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種子用戶可以從哪裡吸引?

從0到1的難度大大高於從1到N,因為在前期得到種子用戶的質量以及從中獲得的價值,是整個社群運營的關鍵。種子成員的尋找和維護應該和社群規則的制定同時進行,將從種子成員那裡得到的經驗和教訓作為社群規則制定的參考依據,非常重要。

1.真愛聚攏法

社群開始找人其實很難,沒有人氣的群是沒人願意加的。

最開始的方式只能是邀請自己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只要差不多的先進來,幫忙撐場面,有了基礎的量,再慢慢通過活動、分享等吸引更多的人加入。

還有就是從老用戶以及真愛粉中挑選也是最容易實現的方式。多留意那些喜歡我們產品、多次購買並推薦給朋友的用戶。經常轉發你的帖子或者每次都來與你互動,這樣的成員需要我們的客服人員在平常的接待過程中及時發現,在溝通或回訪客戶的過程中不只是談產品,更要溝通感情,深度聆聽客戶的需求與反饋,成為朋友。這一積累過程必不可少。

社群運營|社群種子用戶可以從哪裡吸引?

如在最初做小米手機系統時,雷軍下達了一個指標:不花錢將MIUI做到100萬用戶。於是,MIUI負責人黎萬強滿世界泡手機論壇,找資深用戶,幾個人註冊了上百個賬戶,天天在手機論壇灌水發廣告,精心挑選了10位超級用戶參與MIU的反饋。

真愛粉們難免在一些角度上不夠客觀, 所以一些有想法、能提意見, 甚至有一點點刺頭的人,拉進來完善社群運營機制的粉絲也是種子用戶應該考慮吸收的對象。

2.影響力聚攏法

一般來講只要有“同好”就有社群建立的基礎,都是適合建群的。在“同好”的基礎上,如果能帶有一個帶有影響力的領袖振臂一呼,組建最初的社群班子比較容易一些。

在某一領城擁有影響力的個人和組織,更易建立起垂直領域社群。很多企業建立社群嘗試建立社群失敗,就是因為為群裡面沒有靈魂人物。

對於企業而言,做一個社群最大的難點就是,精神領袖很難是企業,必須是個人。但是企業可以結合自己的產品找到產品發燒級玩家,讓這樣的玩家成為自己話營的社群裡面的精神領袖,就可以完成社群領袖的培養。

社群運營|社群種子用戶可以從哪裡吸引?

如秋葉通過論壇、博客、微博等方式積積累起定的個人影響力後,先通過發起“一頁紙PPT"大賽的方式,發現高手,然後邀請加入QQ群慢慢培養感情。等通過創建“秋葉PPT”品牌又形成新的影響力後,開始積累內容創業圈的人脈和影響力,進而在此基礎上創立了“知識IP大本營” 社群。

3.線上標籤篩選法

互聯網上有大量可以聚集某一特徵 人群的場景,如通過線上一場某主題的微課或直播分享吸引,如在某一人物微博下熱評的粉絲逐個邀約,如尋找某特定風格網站的用戶等。找好自己的定位,尋找這些場景,通過互動連接他們,第批成員聚集起來或許會花一點時間,但是基礎打好了也是非常划算的。

如新浪微博通過微博標籤篩選出微博高校教師,組建一個微博高校教師微博群,引導大家互相認識交流投稿,送粉絲頭條,就是通過標籤挖據彙集的。

社群運營|社群種子用戶可以從哪裡吸引?

4.線下場景切入法

一個做母嬰類賺營店的朋友,用了15天通過建立社群的方式完成了12萬元的第售額,他是如何做到的?

因為是做母嬰用品,他自己也沒有互聯網的資源。所以就選擇從線下場景切入,用場景找到潛在目標顧客。

需要母嬰用品的人在購買之前會去哪?婦幼保健院、兒童娛樂場、早教中心....一一消費者沒有義務尋找你,找到他們才是你的責任。

然後在這些地點守株待免讓準用戶掃碼嗎?這不科學一但人群就送價值85元 的公仔書包呢?

通過這樣的方式,他10天就建起30多人的媽群,不但極其精準,而且都有過線下見面,信任連接更強。

社群運營|社群種子用戶可以從哪裡吸引?

在送禮取得信任的基礎上,他先進行了試探性銷售--價值300元的家庭攝影機在群裡只需要98元就可以獲得,一個月後安排拍照,拍照結束返還98元。這下帶來了127位社群付 費客戶,這個98元返還意義就是試探性銷售以降低消費門檻,獲得更高的信任授權,有了信任授權就有利於提高客單價。要知道,當消費者開始願意在你這裡為一個低價位產品買單時.消費者就很可能傾向於在你這裡消費更多的產品。

隨後他以6折的尿不溼為流量產品完成到店導流,237人到店共計12萬元的銷售額,這家連鎖店就這樣用020模式微社群做導流, 在傳統零售業不景氣的環境下做了單店翻倍的成績。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歡迎討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