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潰散的軍隊基本上很少敢攻擊督戰隊?

全面戰爭影視


督戰隊即監督在戰爭中臨陣脫逃的一隻小部隊。就是防止有逃兵,但是在大型戰爭中多數督戰隊都是備用軍隊,在出其不意的時候還能當成一隻阻截隊伍。只用做督戰的話實在浪費人力。

這個題目尼采有點不甚理解,這個潰散的軍隊是指敵方逃兵還是己方?因為督戰隊有時候也被用作上前線的備用部隊?

還有潰散了就不會成部隊了,我就沒見過成群的逃兵。誰還在這麼緊張的時刻集合在一起逃走,往往一個人更容易溜走吧!如果尼采我是逃兵我不會逃,首先戰場比較亂,逃,你能逃到哪裡去?刀劍無眼,還不如裝死,並且是用死人做掩護,防止有馬和人經過踩踏自己!



既然打算逃走了?幹嘛攻擊督戰隊,你又知道會勝?這樣還不如死在敵人手裡,同樣是打,為何要打自己人。而且我覺得逃兵不會有好下場,特別是被發現的逃兵!所以裝死是最好的方法。



唐律的《捕亡律》中規定凡是軍隊已出征臨戰時,士兵逃亡超過十五日以上的判處絞刑。如果是在作戰時逃亡的處斬首。

凡是平時鎮守駐防時逃亡的,最高是流放。 唐末五代時期軍閥混戰,為了防止士兵逃跑,朱溫(後梁太祖)下令在士兵臉上刺上軍號(用針刺字後再塗上墨汁),在道路關口設立崗哨盤查,發現刺字的逃兵就立刻處死。

這個辦法迅速被各個大小軍閥採用,也被宋代繼承,士兵一律刺面,並設“逃亡之法”。刺面的禁軍逃亡,滿一日處斬首。北宋仁宗改為逃亡滿三日斬首。北宋神宗王安石變法期間改為逃亡滿七日處斬首。這個法律一直維持到南宋滅亡。

明律繼承了唐律將逃兵罪一分為二的立法原則,但不是根據日子來定。而且也稍比以前寬容了,給予士兵改過機會,所謂事不過三,第三次才會被處以絞刑。

可是在後來的清代條例裡,卻不分出徵、駐防,只要是“在營”的將士逃亡的,一律加重為斬立決而且不用再審理當場斬。他們是按是否自首和自首是否在戰後論刑,簡而言之戰後自首的也是死罪。



史上對逃兵最殘忍的人是曹操,除了逃兵死罪難逃外,他們的家人也要死。古代忠孝禮儀,忠排在首位,一個不忠於國家的人被人唾棄。所以吧,對於逃兵的罪這麼苛刻,幹嘛當逃兵?反正都得死,不如死在戰場上。


尼采廣寒宮中坐


一般情況下,督戰隊往往只有那麼幾個人,二戰蘇軍為例,蘇軍一個師的兵力,督戰隊也就一兩個連的士兵,多了沒有,也拿不出來。



蘇軍督戰隊的作用是攔截潰兵,多數情況下,攔截的是個別數量的潰兵,但是一旦整體潰敗,這些督戰隊也是潰散士兵中的那麼幾個。而士兵反抗督戰隊,基本不可能。


如果是大面積的潰退,多數情況下是這仗已經是沒法打了,蘇軍會下令撤退。但是大規模光明正大逃跑的事情,並不多。至於攻擊督戰隊這種事情,一般不會發生。畢竟,潰兵就是潰兵,有勇氣抵抗督戰隊的話,就不會潰退了。

並且有一個問題很關鍵,督戰隊這類性質的隊伍,通常是見官大一級。而且,隨便通知一下,其他沒潰退的部隊會立刻合圍過來,這不就找死了麼。逃跑歸逃跑,攻擊督戰隊,等於造反。



攻擊督戰隊,確實就是造反,這就是死路一條了。個別的一個兩個士兵不會有這種勇氣,但是整個部隊這樣做,基本是沒啥希望,只有絕望。

像類似於德軍的,他們叫做戰地憲兵,想進去是比較難的,素質必須過硬,要考核,要培訓。當憲兵,對於德軍來說,是個榮譽。德軍憲兵主要工作是負責整肅軍紀,戰場上指揮交通,做導視,組織平民,都是他們的工作。


一般潰散的時候,這仗已經打不下去了,全軍都在敗退。督戰隊,也是跟著一起敗退,仗都打輸了,也不能自己傻傻的頂著對吧。


軍武文齋


誰說潰散的軍隊很少攻擊督戰隊的?!這要說說督戰隊的作用機制,從古到今,無論中外,督戰隊的作用就是以少數人,借軍隊組織的力量,用執行戰場紀律威壓多數人,戰場是個讓人高度精神緊張的地方,是真正需要直面生死的地方,再強的軍隊,都無法完全制止有人在臨戰時,精神崩潰,出於本能的潰逃,而戰場一有人逃,更容易帶動一大批人逃,結果明明可以打贏的仗,就這麼崩了……


這時督戰隊的作用就體現出重要性來,無論戰前怎麼做動員工作,怎麼強調戰場紀律,一但上戰場,督戰隊就是軍紀的最後底線,它的作用機制就在於最早發現動搖份子,一有苗頭,立即嚴厲警告,當兇狠的警告,稍被質疑,就會直接當場處死動搖者,用他的人頭,來震懾潛在的動搖者,穩定全軍軍心。所以督戰隊最關鍵的作用就是要發現及時、處理果決,不能有絲毫猶豫,必需有殺氣沖天的權威性。至於說潰散的軍隊,不敢攻擊督戰隊,這是一個偽命題了:當一支軍隊,還有督戰隊,逃兵還頭腦清醒,知道不能攻擊督戰隊時,絕不是一支潰散的軍隊!

所謂潰軍,那是兵敗如山倒,完全沒有組織建制,發狂一樣只知逃跑,會瘋子一樣的攻擊擋在他逃跑路線上的一切。歷史上就發生過一場很離奇的戰事,後金建奴第三次入關劫掠,兵鋒一直直指山東,前鋒某營紮營後,第二天因大霧,沒有出動,只是派偵騎外出哨探,不料數里外就是山東總兵劉澤清因恐懼後金,蝟集成一大坨的山東地方兵馬,發現後金偵騎後,全軍崩潰,競相逃命,誰知大霧裡遇到的是反方向回營的後金偵騎,十幾萬人朝後逃,卻是朝後金前鋒營方向逃跑,結果十幾萬人在個位數的偵騎追趕下,在大霧裡居然莫名其妙把有兩千多人的後金營沖垮,踩踏如平地,形成後金該次入寇最大損失。
我國古代兵法都有窮寇莫追、歸師毋竭的總結,面對一支崩潰的軍隊,勝利者從後面追擊掩殺才是最好最大限度擴大成果的方式,要堵在前面,即使勝利,也要付出更大代價,這是作為勝利者的敵方,而崩潰散兵己方的督戰隊,在這種時候,試圖阻攔潰兵,根本就無需潰兵攻擊,直接就會被人潮踩死!所以督戰隊必需在部隊最初有不穩跡象時,就鐵血鎮壓住,這時候鎮不住,等崩潰發生,那就無力迴天了。


李三萬的三萬裡


潰散的軍隊不敢攻擊督戰隊?孫元良就敢!事實證明,打不過

有朋友問我,為什麼戰敗潰散的軍隊不敢襲擊督戰隊?督戰隊明明人數很少啊?其實歷史上,還真有敢襲擊督戰隊,那就是國民黨將領中最擅長逃跑的"白馬將軍"——孫元良。

孫元良這個人,黃埔一期畢業,生得一副好皮囊,又有一個"黨國元良"這樣討喜的名字。這兩點,讓擅長相面、測字等神秘學說的校長對他刮目相看。在黃埔軍校時孫元良就受到校長青睞,畢業後更是成為天子門生,平步青雲。自從龍潭之戰時不戰而逃反而被送到日本進修,此人就養成了一個好習慣——打得過就跑,打不過就跑快點!

抗日戰爭一開局,日軍就一路攻擊到了首都南京。孫元良作為71軍軍長兼88師師長,負責中華門守衛。中華門剛剛受到攻擊,孫元良就帶著率師直屬隊和262旅一部擅自向下關撤退。孫元良到達挹江門時,早遭到了36師師長宋希濂的督戰隊的機槍"勸阻",只好返回中華門繼續作戰。

非常有趣的事,宋希濂和孫元良一樣,都是黃埔一期的同學還都是師長兼軍長。宋希濂本來是36師師長,結果又當了73軍軍長。其實,孫元良和宋希濂的兩個師,因為前期在淞滬會戰中大潰敗損失慘重,沒有來得及整編補充,連一個師都湊不齊,結果還加上了一個軍的番號。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抗日戰爭爆發,各路雜牌軍地方軍潰敗嚴重,隨便拉過來都能轉化為中央軍。其實這是國民黨內訌的重要表現。

孫元良的想法很簡單,南京城肯定守不住,最後肯定要撤退。晚撤退不如早撤退,早撤退保全軍隊也算立功一件。而且,唐生智早在作戰部署中講了,如果正面突圍不可行,就從城北坐船過江!大家都知道長江碼頭上的船都調走了,到時候肯定擁擠不堪,大型踩踏事故不可避免。所以,必須走!

可是,孫元良沒想到的是,唐生智要求背水一戰,開走了所有的運兵船,還在江邊碼頭挹江門附近設置了最精銳的36師當督戰隊。可是,為了給自己逃跑留一條後路,唐生智竟然秘密告訴黃埔系中央軍,可以北渡長江撤退!

孫元良的趕早班船想法是對的,國軍在南京城牆上沒死多少人,反而在江邊的轟炸和踩踏中死傷過半。剩下大部分又逃入南京城,成了南京大屠殺的導火索。

只可惜,孫元良打不過宋希濂,只好躲進南京城的妓院裡,直到南京大屠殺結束,才獨自回武漢編故事繼續當官。

潰敗的軍隊,絕對不敢攻擊督戰隊,主要原因有三:

1,潰軍沒有編制,沒有戰術配合,想要打敗督戰隊,幾乎沒有可能。

軍隊的戰鬥力,來自於內部的嚴密組織體系,作戰時,機槍如何壓制,步兵如何迂迴、步兵炮如何精準打擊,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這些戰術配合,潰軍不可能打勝仗。

2,潰軍沒有軍心戰心,如驚弓之鳥,隨時準備丟下武器,甚至已經丟下武器,不堪再戰。

潰軍,已經在前線的戰事中失利,不管是心理上還是戰鬥力上都已經大打折扣。好比是受傷的飛鳥,聽到弓弦聲就會崩開傷口,徹底崩潰。軍閥混戰中,一股2000人的潰軍準備洗劫長沙城,卻被湖南一師300名學生打敗。

3,潰軍通常都是雜牌,督戰隊是嫡系,平時就低人一等,吃飯軍餉和軍械都不如人,沒法打。

明清以來的軍隊封建建設中,常常搞出一套金字塔般的尊卑體系。明朝將領打仗主要靠重金豢養的家丁,清朝則是每一級軍官都建設了自己的"標兵",平時是保鏢,戰時是先鋒隊。這一點被國軍完美繼承,每當打仗,都是用最親信裝備最好的警衛當督戰隊,最疏遠的雜牌則用於當炮灰。

但凡是當了潰軍,就失去了軍人的勇敢和尊嚴,想要和每天欺負他的督戰隊幹仗,首先就不敢幹,即便是幹了也幹不過!


歷史知事


實際上,這些人數眾多且大量潰逃的部隊一方面是打不過督戰隊,所以不敢攻擊他們,另一方面則是他們對這支部隊具有敬重之心。若是說潰軍畏懼督戰隊,想必大多數人都能夠理解;但若是說起是因敬重,那這裡有一些故事能讓你聽一聽。

督戰隊,顧名思義,他們不負責衝鋒陷陣,只是為了防止己方軍隊士兵逃逸。

而在從古至今的戰場上,督戰隊人數雖少,在戰場上大多時間只需要監督前線部隊,不用奔赴戰場,但正因為他們需要監督人數是他們成倍的常規部隊,所以他們需要更高的戰力。正因如此,基本上能入選督戰隊成員的士兵都是部隊中的佼佼者。所以,督戰隊在軍中的地位一般也是相當高的,很多情況是由近衛軍和嫡系軍擔任。

如在1942年夏天的斯摩稜斯克戰役中,進行督軍任務的便是近衛軍,而這支督戰的近衛軍則以其果斷但卻決絕的督戰方式載入史冊。

當時,蘇德戰場上的蘇軍形勢十分嚴峻。為了避免有士兵因為恐戰而怯退影響戰局,蘇聯下達了著名的227號命令,即嚴禁部隊退縮。同時蘇軍還讓榮獲蘇沃洛夫勳章的近衛紅旗加里寧塔曼第2步兵師,直接向已經失去控制的部隊開炮,而這支部隊也是當時蘇軍中捍衛首都的關鍵部隊之一。

但真正驅使潰軍直接不敢向督戰隊進行反擊的,是因為“組織”下的心理差別,畢竟一支軍隊的戰鬥能力來源於軍隊的編制和配合。而歷史上有太多的軍事戰爭證明,一支編制被打散的軍隊,縱然它所剩的具有戰鬥能力的士兵再多,也形同一盤散沙,難以和一支有建制的軍隊進行戰鬥。

如著名的巴丹死亡行軍,他們寧願忍受日軍的蹂躪和殘殺,也絕不抵抗,因為他們缺乏一個有號召力的首領。這也是為何三十萬南京人不是數千日軍的對手,因為沒有過組織訓練的人們都會抱著僥倖和屈從心理,他們缺乏一個有高超組織能力的領袖帶領他們進行反抗。

反觀督戰隊,他們擁有精良的武器、嚴密的組織、超強的作戰能力以及嚴明的軍紀,所以每當大部隊潰散以後,他們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將槍口對準人數更多的常規部隊,逼迫他們重振旗鼓。

而那些常規部隊雖然人數眾多,但大都丟盔卸甲,又如同一盤散沙一般,所以完全不是他們的對手。面對督戰隊的槍口,倖存的長官一般會領著潰敗的屬下回到陣地,畢竟上了戰場,即便實在打不過敵人,但落在對手手中或許還有機會當個戰俘,而落在督戰隊手裡則幾乎九死一生。

當然,也會有一些特殊情況存在,比如在北伐戰爭的賀勝橋之戰中,北伐軍之所以能順利打敗親自督戰的吳佩孚,就是因為倖存的長官帶著潰軍向吳佩孚的督戰隊開火,直接造成吳佩孚後方大亂……

▲北伐戰爭形勢圖

說句實在話,綜合上文,不難發現只要哪支部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最好再拉上兩臺二營長的意大利炮,其實也可以做督戰隊的。

不過督戰隊真正的任務,可不止是督戰一項這麼簡單。督戰隊從古代的監軍發展到二戰,其實已經還賦予了一項最神聖、最偉大的任務——殿後。

在司令部真正下達撤退命令時,督戰隊就已經失去了督戰的意義了,畢竟大家都受命後退,那還杵著把槍站在那做毛線~

但面對洶湧而來的敵人,正面的部隊都要後退了,那要誰來牽制敵人呢?畢竟這個時候,能拖住敵人越久,就能保存更多的作戰力量。於是,督戰隊成為了首選。而這,也是潰散的部隊面對拿槍指著他們的督戰隊時,一般都不願下手的最關鍵原因。

潰軍可能還打著小心思:不能打他們,要真撤退了還得他們殿後保護我呢~

所以,雖然督戰隊在大部分時間內只要監督前線士兵就足夠了,但是真當前線士兵潰逃時,他們在防止這些士兵逃跑的同時,還要為這些常規部隊擦屁股,化身敢死隊,投入這場開局逆風的嚴峻戰鬥,與敵人死戰到底,以通過他們頑強的抵抗來為常規部隊重組爭取時間。從某種程度而言,他們的存在關係著全軍的最後防線。

就如前文所提的蘇軍近衛第2步兵師,他們在炮轟自己潰逃戰友以後,前線最終還是慘遭崩潰,於是他們就親自奔赴戰場。當他們彈盡糧絕之時,師長給出的命令是“沒有後援,但不許後退一步,要戰鬥到最後一人”時,他們是何等的悲壯,怎能不惹人敬重呢?

總而言之,如果戰局有利,那督戰隊站著就行了,最多招罵。但如果戰局不利,他們最後的結構一般是兩種:如果運氣好點,他們在血戰之後還能與戰友重新會合;如果慘遭敵軍主力,那麼他們基本就是飲恨疆場,折戟沉沙。而在戰局不利時,才是督戰隊真正存在的原因。


WarOH協虎


1944年9月,反攻滇西的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軍本來是可以輕取龍陵的,因為守城日軍最高指揮官小室鐘太郎中佐是個比較“佛系”的軍官,他在遠征軍攻城部隊沒有發現的空當,曾經主動放棄城池向中緬邊境撤退,這也是二戰期間日本軍官非常罕見的行為。



小室中佐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水產養殖專業,屬於那種很有文化卻不善作戰的軍官,原職為第56師團工兵第56聯隊副聯隊長。滇西反攻開始兩個多月後,日軍第56師團損失慘重並且軍官數量驟減,於是小室中佐被緊急任命為龍陵守備隊隊長兼混合支隊司令官,他接到的命令是,率領若干聯隊各一部番號雜七雜八的2000多日本兵死守龍陵。

戰至1944年9月14日,騰衝、松山已經接連被遠征軍攻克,由於滇緬公路打通後物資源源而來,十幾萬遠征軍得以向龍陵雲集,兵力火力佔盡絕對優勢,連第五軍第200師都奉命趕來參戰。



守備隊長小室鐘太郎認為自己的部隊已被師團部完全拋棄,繼續打下去是一場毫無希望的戰鬥,守城信念遂發生動搖,為挽救2000多部下的生命,於9月17日晚擅自率部撤出龍陵,一路向西逃跑。然而次日上午,奉命出動的日軍第33軍憲兵隊在芒市公路上截住了這支抗命潰逃的部隊,並逮捕了小室中佐以下所有軍官,憲兵隊長石田德二郎大尉宣佈接手司令官職務,下令部隊立即返回龍陵城。

也就是說,在整個9月17日的夜裡,龍陵城處在沒有鬼子一兵一卒的空城狀態,可惜主持進攻的第71軍副軍長陳明仁沒有掌握這一情報,浪費了唾手可得堅城的大好機會,殊為可惜。等到遠征軍重新進入龍陵時已經是兩個月以後的11月11日,付出的代價是29803人的巨大傷亡(日軍後面增兵了),這些按下不提,重點說日本人逃跑這事。



日軍的憲兵隊在戰場上即有督戰之權,從第33軍憲兵隊長的軍銜來看,這個憲兵隊的兵力規模不會超過一箇中隊,但是2000多逃兵根本不敢反抗,軍官乖乖被捕,士兵順從命令。返回龍陵城後的下午5時,石田大尉下令槍斃了小室等五名軍官,其中小室被允許剖腹自殺來謝罪,這個古怪的中佐拒絕了傳統的自裁方式,選擇用王八盒子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看見了吧,儘管原司令官小室中佐的軍銜高石田兩級,也只有被處決的份,並沒有出現率部反抗甚至主動攻擊憲兵隊的行為,這就是督戰隊或者憲兵隊的權威。一方面,是日軍紀律比較森嚴,代表軍司令部出動的憲兵隊享有巨大權威,一方面是潰逃官兵本身就是心虛,明明知道棄城是抗命行為,遇見督戰隊肯定拉松,只能任憑處置,反抗那就是“造反”了。



從1936年“二二六事變”處決叛軍軍官開始,日軍絕少再出現攻擊上級的反叛行為,山東館陶縣駐軍中隊曾有五個鬼子兵毆打了小隊長,被岡村寧次下令全部槍決,同樣,督戰隊代表著上一級甚至更高級別的司令部,日本兵是不敢造次的。不要錯誤理解日軍所謂“下克上”的風氣,那是特指中級軍官的獨斷專行,不代表日軍隨便就能抗命和藐視命令。

大約是耳燻目染,1947年陳明仁守四平街時也學會了這招,打到6月18日蔣軍已經丟掉整個城西區,第71軍覆滅在即。陳明仁下達了一道嚴酷的命令:各部隊獨立死守,打光為止,轉移和放棄陣地的命令只有他本人有權發佈。



同時以軍部人員組成督戰隊,前一道防線的部隊如果沒有命令擅自後撤,後一道防線的部隊即有權在督戰隊指揮下射殺潰逃官兵,這道命令為第71軍等來援兵起到很大作用,也沒有真的發生火拼事件。

敢攻擊督戰隊的軍隊有沒有?肯定存在,一般是那些軍紀敗壞的軍閥部隊,比如北伐時期的吳佩孚直軍和張學良奉軍,為了阻止部隊後撤都設立了督戰隊。在臨潁血戰中,張學良的督戰隊一口氣槍斃了四名作戰不利的團以上軍官,但是仍然不能挽救敗局,潰逃的士兵真敢向督戰隊開槍,那真是兵敗如山倒,因為向前向後都是死,督戰隊總比北伐軍好對付些。


度度狼gg


估計很多人都會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是勇敢衝在前面的人,實際上,坐鎮後方的人也很重要,這裡面就包括督戰隊。

今天縱橫就跟大家來討論一下有關督戰隊的那點事。

督戰隊就是在戰場上為防止士兵出現潰逃而設立的兵種,屬於那種對逃兵可以直接處置的人,平時應該是充當憲兵警察那種角色,總之是當兵的最為痛恨,也最為恐懼的人。

在世界戰史上,我認為軍隊紀律性最好的時代應該是17、18世紀排槍戰術時代的歐洲軍隊,凡是看過排槍戰術場面的,不管是影視劇還是遊戲中,你都會感覺到震驚,這幫人怎麼可以這樣不怕死。

當時的槍械主要是滑膛槍,由於是火槍的早期形態,這種槍的性能並不可靠,主要體現在裝填時間慢,命中率低,在這樣的情況下,歐洲人發明了排槍戰術,簡單來說就類似一個三排的方陣,打仗的時候,第一排的人放完槍之後開始裝填子彈,此時第二排的人再放一槍,然後裝填子彈,第三排再放一槍裝填子彈,這個時候第一排的人已經裝填好了子彈,形成一個射擊循環,在射擊密度和保留火力方面,都有作用。

這與我國古代的弓弩手在作戰的時候有些相似,也會分兩組,一組射的時候,另一組準備,相當於不給戰場上留下空檔,如果大家一起都射了,在裝箭的時候,敵人可能趁著這個功夫就已經衝過來了。

當然,弓弩手換擋比較容易,畢竟是處於戰線後方,而歐洲的步兵可不是這樣的,這些排成一排排的士兵,不僅要射擊,還要保持隊形往前移動,在很多人看來,這不就是去送死嘛!有人戲謔此戰術為排隊被槍斃。

所以,想要維持這種戰術的隊形是相當困難的,一旦士兵出現混亂,或者潰逃,很容易導致整個方陣軍心大亂,影響作戰。

可以說,排槍戰術的思想並不複雜,士兵也都能夠掌握,說當時打的是貴族戰爭,士兵都勇敢這是扯淡,此戰術應用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維持部隊的紀律,這就體現到督戰隊的作用了,幾乎在這些步兵的身後都會有督戰人員的存在,可以說,督戰隊才是排槍戰術的核心。

在很多懂軍事的人眼裡,知道軍隊紀律的重要性,一個部隊有紀律他是兵,沒有紀律他就是不是兵了,但凡打仗厲害的人都會注重軍隊紀律,他們也都是運用督戰隊的高手。

比如在明末清初的戰役中,就充分體現了督戰隊的作用。

在孫傳庭與李自成進行汝州之戰的關鍵時期,由於明軍後勤出現問題,孫傳庭率領一部分兵力回師迎糧,留下陳永福部與農民軍周旋,當時陳永福部的很多士兵都認為是孫傳庭把他們扔下了,因此都跟著撤退,當時陳永福“斬之不能止”,可見當時督戰隊已經不起作用了。

正在這時李自成率軍攻擊明軍,此時列陣的時候,李自成就玩起了“排兵督戰”的套路,他將軍隊分為前後五重戰陣,第一重是饑民,第二重是步兵,第三重是騎兵,第四重是精銳騎兵,第五重是家屬。

這個列陣實際上已經宣告至少前兩重是炮灰的級別,但是後面都是精銳,也都是督戰的,如果前軍撤退,後軍是殺無赦的。

果然明軍殺到第三重後,被第四重精銳騎兵打敗,明軍瞬間無法抵擋農民軍的反衝,最後大敗而歸。

但是,督戰隊也不是什麼時候都好使,孫傳庭部下陳永福部是一例,而在民國時期的“玉帥”吳佩孚,最後就因為督戰隊不起作用,而在國民革命軍的北伐中敗北。

在賀勝橋之戰中,吳佩孚構築三道防禦陣地,實行逐次防守,為了守住防線,吳佩孚親自組織督戰隊,在後方督戰,不準士兵後退一步。

然而當時北伐軍的進攻部隊正是第四軍和第七軍,一個被稱為“鐵四軍”,一個被稱為“鋼七軍”,而吳佩孚部經過汀泗橋之戰時士氣已經受挫,在賀勝橋地區又遭遇這兩支強大北伐軍的衝擊,自然是一潰千里。

這時親自督戰的吳佩孚,讓督戰隊“向退卻者掃射”,隨即血流成河,當時吳佩孚部一看這形勢,都開始棄槍逃跑,在過不了橋的情況下,直接跳水,吳佩孚羞憤至極,手刃旅團長10餘人懸其頭於電線柱上示眾,以懲戒後退之官兵。

當然,這個時候潰兵已經顧不上那麼多了,開始與督戰隊打到了一起,吳佩孚部頓時亂作一團,北伐第四軍乘機奪下賀勝橋,吳佩孚看大勢已去,只能開車跑路,結果有意思的是,吳佩孚跑的時候,有一些潰兵還想上車一塊跑,吳佩孚的衛兵喊都喊不走,最後拿刀砍掉那些想上車士兵的手臂,吳佩孚的車才得以走脫。

可見,在軍事實力不對等的情況下,督戰水平玩得再高也無異於引火燒身。


史論縱橫



抗戰初期,國軍在從淞滬會戰潰退下來之後,沒有能夠按照戰爭爆發前的計劃,從淞滬戰場退到吳福線,錫澄線一線繼續依託既設永備國防工事繼續抵抗,拒止日軍,而是一路直接從上海潰退到了南京一帶。原本戰前的計劃中,應該是在淞滬戰場頑強抵抗之後,退到國防工事,第三步是後退到南京一帶,與日軍進行戰略決戰,將日軍反包圍並殲滅之。但戰爭的發展超過了原來的預期,只能倉皇組織南京保衛戰。

參加南京保衛戰的部隊,除了教導總隊之外,還有七十四軍,八十七師,八十八師等部隊,以及從廣東剛增調過來的六十六軍,八十三軍等部隊,這些部隊中,除了教導總隊建制完整之外,其餘部隊都在之前的淞滬會戰中損失慘重,但是留下來參戰的已經是相對比較完整的部隊了。比如原本有上萬人的八十七師,八十八師,這時候也只有三四千人殘兵敗將了。

三十六師撤退到南京之後,經過收容整頓,還剩下了四千人左右,在參戰部隊中,算是情況相對比較好的,部隊戰鬥力也比較強一些。所以,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命令將三十六師配置在南京北部沿江一線,一方面是防止日軍沿江西進,從江上登陸,進攻南京,另一方面則是長官部交給了一個特別的任務,也就是控制江面上的渡輪,沒有長官部的命令,任何人不許渡江向長江北岸撤退。


作為黃埔一期生中損失慘重佼佼者,宋希濂這時候已經是三十六師師長,並且在淞滬會戰後期,為了表彰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和三十六師三個表現比較好的部隊,分別給了三個軍的番號,分別由這三個師的師長王敬久,孫元良和宋希濂兼任,但是實際上各軍仍然只有原來的一個師,這就是七十一,七十二和七十三三個軍。宋希濂這時候名義上就是七十三軍的軍長。

宋希濂接到任務之後,就將部隊分為幾部分,一部分沿江守備,防止日軍從長江上登陸,一部分則佔領制高點,控制挹江門一帶,防止參戰部隊提前從這裡逃跑潰退。不過,日軍在追擊前進的時候,並沒有從長江上登陸,所以三十六師在南京保衛戰期間實際上並沒有和日軍發生戰鬥,主要的任務實際上就變成了控制挹江門,阻止其它參戰部隊逃跑,這就相當於整個戰場的督戰隊了。

到十二月十二日,國軍在南京城外的防線已經被突破,國軍被迫放棄城外紫金山等主陣地,退入復廓陣地,繼續抵抗。但是這時候日軍從蕪湖登陸,向北進攻,切斷南京國軍的退路的消息已經傳過來了,參戰的各部隊劉開始人心動搖,準備逃跑。孫元良先帶著兩千多人跑到挹江門,要求出城渡江,但在三十六師的一番勸解之後,又回去繼續抵抗去了。這也是南京保衛戰種第一個逃跑的部隊。


到下午五點,各部隊都得到了撤退的命令,但先得到消息的軍官開始紛紛直接扔掉部隊逃跑,剩下的部隊在各種留在陣地上的軍官的帶領下向挹江門一帶跑。但是這時候三十六師控制挹江門的部隊仍然沒有得到撤退的命令,所以拒絕放行,並且對企圖強行闖關的部隊開了槍。因為這時候各部隊都已經完全亂了,失去了建制,每個人都在爭先恐後的逃跑,所以完全是混亂無序的強行通過挹江門逃跑,最後導致大量的人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再挹江門一帶被踩死了。

也是因為三十六師這種不近人情的做法,讓三十六師和宋希濂本人後來在同僚中的名聲受到了影響。實際上,在一開始三十六師還能開槍嚇退逃跑的士兵,但是當人越來越多之後,三十六師的部隊實際上也開始潰逃,而他們的處境和下場也並沒有比其它部隊好多少,同樣是沒有辦法渡江,許多人自己扎竹筏渡江時被日軍掃射,落入江中淹死了。


蕭武


都說窮寇莫追,什麼叫潰軍?那是一波為了逃命,可以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主。如果能被督戰隊彈壓回戰場的,只能說他們還不能算是潰軍。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任何軍隊紀律約束了,並且深信沒有什麼比他們回頭更糟糕的事情了。


其實督戰隊歷史比較悠久,歷史上最早的督戰隊出現在羅馬軍隊。其實督戰隊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軍隊裡出現逃兵,而影響到整個軍隊的情緒和節奏,恢復軍隊紀律。因此他們有直接處理逃逸士兵的權力。

當正面戰場攻擊不利的時候,出現了極少數的怯戰情緒,開始出現小規模逃逸的時候,必須讓督戰隊及時彈壓回去,糾正著負面影響。

逃兵如沙子,一個逃兵會影響一個排;一個排會影響一個連;一個連會影響一個營。而督戰隊就是要在逃兵“聚沙成塔”成為潰軍之前,將整體潰敗的可能消滅在萌芽裡。


如果整體崩潰一旦發生,就憑人數遠低於軍隊的督戰隊是根本彈壓不住的。阻擋潰軍,只會被踩死。所以此刻不得不動用規模比這支部隊更大紀律的部隊進行攔截,使潰軍冷靜下來,恢復秩序,重新歸建,再組紀律。

這裡有兩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可以說明潰軍到底敢不敢攻擊督戰隊。

第一個例子,1951年4月朝鮮戰場上的李承晚的韓軍第6師。


由於在1950年10月遭遇過剛進入朝鮮的志願軍第40軍,所以韓軍第6師對我們志願軍驚恐成疾。在我志願軍距離戰場還有1英里的時候,就發了瘋地整體潰退,拋棄了剛修築的戰壕,丟開友軍英國格魯斯特軍團,把美軍第3師第6步兵團直接暴露給了我志願軍。

這很丟臉,但是更丟臉的事情是,李承晚為了給友軍有交代,奪回陣地,派出了督戰部隊對韓軍第6師進行彈壓。結果派出去的督戰隊被韓軍第6師潰軍徹底殺光了。誰說潰軍怕督戰隊?韓軍第6師的潰軍就不怕。

另一個例子,1937年12月,南京保衛戰中孫元良師直屬隊和262旅一部。


中華門受到日軍攻擊的初期,負責守衛中華門的國軍71軍軍長兼88師師長孫元良就當了逃兵,就帶著率師直屬隊和262旅一部,在未接到任何指令的情況下,向下關撤退。結果到達挹江門時,遇到了36師師長宋希濂的督戰隊,宋希濂擺出機槍,要求孫元良要麼回中華門繼續作戰,要麼被機槍收割。孫元良只好帶著部隊回中華門。

宋希濂的督戰隊之所以能彈壓得住孫元良部,是因為孫元良是逃兵而不是潰軍,他的部隊秩序仍在。


炒米視角


我想說一句,這個人真的是電視劇看多了吧!首先咱們先了解一下什麼叫督戰隊,督戰隊就是戰場上,為了防止士兵逃跑的一種臨時組建起來的部隊,他們有權利對於逃兵進行處置甚至當場槍斃。而我們最常看到的是在電視上國民黨臨時抓些壯丁到戰場跟解放軍作戰,為了防止這些臨時兵逃跑,而弄個什麼軍官督戰隊之類的東西。但是結果很顯而易見了,並沒什麼用。

而有人說潰散的軍隊很少敢攻擊督戰隊這件事情,在我看來本來就不成立的。首先來講,什麼叫潰散的軍隊。如果真的說這支部隊潰散的話,那麼督戰隊應該也算是其中的人員吧!前線的部隊跟督戰隊本來就是一個部隊的,只是說兩者的任務不同而已。

如果真的比較一下其中的戰鬥力的話,我感覺可能潰散的部隊的戰鬥力可能會比督戰隊更強一些。

第一,潰散的部隊雖然他們打了敗仗,但是既然他們在戰場上活了下來,那麼對於他們來說更渴望的是想要如何讓自己生存下去,所以這個時候不管是遇到誰,如果敢組織他們逃生的話,那麼他們肯定會跟他們拼命。

第二,對於督戰隊來說,他們雖然裝備可能比潰散下來的部隊裝備優良的多。但是督戰隊的人員數量比較少,而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為了讓戰士們去戰場上拼命。如果真的是遇到大部隊從前線潰敗下來,他們最可能的就是跟著潰敗下來的部隊一起逃走,而不是去敢強行讓潰散下來的部隊重新回到戰場上。

所以在我看來這個問題應該不成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