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白七爺白景琦歷史上真的存在麼,原型比劇中人物還要厲害

白景琦是郭寶昌《大宅門》創作的藝術形象,其原型便是同仁堂的第十三代掌門,郭寶昌的養父——樂鏡宇。在郭寶昌的筆下,白景琦是一個個性張揚,天馬行空,聰敏絕頂,具有強烈的反叛精神的人。《大宅門》的故事從清光緒年間講起,以北京一個賣藥兼行醫的大宅門的歷史變遷為主幹,講述了一群人的恩怨滄桑。

大宅門白七爺白景琦歷史上真的存在麼,原型比劇中人物還要厲害

據郭寶昌介紹,聞名中外的中成藥比如阿膠、烏雞白鳳丸等等配方都是他養父研製、發明的。公私合營那年,同仁堂的老東家樂鏡宇把祖傳的和自己研製的中成藥秘方上百張,無私地交給了黨和人民政府。

樂樸齋對這個侄子還算不錯,出資給他“捐”了一個山東候補道臺的官位。1902年樂鏡宇自北京到山東濟南候補。當時的山東巡撫楊士驤對樂鏡宇十分賞識,在1904年撥官銀2000兩交其籌辦山東官藥局並擔任總辦。

1907年,楊士驤因成立官藥局違犯清朝律例被參,後被調離山東。這時候樂鏡宇面臨一個機會,於是他自籌2000兩白銀取得了藥局的私人承辦權,創辦了後來聞名全國的宏濟堂。

以北京老字號同仁堂為背景的電視劇《大宅門》中,陳寶國扮演的白景琦個性鮮明,而白景琦的原型———同仁堂的少東家樂鏡宇的傳奇色彩絲毫不輸白景琦。劇中白景琦在濟南創辦的黑七堂正是樂鏡宇在濟南創辦的宏濟堂。

大宅門白七爺白景琦歷史上真的存在麼,原型比劇中人物還要厲害

樂鏡宇是北京同仁堂樂氏家族第12代孫,也是同仁堂當時的店主樂樸齋的第三房侄子,很有些個性。樂鏡宇這一輩叔伯兄弟共有17人,在眾兄弟中樂鏡宇最不被父兄們看好,樂樸齋曾對樂鏡宇說:“將來不許你動草字頭(指藥業),這行飯你吃不了。”樂鏡宇受此刺激,反而下定決心,非要在藥業上幹出一番事業來。於是他私下向同仁堂的老職工請教,潛心學醫,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

在宏濟堂堂廳上曾懸掛著“但願天下人無病,哪怕架上藥蒙塵”的匾牌。主櫃之上,一年四季懸掛著5把顏色不同的錫壺,喻義“懸壺濟世”,壺中是宏濟堂配製的時令藥,根據一年四季流行病不同,專為窮苦百姓準備的成藥。每個用藥者可以根據經濟情況隨意向無人看管的錢櫃中投錢,無錢者可以免費取藥。

“七七”事變後,樂鏡宇率宏濟堂積極響應濟南實業界的號召,抵制日貨,號召濟南藥業界拒賣日藥。宏濟堂還積極為抗日根據地籌集藥品,支援八路軍的敵後抗日活動。據濟南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宣教部長亓詠介紹,現今的藥業集團辦公所在地曾是“大成藥行”,是抗日戰爭期間樂鏡宇先生出資、以趙玉符的名義開辦的一家藥店,它成為迷惑敵人、專門為臨沂地區的抗日組織輸送藥品的中轉站。

大宅門白七爺白景琦歷史上真的存在麼,原型比劇中人物還要厲害

1912年在濟南東流水街辦起宏濟堂阿膠廠(一說1909年開辦),獨創“九晝夜練制阿膠法”,生產出獨具特色的12種阿膠,行銷上海、廣州、浙江、福建及日本、東南亞各國,阿膠市場幾為宏濟堂所獨佔。1914年獲山東省展覽會“最優等金牌”褒揚,1915年獲巴拿馬國際商品博覽會“優等金牌”和“一等銀牌”獎,1933年獲國家鐵道實業部頒發的“超等”獎狀。至1934年,宏濟堂銷藥額已達到北京同仁堂的三分之二。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樂鏡宇已年逾古稀,常住北京,濟南宏濟堂產業由其孫樂芝田掌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