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孩子吃饭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孩子的“食育”课要补上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可见这么一幕:家长都快把嗓子扯破了,孩子终于坐到了餐桌前,却一会儿玩玩筷子,一会儿望望窗外。至于碗里的食物,已经有半天没动一口了。

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家长们使出浑身解数:"宝贝,米饭的味道好极了~","如果你再不吃这顿饭,我就把它喂给鸟吃咯!","如果你现在不吃,晚上就等着饿肚子!"等等。

终于,百般折磨后好不容易孩子吃完了饭,孩子就蹦蹦跳跳地去玩了,要么就抱着电视机去了。收拾餐桌就是不存在的。只剩下老母一人坐在桌旁,留下千行泪痕。

每次吐槽孩子吃饭,都能得到不少妈妈的共鸣,可能你还会获得一点心理安慰:每个孩子都是这样的。

但是,吃饭困难证真的发生在所有孩子的身上吗?在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石嫣的眼里,答案是否定的:"我之前在日本考察的时候,发现日本孩子吃饭完全不需要大人操心。"

为什么日本孩子吃饭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孩子的“食育”课要补上啦

来自日本的"食育"秘诀

可能许多母亲对"食育"的概念还不了解。所谓"食育",就是饮食教育,指从小就对饮食及与饮食有关的知识进行教育, "食育"的概念是由日本著名保健专家石塚左玄于1986年提出的,他认为"体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

换言之,饮食教育是身体发育、智慧发展和道德发展的基础。通过幼儿时期的饮食教育和与饮食相关的知识教育,可以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将这种饮食教育延伸到艺术想象力和个性的培养上

日本的"食育"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就在小学开展了大规模的食品和教育工作。2005年,日本颁布了以家庭、学校、托儿所等为单位的国民运动《食品与教育基本法》,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每个月,日本幼儿园都会分发一份关于"食品和教育"的备忘录。一方面是本月食谱,它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许多项目,当月某一天吃什么要详细说明:第一栏是菜名,第二栏是当日热量食谱中的营养成分,例如盐、蛋白质、脂肪、卡路里等,第三栏是材料名称。

在这里,它分为三个项目,包括什么是热饭和热菜,用什么材料;什么肉类食品,每种食品对儿童的身体发育产生什么影响,非常详细。最后一栏是下午小吃的细节。

为什么日本孩子吃饭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孩子的“食育”课要补上啦

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原因在哪里?

食育并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们"你必须好好吃饭"。它要求家长们有意识地告诉孩子食物的来源、生产和营养价值,如何选择食物,如何制作食物,应该吃多少不同的食物,让孩子通过实践提高选择合适食物的能力,从而形成爱护食物、平衡食物的生活习惯。

为什么孩子不能好好吃饭?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吃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不饿;二是对食物没有认知。

不饿很容易理解。不管食物多么美味,如果孩子不饿的话,无论怎样都是吃不下的。如果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活动,每天在家看电视,玩iPad,玩手机,哪里有时间疯狂奔跑,消耗身体多余的能量呢?上一餐还没消化,下一餐就摆上桌了。孩子怎么能吃得下!

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孩子们没有仔细的了解过面前的食物,孩子们只会根据自己的本能选择吃什么,长得不好看的,味淡的,全被孩子拒之门外。

当孩子第一次看到煮熟的螃蟹放在桌上时,捂着嘴不肯吃:"那是个怪物不能吃!" 但是当妈妈剥去螃蟹皮,给他看黄白相间的蟹肉时,妈妈津津有味地吃在面前,孩子动摇了。下次妈妈把蟹肉端到嘴里时,他犹豫了一下,便张开了嘴。

相反,面对香甜可口的"垃圾食品",由于不知道其对身体的危害,孩子如果不注意就会控制不住自己。如果孩子们了解垃圾食品的生产和成分以及不同成分对他们身体的影响,即使他们知道垃圾食品会更香更好吃,他们还是会合理的控制自己。

石嫣说过,她有幸听了一个日本幼儿园的食品教育课,告诉孩子们如何制作可乐,以及可乐的成分对他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教育工作者还将把可乐和其他饮料中的糖含量与立方体数量的形象进行比较。课程结束时,虽然没有人告诉孩子们不能多喝可乐,但他们会有意识地开始选择其他饮料。如果你问他,"要不要一起喝可乐?"他会像一个大人一样告诉你:"可乐不能喝,对你的健康不好。"

为什么日本孩子吃饭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孩子的“食育”课要补上啦

如何给孩子带来正确的"食育"课

1.为孩子提供丰富的饮食

让食物的种类尽可能丰富,让孩子不仅能得到更全面的营养,而且有更广泛的选择。单调的饮食会使孩子缺乏食欲。有时孩子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家长也没必要和宝贝较真儿,可以尝试着努力下换种烹饪方法,宝贝也许就转变态度了。

2.为孩子营造快乐的就餐氛围

想加快孩子吃饭的速度就要营造安静的吃饭环境,吃饭时不要让孩子看电视和玩其他游戏,以免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3.增加孩子的运动量

如果孩子整天呆在家不动,活动少,很可能因为不饿而不愿意吃饭。所以家长应该带孩子去户外运动,增加运动量。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燃烧更多的热量,改善孩子的食欲。

为什么日本孩子吃饭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孩子的“食育”课要补上啦

4.不要强迫孩子吃饭

如果孩子真的没有食欲,不要强迫孩子吃。强迫进食可能会使孩子讨厌进食,进而养成饮食不好的习惯。同时,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吃饭。虽然他可能会弄得一团糟,但这会增加他吃饭的乐趣。

5.饮食要定时定量

规律、定量和定点进食会使孩子形成条件反射。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他的消化系统也会规律的运动,产生饥饿感,为吃做好准备。

为什么日本孩子吃饭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孩子的“食育”课要补上啦

6.别让孩子吃太多零食

有的孩子每天饭后吃很多高热量的零食,比如巧克力、糖果等,或者喝很多饮料,这样不仅会使血液中的糖分含量过高,而且会产生饱腹感,所以没有饥饿感,所以吃饭的时候就没胃口吃了然后他会吃零食充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通常,我们会要求孩子们吃什么,吃多少,并且过分强调营养的摄入除了注重营养之外,食品教育更注重孩子们如何饮食,如何让他们有吃的欲望:既爱又享受吃的过程。

食物的颜色和形状,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感受,也会影响孩子对食物的热爱。所以不要简单地给你的孩子贴上"你不喜欢什么"或"你爱什么"的标签。

饮食不仅是一个补充营养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涉及各种心理机制的过程,营造一个大家一起吃饭,其乐融融的环境,孩子才更容易好好吃饭。食育,就是这样一门吃的学问。

为什么日本孩子吃饭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孩子的“食育”课要补上啦

我是奶果妈妈,也是4岁孩子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