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當時的世界上算最先進的科技嗎?

蔚藍宇宙浩瀚星空


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是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古代四大發明,但是現在也有人說四大發明在世界上都不領先,為了檢驗這一說法,今天開始探索一下。

按照歷史學家的劃分,世界上可以分為六大文明,其中包括舊世界的兩河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華文明和新世界的安第斯山脈文明和美歐文明。在探討四大發明在當時世界的水平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幾大文明的基本情況。

六大文明的簡介

兩河文明 位於西亞境內,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也就是現在的伊拉克。兩河文明高度成熟的時候,中華文明才初露曙光。兩河文明的第一個王朝建立於6500年前,文字成形於約在5200年前。公元前一世紀兩河文明的文字漸漸被阿拉米語替代,兩河文明消失。

埃及文明 位於現在埃及境內,第一個王朝建立於6500年前,文字成型約5000年前。直到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入侵埃及,埃及文明漸漸消失。

印度文明 位於現在印度境內,第一個王朝建立於3800年前,文字形成於5000年前。後來被雅利安文明漸漸取代。

中華文明 位於我國的中原地區,第一個王朝建立於4200年前,文字成形於3600年前(這依據於商代甲骨文的發現,但近來也出土了一些距今8000年的文字)。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持續未中斷的文明,並且有祥細的史書記載。(這就是喜歡寫日記的好處)

安第斯山脈文明 位於美洲地區,由於16世紀美歐文明的踐踏和殺害,安第斯山脈文明已經消失,並無法考評(也可能是美洲國家沒心思去考古)。據說安第斯文明要早於其他文明,只是發展過於緩慢,當進入了資本主義的歐美文明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他們還停留在原始社會。

美歐文明 是古希臘羅馬文明和北方日耳曼人的整合形成的。古希臘文明又是由埃及文明和兩河文明融合產生的。美歐文明有一個比較強的特點就是對外侵略性,這和遊牧的日耳曼人的整合有很大的關係。

現在開始瞭解一下中國四大發明的同一時期,世界其他文明在同一領域的水平。

造紙術

中國的造紙術最早出現於公元前206年,公元105年由蔡倫改進了紙紙術。這個時期中國處漢朝時期。其他文明同一時期在使用什麼呢?古印度文明於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期間被毀滅,公元前206年前後的一百多年裡並沒有關於古印度使用紙張的記錄,印度最早的紙張是公元9世紀由中國傳入。兩河文明於公元前2000年已經被阿卡德王國滅亡,兩河文明已漸漸丟失。除了古埃及有關紙張發明的記載,其他文明均未出現。古埃及於公元前2600年已經發明瞭莎草紙,但是因為其技術一直沒有是到改進,直到8世紀由中國造入的造紙術取代。這可以看出中國並不是最早發明紙張的國家,卻是改進得最好的。

印刷術

印刷術最早出現於唐朝,進入唐朝後世界上其他文明已經基本消失或被其他文明替代了。此時世界上還有的文明就是新興的古希臘文明、新印度文明和羅馬文明(羅馬文明與希臘文明相似)。進入唐朝後世界的交流變得更加密切,中國的印刷術很快就傳入到了世界各國。所以沒有關於其他文明發明印刷術的記錄,中國的印刷術直到2000年後被歐洲的沿字印刷術取代。

火藥

火藥最早發明於戰國時期,火藥的發明其實是一個意外。古代很多的國君想要延長自已的壽命,所以讓一些道士來煉丹。結果仙丹沒練成,卻搞出了火藥。只可惜中國人將火藥來選鞭炮,外國學會了用來造武器。中國的火藥於9世紀傳入阿拉伯,13世紀傳入歐洲。

指南針

指南針的具體發明時間沒有具體的載,但是在戰國時期就有關於司南的使用記載。當時的司南主要用於風水觀測。指南針對航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歐洲是很典型的海洋文明。但是它的指南針也是在13世紀由阿拉拍傳入的。

除造紙術外,其他的三項發明均由中國最早發明。整個四大發明都是當時世界上先進的技術。


小微愛歷史


筆者認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當時的世界上算最先進的科技。

中國古代科技曾經走在世界前列,一度被稱為“發明和發現的國度”。除四大發明 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印刷術之外,還有眾多世界之最,例如東漢的《九章算術》,採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十進位值制記數法,這本書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著作,再如,中國古代天象觀測記錄,是世界公認最悠久最系統的。

指南針

指南針,它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發明指南針的國家。

戰國時期,人們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製成了指南工具──司南。使用時先把地盤放

早在戰國時代,中國道家人士就已經根據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製成了"司南",使用時先把地盤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地盤中間,用手撥動勺柄,使它轉動,等到司南停下來,勺柄所指方向就是南方。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

北宋時期,人們發明了用人工磁化鐵針的方法,製成指南針,並開始應用於航海。

南宋時,指南針普遍應用於航海,同時傳到阿拉伯。13世紀初指南針傳入歐洲。

指南針在航海上應用,導致了以後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這大大加速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程。

火藥

中國在唐朝時期就已發明了火藥,並最早用於軍事。10世紀初的唐未,出現了火炮、火箭,宋時火器普遍用於戰爭。

蒙古人從與宋、金作戰中學會了製造火藥、火器的方法,阿拉伯人從與蒙古人作戰中學會了製造火器。

歐洲人大約於13世紀後期,又從阿拉伯人的書籍中獲得了火藥知識,到14世紀前期,又從對回教國家戰爭中學到了製造火藥、使用火器的方法。火器在歐洲城市市民反對君主專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火藥的發明大大的推進了歷史發展的進程,是歐洲文藝復興的重要支柱之一。

造紙術

人們都知道蔡倫造紙,實際上,在東漢蔡倫大規模造紙之前,中國人就已經發明瞭造紙術,20世紀在中國各地出土的許多西漢時期的古紙片,可以證明這一點。這並非否定蔡倫造紙之功,而是說蔡倫的造紙術並非是突然之間的發明,它有一個技術積累的過程。西漢時期出土的植物纖維紙,是蔡倫造紙的前身。蔡倫擴大了造紙原料的範圍,破布、魚網、樹皮、麻頭等都可以造紙,其中樹皮造紙更是他的發明。他的造紙工藝更為精細,造紙術到他這裡,擺脫了紡織品附庸的地位--此前都是利用紡織之後拋棄的副產品來造紙的,蔡倫將造紙發展為一種獨立的工藝。

在古代,埃及有紙草紙,歐洲有羊皮紙,中國歷史上有絲絮紙和作書寫用的縑帛紙和蔡侯紙,其中只有植物纖維製造的蔡侯紙對世界造紙業的發展及人類文化的傳播具有深遠影響。

從6世紀開始,造紙術逐漸傳往朝鮮、日本,以後又經阿拉伯、埃及、西班牙傳到歐洲的希臘、意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開始造紙,建立了歐洲第一家造紙廠。此後,法國(1189)、意大利(1276)、德國(1391)、英國(1494)、荷蘭(1586)、美國(1690)都先後建廠造紙。到16世紀,紙張已流行歐洲。中世紀的歐洲,據說抄一本《聖經》要用300多張羊皮,文化信息的傳播因材料的限制,範圍極其狹小,紙的發明為當時歐洲蓬勃發展的教育、政治、商業等方面的活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印刷術

目前發現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單頁版印度梵文撰寫的《陀羅尼經》,該經是印在亞麻紙上,於650年至670年間出版,且在1974年於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1966年,考古學家在韓國發現了一本微型《陀羅尼佛經》,該經內含唐朝女皇武則天(約690年-705年)頒行的則天文字。學者斷定該經不早於704年,後來被珍藏在一座建於751年統一新羅時代的舍利塔裡。不過,已知最早一般大小的印刷出版書籍,是唐代(618年-907年)間刊行的《金剛經》。該經長5.18米(17英尺),卷軸格式,可追溯到唐懿宗鹹通9年農曆4月15日(即868年)。學者李約瑟和錢存訓(Tsien Tsuen-hsuin)的記述表示唐朝金剛經的書法雕刻技術遠較較早印行的單頁版印度陀羅尼經更為先進,更為精巧。另外,兩個最古老的印刷農曆日期為877年和882年,它們是在當時敦煌被發現。

根據歷史學家鄧廣銘考證,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發達的黃金時期,許多道士參與印刷術的研發與創新,並在唐朝中後期開始普遍使用。 宋代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中國唐朝時期,人們把刻制印章從刻石上拓印文字兩種方法結合起來,發明了雕版印刷術。唐代留下的《金剛經》,精美清晰,是世界上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868年)。11世紀中期的宋代,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使印刷術得到普遍推廣。中國的雕版印刷大約在11世紀以後由阿拉伯傳的歐洲,12 世紀左右傳到埃及,隨著造紙術的傳播,紙張先後取代了埃及的紙草,印度的樹葉以及歐洲的羊皮等,引發了世界書寫材料的巨大變革,14至15世紀歐洲開始流行印刷術。

歐洲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德國南部的《聖克利斯託菲爾》畫像(1423年),晚於中國約600年。1450年前後,德國人受中國活字印刷術的影響,創制了歐洲拼音文字的活字,用來印刷書籍,比畢昇晚了400年。印刷術傳到歐洲後,改變了原來只有修道士才能讀書和接受較高教育的狀況,為歐洲的科學從中世紀漫長黑夜之後突飛猛進發展以及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物質條件。

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跡,是人類文明進步作出巨大貢獻的象徵。


木兮慕溪


在中國古代我們的先人們就創造了很多科技發明,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這些發明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的發展進程,對西方文明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造紙術

造紙術——書寫材料的一次革命

造紙術是“四大發明”中對人類貢獻最大的一項發明。最早的“紙張”是養蠶繅絲,紡織絲綢過程中形成的纖維薄片。後來在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制定了一套較為成熟的工藝流程。其後不久,造紙術就流傳到了朝鮮、越南等周邊國家。後來又傳播到了日本,印度和一些阿拉伯國家,經由阿拉伯人傳到了歐洲。造紙術的發明無疑是書寫材料的一次革命,以往用來書寫的甲骨、竹簡、絹帛和羊皮等材料要麼不便書寫保存,要麼太過稀缺昂貴,而紙張的發明成功地解決了這些問題。紙張的原料便宜,製作工藝也較為簡單,而且便與書寫與保存。紙的發明對中國歷史和人類文化史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羅盤

指南針——大航海時代的必備工具

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初代指南針”——司南,而後不斷演進為磁勺、磁針,最終形成了羅盤。羅盤再次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歐洲人對其進行了一些改進。指南針對歐洲海上貿易和地理發現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人類科技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指南針的相關技術現在也應用在航天等各個領域。在出行旅遊的時候最好攜帶指南針或者其他指南設備,在危機時刻,它會比手機更加實用。

火藥

火藥——現代戰爭的武器原料

火藥是由中國古代煉丹家在尋求長生不老藥的過程中偶然發明,傳播到歐洲以後,歐洲人對其進行了改良,並應用於軍事戰爭之中,其後又發明了取代火藥的炸藥。火藥改變了人類的戰爭史,使人類的戰爭從冷兵器時代過渡到了熱兵器時代。在現代,火藥也同樣應用於軍事、工業的各個方面。雖然由火藥帶來的子彈槍炮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是它也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更有正面意義。

印刷術

印刷術——促進知識推廣的偉大發明

印刷術是人類歷史上的又一項偉大發明。印刷術最早發明於唐朝,當時的雕版印刷術還存在各種問題,後來宋朝的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對這些問題進行了一些改進,大大提升了印刷術的效率。後來印刷術也同樣傳播到了日本、朝鮮和歐洲。印刷術促進了知識的推廣,對人類文明史產生了深遠的印象。偉大的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稱印刷術為“上帝至高無上的恩賜,使得福音更能傳揚”。

四大發明

中國的“四大發明”對西方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把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的發明稱為“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而印刷術也為現代社會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前提。

四大發明

我們在感嘆西方國家先進的科技成果的同時,不要忘記我們同樣有影響世界的“四大發明”。而且,中國的科技成果同樣令人驚歎。“神州”系列飛船的成功發射,殲-20的成功亮相、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天眼”等等。相信在未來中國會有更多的黑科技讓世界驚歎。



colorchina


不知從何時起,出現了一部分人開始否認甚至詆譭“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錯誤認識,甚至可以說是“數典忘祖”。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其中中國古代的科技發明也是燦若星辰,對中國乃至世界科技發展、人類進步都發揮了巨大推進作用。

四大發明

“四大發明”更是中國古代科技發明的典型代表。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博士,就曾列舉出了26項領先世界的中國古代科技發明,其中就包括“四大發明”。另外,美國學者坦普爾也曾在《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一書中,詳細描述了"中國領先於世界"、"西方受惠於中國"的中國古代100項技術發明,也包括“四大發明” 。這些足以佐證中國“四大發明”在世界發明史上的崇高地位,它的領先程度更是不言而喻的。

瓷器

其實,除了廣為人知的“四大發明”,中國古代的10進位值制、圓周率、瓷器、絲綢、金屬冶鑄、深耕細作等發明,都曾一度領先世界,為人類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作為中華兒女,要有科技自信和民族自豪,我們的祖先曾取得輝煌成就,我們後輩定要不負先人期望!


史海甄客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不僅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而且遙遙領先與世界。

而且中國不止四大發明,還有蠶桑、茶等農業技術、冶鐵術、造船,瓷器、拱橋、針灸,指南車、記裡鼓車、水碓磨、龍骨車、石碾、風箱、獨輪車、馬頸套、弓弩、天然氣井等都遙遙領先世界。

中國是最早發明火箭的國家,三國的時候火箭就已經出現,而在宋、金、元時期已經把火箭演變成了火槍、震天炮等熱武器,北宋時期民間到處都可以買到煙花爆竹。而同時期的其他國家基本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

宋朝時期船隻的年產量達三千多艘,並且船的體積和載重都很驚人,當時已經可以造出載重量為一千噸能航行到高麗的海船。船隻分為三個密封艙,每艙都有三個小艙,這種密封艙技術是中國首創。

中國古代木材為主要建築材料,創造出了獨特的建築結構, 所以一千年前全球只有中國擁有百萬以上人口的超大城市。

中國先進的技術成就和在天文、數學、化學、醫學等方面的知識,向東、向南傳播到朝鮮、日本、越南和印度等國;向西傳播到波斯、阿拉伯,並且擴散到歐洲,對世界科學技術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英國作家弗朗西斯-培根,他談到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等發明,他高度讚揚,他說:這三大來源尚不清楚的發明,對於歐洲社會的影響,是比任何的帝國任何星辰都要偉大的力量,對歐洲社會影響極大。

19世紀馬克思在資本論裡面又重新把這件事說出來,說的更細一點。他說:火藥摧毀了騎士階層,炸燬了封建城堡;指南針幵闢了新的航路,幵闢了世界市場,為資本主義生產發展提供了條件;印刷術是新教改革成為可能。



高級育嬰師King


中國的這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跡,是人類文明進步作出巨大貢獻的象徵。儘管搞這些發明的先輩們沒有國計民生,推動文明那麼偉大的原始目的,但確實這些發明改變了世界,加速了文明的發展。先看歷代外國名人給的評價

這些發明成果啟發,帶動了西方文明。

意大利數學家傑羅姆·卡丹早在1550年就第一個指出,中國對世界所具有影響的“三大發明”:是司南(指南針)、印刷術和火藥。並認為它們是“整個古代沒有能與之相匹敵的發明。”

1620年,英國哲學家培根也曾在《新工具》一書中提到:“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

而後,在1861~1863年,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將這些發明的意義推到了一個高峰,馬克思在《機械、自然力和科學的運用》中寫道:“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槓桿。”

恩格斯則在《德國農民戰爭》中明確指出:“一系列的發明都各有或多或少的重要意義,其中具有光輝的歷史意義的就是火藥。現在已經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火藥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藥武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

英國漢學家麥都思指出:“中國人的發明天才,很早就表現在多方面。中國人的三大發明(航海羅盤(司南),印刷術,火藥),對歐洲文明的發展,提供異乎尋常的推動力。”

①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掀起一場人類文字載體革命;都知道蔡倫造紙,實際上,在東漢蔡倫大規模造紙之前,中國人就已經發明瞭造紙術,20世紀在中國各地出土的許多西漢時期的古紙片,可以證明這一點。這並非否定蔡倫造紙之功,而是說蔡倫的造紙術並非是突然之間的發明,它有一個技術積累的過程。西漢時期出土的植物纖維紙,是蔡倫造紙的前身。蔡倫擴大了造紙原料的範圍,破布、魚網、樹皮、麻頭等都可以造紙,其中樹皮造紙更是他的發明。他的造紙工藝更為精細,造紙術到他這裡,擺脫了紡織品附庸的地位——此前都是利用紡織之後拋棄的副產品來造紙的,蔡倫將造紙發展為一種獨立的工藝

②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這個雕版最早為了印佛經,用佛教管理人民讓大家把希望放到下輩子,這輩子就老老實實的受苦種田唸佛。畢昇發明活字印刷,最早的動機很少有人講,居然是為了造假幣,就是宋代的交子。為了防偽,不斷換一些字體,他搞活字,可以跟著換。

③指南針的發明:為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提供了條件;但是我們最早用它看風水,建房子選墓地,基本怎麼用它導航。

④火藥武器的發明:火藥武器的使用,改變了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我們是煉丹家為搞出讓帝王們產生不老,誤打誤撞搞出的火藥,最早多用於煙花爆竹。


雅趣邢軍


四大發明,是中國科技的代表和標誌!這四項技術,具有摧毀舊時代推動新型社會形成的意義,特別對於歐洲而言,絕不過分!

首先,西方社會如何評價四大發明的。馬克思曾評論:“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槓桿。” 雖然沒有提到造紙術,但是正是它為印刷術的產生和推廣提供了必要條件。在馬克思之前,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也高度評價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事方面,第三種是在航行方面;並由此又引起難以數計的變化來: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國、任何星辰對人類事務的影響都無過於這些機械性的發現了。”

其次,四大發明的根本價值是文明的標杆。也就是說,四大發明推動歐洲社會由封建社會向現代資本主義社會轉型!四大發明,不是一般意義的進步技術,而是文明變革的標杆,猶如蒸汽機發明對手工工業的否定!

第三,四大發明代表的先進性,是有和無的關係,對全面影響歐洲社會。

我們經常妄自菲薄評論古代中國科學技術,認為古代中國有技術無科學,西方有科學,講邏輯,所以近代歐洲崛起!科學很重要,決定方向,但沒有技術支撐,那也只能空中樓閣!舉例說:現代日本以技術立國,曾創造經濟發展的奇蹟,這就是錯的?所以客觀而論,四大發明是當時具有文明標杆的先進技術!

如果說四大發明為什麼沒有在中國產生同樣的後果呢?答案很簡單:四大發明在中國經歷上千年發展過程,沒有產生像歐洲四大發明的聚集效應,如火山噴發,在中國逐漸釋放能量,而不是突然噴發!


帝秦盛唐憶天水


《開拓視野, 展望未來》現在有二個版本的答案請你自己選擇。(一)在餘讀蒙館的時候,先生就告訴我我們,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空前絕後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是引領全球科學發展的指路人。每當聽到這裡我就血脈賁張熱血沸騰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和慶幸。至今我仍感恩祖先為我後輩創造的科學財富,用之不竭,取之不盡。仍然天天覆印著歷史的功績,複印,複印再複印!(二)拋棄民族凝聚力不談。實事求是看歷史。民國初年,國人提出了"三大發明"說。1913年,傳運森在其編纂的《共和國教科書新歷史》中指出中國的羅盤,印版術,火藥三者有功於世界,"遂開歐美今日之文化"。同年湯存德所編的《新制中華歷教授書》也認為這三者有功於世界,但中華書局編輯潘武認為這些說法來自西方。除了這二本書外,1915年的《簡明中國歷史教授書》,1920年的《新式國史課本》, 1928年的《新時代歷史教授書》等書都強調指南針,火藥,印刷術由唐宋元時期傳入西方。由此可見今天的四大發明向背,一字之差,天壤之別!不論是四還是三,都成為國民的驕傲!眾所周知,有歷史遺存的國家埃及,它的文字記載比中國早了二千年,紙誕生於四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埃及,這是有科學依據並獲得世界認可的事實。今天國人重要的是奮發圖強用實際的行動來擠身於世界之林,而不是一味的回味遙遠時光裡的老味道,每天反覆炒一隻幾百年前的菜餚,還有食慾嗎?


一滴水1118


四大發明這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艾約瑟提出併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

意大利數學家傑羅姆·卡丹早在1550年就第一個指出,中國對世界所具有影響的“三大發明”:是司南(指南針)、印刷術和火藥。並認為它們是“整個古代沒有能與之相匹敵的發明。”1621年,英國哲學家培根也曾在《新工具》一書中提到:“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

來華傳教士、漢學家艾約瑟最先在上述三大發明中加入造紙術,他在比較日本和中國時指出“我們必須永遠記住,他們(指日本)沒有如同印刷術、造紙、指南針和火藥那種卓越的發明”。這個發明清單被後來的著名英國生化學家、歷史學家和漢學家李約瑟發揚光大。

四大發明對中國及世界人民的科技發展的推動是巨大的,同時期的其他文明沒有如此影響全世界的科技貢獻!


天中龍泉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當時的世界上是最先進的科技嗎?

四大發明: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所以應該是當時最先進的。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這四種發明不僅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指南針: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於祭祀、禮儀、軍事和占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對世界航海史作出了重要貢獻

2.造紙術和印刷術:是促進人類文化傳播的偉大發明,使人們可以寫字於紙上,人們的語言思想通過印刷術和造紙術得以傳播,文字通過印刷術可拓印於紙上,通過紙張這個載體更易於人們傳閱,極大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文明的進步。

3.火藥:火藥起源於中國,是人們長期煉丹,製藥實踐結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十二三世紀時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然後傳到歐洲乃至世界各地。對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對經濟和科學文化經濟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英法各國直到14世紀中葉才有應用火藥的記載。

總結:所以無論以上哪一項發明,都對人類文明的傳播人類發展進程起到了推動促進作用。綜上所述,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在當時的世界上算是最先進的科技。

已回答完畢,感謝您的提問,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