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看孩子如何亲近自然

3.6日,已经是周五,参加后方计划的刘秀清老师已经连续参加了近三周的线上陪伴,也是相当疲惫了。不过她还在为周五晚上七点的送给孩子们的食教育课做准备。

刘秀清老师是冰城青益汇的公益伙伴们中非常受尊敬的一位大姐,这次作为“后方计划”的联合发起方,她创立的机构善巧女塾,设计了食教育课程,目的就在于培养孩子们对天然食物的亲近感,让孩子们了解食物中的不同营养,了解不同颜色食物对应的功效,学会制作简单的轻食,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激发热爱生活的品质。

孩子们在食育课堂接受的不是灌输,而是浸润。这次下课后,他们仍意犹未尽,用心完成了自己的小作品。


食育,看孩子如何亲近自然

活泼小雪作品——枫叶


食育,看孩子如何亲近自然

朵朵作品:精致瓢虫

这门食物教育课程,看起来就象一道轻食,不油腻,色彩明快,营养丰富,对身体有好处。果然,孩子们也在刘老师的课堂上,种下了懂得生活趣味的种子。

食育,看孩子如何亲近自然

进步最大的多多


食育,看孩子如何亲近自然

子柔:最爱表达奖

当代的环境危机并不是最大危机,生命危机才是现代人类文明最大的危机,因为“吃”是覆盖人群最大、解决难度最大的危机。

“食育”,起源于1896年日本,在我国,食育原本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却是一门新兴的课程。食育教育就是从小培养,让儿童在认知上,远离垃圾危害食物;在情感上,接受健康、天然食品;在行为上,懂得感恩、亲近自然。从这个角度看,食育的本质是自然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