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來了丨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這些繪本告訴了我們答案

期盼中的2020年終於到了,但目前的現狀卻並不是我們所期待的模樣。疫情的消息從年前到現在,充斥著各個平臺。如何給孩子介紹疫情?如何告訴孩子危險無時無刻都在我們身邊等等這些,都是家長最在意的。我們相信疫情終究會過去的,但對於這場疫情,我們到底該告訴孩子什麼呢?

對大自然的敬畏

01.《一座島嶼的100年》

童書來了丨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這些繪本告訴了我們答案

【日】田川日出夫 著 【日】松岡達英 繪 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

適合6-12歲孩子閱讀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入選2017年愛閱童書100的一本書:《一座島的600萬年》,這本書介紹了加拉帕戈斯群島,也被稱為達爾文島。


這本《一座島嶼的100年》記錄了一座火山小島從火山爆發後的一無所有,到變成今天一座充滿生機的小島的過程。

童書來了丨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這些繪本告訴了我們答案


科學家從火山爆發就開始跟蹤它,記錄島上生態逐漸發生的變化:藍藻類生物、蕨類植物、綠色植物相繼出現,昆蟲及其他動物也遷徙上島。


這些植物、動物到底是如何來到這座四周環海的小島呢?這本書讓人彷彿親眼目睹了加拉帕戈斯小島的形成,小島的演變不禁讓人再次感嘆生命的強大。


02.《雪鹿》

童書來了丨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這些繪本告訴了我們答案

適合3-10歲孩子閱讀

張哲銘老師的新書,畫面細緻,雖然之前他的《菜市 夜市》已經很令人驚歎了,但這本《雪鹿》讀起來確是另一番風味。故事發生在冬天的森林裡,所有的事物都被白雪覆蓋,仔細看能發現一群小動物的存在。


童書來了丨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這些繪本告訴了我們答案

尤其是書中的小鹿和我們生活中看見的小鹿有些不同,它的鹿角更像是樹枝,讓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鹿還是樹呢?當有人類進入森林,讀者一定會抱有疑問,他們到底是來砍伐樹木的還是來獵殺動物的?


仔細想想這兩種行為其實都是在傷害森林。通過這本書可以告訴孩子,並且對他們一生有用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人對自然應有的敬畏心,動物與植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類不應該破壞大自然。


此次的疫情只是因為一隻“蝙蝠”嗎?是因為我們沒有去真正瞭解自然,沒有對大自然保有敬畏,使得在人類一次次的破壞之後得到了來自大自然的“報復”。

所以家長不要小看每次和大家分享的關於自然的繪本。請仔細閱讀它們,這些才是能陪伴孩子一生的東西,這些書甚至比最新的科技對他們更有益。希望孩子通過閱讀都能夠更多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對生命的的理解

03.《艾米莉》

童書來了丨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這些繪本告訴了我們答案

【加】邁克爾·貝達 文 【美】芭芭拉·庫尼 繪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適合6-12歲孩子閱讀

如果你的身邊有個“怪人”,她從來不出門,你會如何看待她呢?


這本書由“花婆婆”芭芭拉·庫尼所繪,在這本書上我們可以找到“花婆婆”的影子。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小鎮生活著一個十幾年都不出門的人——艾米莉,所有人都對她充滿好奇。她喜歡小女孩媽媽彈奏的鋼琴曲,雖然所有人都覺得艾米莉是個怪人,但小女孩還是和媽媽去了她的房子為她演奏,還送了百合的球莖給她。


童書來了丨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這些繪本告訴了我們答案

各式各樣的花朵串聯了整本書,無論是信裡壓的花,還是爸爸的花房,都為這本書帶來了一份淡淡的唯美感。


在本書的最後,作者寫出了故事背後那個真實的——艾米莉。原來那個被人當做“怪人”的艾米莉在去世前總共留下了1800首詩歌,讓人不禁想問這是一個怎樣的姑娘,足不出戶,她是如何寫下那麼多與生命相關的詩歌的呢?這是一個關於生命、關於美、關於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故事,艾米麗會讓我想起《殺死一隻知更鳥》裡的那個怪鄰居。當然這是我的理解,我也會好奇,孩子們讀到的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04.《希望的牧場》

童書來了丨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這些繪本告訴了我們答案

【日】森繪都 文 【日】吉田尚令 圖 宋三三 譯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適合10-15歲孩子閱讀

這是一本基於日本核輻射為背景創作的繪本。


當人遇到災害,總有一些人非常“倔強”,書中的養牛人飼養著那些遭到核輻射的已經賣不出去的肉牛,因為被輻射的牛已經不能吃了,但對農民來說,這些牛不只是食物,還是生活的動力。


童書來了丨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這些繪本告訴了我們答案

這本書讓我想到賽珍珠的《貧瘠的春天》這篇文章,土地對於農民的那份深刻的意義,或許對於現在的很多大人以及孩子都體會不到了。在那篇文章中,農民老劉面對洪水過後的饑荒陷入無盡的絕望,為了救老母親殺掉陪伴自己的牛,與這本繪本中的養牛人有異曲同工之處。


絕望,卻要努力活下去。“我會一直餵你們的,誰叫我是個養牛人呢。我決定了!我就要和你們在這裡活下去。管他有意義,還是沒意義呢!”初看這本書總有點不理解,但好在之前讀了《活著》和《貧瘠的春天》讓我對這本書的作者有了一份敬佩。創作出如此大膽與真實的繪本,他絕對不只是寫給孩子的,希望家長和孩子能一起探討其中的意義!


05.《後來呢後來怎麼了》

童書來了丨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這些繪本告訴了我們答案

【日】吉竹伸介 著 毛丹青 譯 甘肅少年兒童出版社

適合4-10歲孩子閱讀

只要看過《有啊有啊書店》的讀者幾乎都成了吉竹伸介的粉絲,這本《後來呢後來怎麼了》繼承了吉竹伸介腦洞大開的風格,但在詼諧的搞笑氛圍裡,總藏著淡淡的感傷。


這本書從小男孩的爺爺去世留下的筆記本展開聯想:如果人死了,後來呢後來怎麼了?

人去天堂都需要準備什麼東西?是不是要排隊上天堂,天堂是否真的有神仙?地獄是什麼樣子的?爺爺走了是不是會換另一種方式陪在我們左右?


童書來了丨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這些繪本告訴了我們答案


在書的最後,小男孩說要寫一本人還活著的時候要做哪些事情。其實我在想如果我和我的孩子一起讀這本書,我會讓孩子寫一本“要和爺爺一起完成的事情”。讓孩子珍惜和老人在一起的時光,可能才是這本書的目的吧!願所有老人的身體健康,願孩子們都能愉快成長。


06.《禪的故事》

童書來了丨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這些繪本告訴了我們答案

【美】瓊·穆特 著 邢培健 譯 新星出版社

適合8-12歲孩子閱讀

原以為這是一套原創繪本,結果翻開一看原來是《石頭湯》的作者美國人瓊·穆特所創作的。但是,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的形象應該是繪本世界裡最可愛的一隻了!作者把中國禪道與孩子日常生活結合,雖然書裡的孩子生活在美國,但是中國孩子看了之後依舊會有共鳴。同時在故事裡,熊貓“清水”並不是用說教的方式給孩子講“大道理”,而是用引中國古代故事來告訴孩子,遇到一些事情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它們。


總之這套書我相信是家長一看就喜歡的繪本,因為它能給孩子講好多道理,每一個家長看完都會迫不及待想和孩子分享。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他們還是孩子,我們讀後覺得好是因為這些故事讓我們想起了自己的一些經歷,但如果想讓孩子還沒經歷就能懂得,那他們就不是孩子了!


把這套書推薦給那些年齡稍大一點的孩子,讓他們細細去品味書中那些“清水”說的道理,這樣的書是值得他讀一輩子的。


家人是我們最重要的陪伴

07.《愛家的鳥》

童書來了丨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這些繪本告訴了我們答案

【英】喬·恩普森 著/繪 餘治瑩 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適合6-10歲孩子閱讀

今天看見這本書時,真覺得十分應景,通過一隻小鳥的遷徙,討論“何為家”這個話題。小鳥有許多自己很寶貴的東西,在遷徙前它不捨得丟棄它們,於是一路都用嘴叼著。但遷徙的路途又遙遠又艱難,最終那些東西都失去了,好在作者這裡為那些丟失東西都找了一個新的“家”。


童書來了丨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這些繪本告訴了我們答案

最終小鳥在新的地方找到了新的家和新的朋友。這本書裡的“家”,其實不是我們理解的那個物理上的家,而是內心的一種安寧。看似很簡單的一個故事,單從文字上和情節上3-6歲的孩子就可以讀懂,但如果想要真正的讀懂,需要再大一些的孩子和更多的經歷了。


本書寫給正在成長和已經長大了的孩子,他們將要或已經有了不止一個“家”。在兩個家之間遷徙,是一個孩子成長的印證,也是一個家庭生命的延展。家,不單單是物質的處所,更是心的寄託和歸宿。


春天一定會到來

08.《遇見春天》

童書來了丨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這些繪本告訴了我們答案

【日】原京子 文 【日】秦好史郎 圖 蒲蒲蘭 譯 21世紀出版社

適合3-6歲孩子閱讀

最後這本書不是一本新書,而是一個非常經典的繪本故事,在這我想用它做本期書單的結尾。


兩隻第一次度過冬眠的小熊不知道什麼是春天,熊爸爸告訴了他們一堆關於春天美好的詞彙。有蝴蝶,有花,有很多好朋友…小熊迫不及待的走出家門去尋找春天。


童書來了丨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這些繪本告訴了我們答案

可是它們翻過每一寸土地都沒有找到春天,而其它小動物都知道,春天不會這麼早就來,要再等等。春天會在它該來的時候到來,不會早到也不會遲到。正當它們失望之餘,這時一個小姑娘出現了,她是五顏六色的,身上還散發出香香的味道,她就是春天嗎?這雖然是本日本作家創作的繪本,但書中的小姑娘還是讓我想起了我們常說的“春姑娘”。最後兩隻小熊以為自己遇見的就是春天!你能說它們遇見的不是嗎?這本書充滿了希望和美好。


新年裡,我們就和這兩隻小熊一樣,對新的一年、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各種美好的期待。2020會怎麼樣?我相信我們期盼的“春天”也必然不會遲到。讓我們一起期待疫情的消失,一起期待春天的到來。祝大家新的一年一切順利,平安喜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