健康险为例,保障期限为1年,如果疫情提前结束了,就意味着风险已经不存在,这份保险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失去了意义。

3.保险市场:把噱头当作创新

最近几年保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生存和发展,保险公司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以吸引更多人投保。而创新产品往往跟当前的“大事件”有关。

今年,在国家承诺兜底、保险公司积极扩展现有产品责任、缺乏定价基础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又推出了已经没有必要的、针对新冠肺炎的单一责任险。可见,每出现一次“大事件”,保险公司都能以此为噱头,推出所谓的“创新”产品。如果允许开发单一责任险,那么这类“创新”产品可能会越来越多。

四、小结

在这里科普一下,现在的绝大多数保险产品是报备制不是审批制,即保险公司做出一个产品,只要报备一下即可销售,否则一个个审批会降低效率。但监管也会有一些专项检查,揪出来问题会责令整改,问题严重的也会追责。

本次银保监会明确“禁止开发新冠肺炎单一责任险”,算是给了保险公司一次警示,让保险公司致力于完善已有产品,并开发更加合规的产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其实对个人来说,新冠肺炎也好,其他的风险事故也好,都是在提醒大家,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买保险归根结底还是要提早规划、全面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