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是東北軍閥領袖,為何抗戰勝利,蔣介石卻不讓他接收東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投降,經過8年抗戰,中國人民終於取得勝利,消息傳來,舉國歡騰,而勝利之後,接收日本曾經侵略的土地,便成了國共雙方都需要進行的事情。

張學良是東北軍閥領袖,為何抗戰勝利,蔣介石卻不讓他接收東北?

東三省,物資富饒,鋼鐵,煤炭、糧食產量,在當時的中國,都首屈一指,而且,日本經營東三省14年,在這裡留下大量經濟和軍事遺產,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重要的地方,蔣介石卻在日本投降20天后,才派人過來接受,而派過來的人卻是與東北幾乎沒有什麼地緣關係的熊式輝、宋子文。

先說說,民國政府的接收人員,為何姍姍來遲。

張學良是東北軍閥領袖,為何抗戰勝利,蔣介石卻不讓他接收東北?

原來,在抗戰爆發後,為了讓蘇聯出兵對抗日本關東軍,蔣介石與蘇聯簽訂了《雅爾塔協定》這個協定中,蔣介石以庫頁島和大連、旅順及其鐵路連接的控制為代價,換取蘇聯出兵東北,既然蘇聯對抗東北的關東軍,那國民政府,便不好再插手東北的軍事行動,軍隊基本撤出東北。

在抗戰勝利後,東北基本在蘇聯掌控之中,國軍想要再進東北,就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各種洽談,各種協商,而且接受東北,是個肥差,國民政府內部,為了得到這份差事,各個派系,也是爭鬥不斷,這才一拖再拖。

張學良是東北軍閥領袖,為何抗戰勝利,蔣介石卻不讓他接收東北?

直到1945年9月,蔣介石才任命熊式輝為東北行營及行營政治委員會主任委員,主持東北接收及對蘇談判,而此時,新四軍已經在蘇聯的幫助下,進入東北20多天先機已失,這接受工作,當然開展的辛苦無比。

張學良在東北威望極高,抗戰勝利後,明明張學良才是接收東北的最佳人選,為何蔣介石寧可用在東北沒什麼關係的熊式輝,也不用張學良呢?

原因一:西安事變,蔣介石不再信任張學良

九一八事變的時候,張學良聽了蔣介石的話,忍痛含憤一槍未開,便退出了東三省,但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後,張學良決定不再忍讓,勸蔣介石停止內戰,蔣介石不聽,便發動了西安事變。

張學良是東北軍閥領袖,為何抗戰勝利,蔣介石卻不讓他接收東北?

此事過後,蔣介石認為張學良背叛了自己,這背叛之人,自然不可重用,何況是東三省這麼重要的地方?自然不能交給張學良。

原因二:我方提議張學良接管東北

張學良是國民政府最適合接管東北的人,這個大家都清楚,因此,在談判桌上,我方便率先提出讓張學良接管東北,這一提議,讓蔣介石對張學良疑心更重,而張學良,又有著“西安事變”的前車之鑑,況且當時的蔣介石,已經關押張學良7年之久,張學良究竟怎麼想的,誰也說不好。

張學良是東北軍閥領袖,為何抗戰勝利,蔣介石卻不讓他接收東北?

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最終,蔣介石還是放棄了張學良,轉而選熊式輝去接受東北。

原因三:蔣介石不希望東北出現新的軍閥

外敵入侵的時候,蔣介石依舊在執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這日本侵略者被趕跑了,接下來,當然是要解決國內問題。

張學良是東北軍閥領袖,為何抗戰勝利,蔣介石卻不讓他接收東北?

抗戰的時候,張學良為達成統一戰線,便對蔣介石圍剿紅軍的命令陽奉陰違,如果放張學良回了東北,那必定會在短時間內在東北形成一股新的勢力,如果內戰打響,重新回到東三省的張學良,會不會聽從自己的命令,還不知道。

與其如此,不如不用張學良,在東北培植自己的勢力,當時,到東北的,除了熊式輝、宋子文,還有一位,便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杜聿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