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孩子生下來不太哭鬧,有的太愛哭?

boboy836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幾乎每個孩子都是會哭鬧的,但是新生兒們在月子裡的表現完全不同,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還有父母自身的做法,同樣會影響孩子的情緒以及孩子們日常的表現。

如果我們瞭解新生兒成長過場中的“秘密”,那麼媽媽們就可以做到讓孩子少哭泣。

為什麼有的孩子愛哭鬧有的更乖巧?

和孩子本身性格有關係

大部分新生兒寶寶剛生下來都不好帶,孩子因為剛剛來到一個陌生環境,就像一個火星人來到了地球,對一切都是未知,所以剛剛出生幾天的寶寶都非常喜歡哭鬧。

除此以外,孩子是否喜歡哭鬧和父母以及主要撫養人都有著密切關係。


美國著名的兒科醫生希爾斯認為,如果孩子天生就是高需求寶寶,那麼這個孩子出生後就會特別喜歡哭鬧,他們家第三個孩子就是高需求寶寶,每天晚上哭鬧的時間不少於七八次。相反有的寶寶天生就是低需求寶寶,很少哭鬧,天生低需求寶寶很少哭鬧,孩子通常可以自己一個人玩,不需要父母額外的注意力。所以低需求寶寶很少哭鬧。

不管是高需求寶寶還是低需求寶寶,都是孩子天生的性格,後天很難改變。

孩子愛哭鬧和父母的對孩子的回應速度有關

孩子總是喜歡哭鬧,可能和父母的撫養關係有關。

新生兒出生後需要滿足孩子生存的基本需求,也就是馬斯洛原理中人的生理需求。新生兒出生後因為不會說話,不管是餓了,拉了,害怕還是想要抱抱,這些都是孩子基本的生理需求,只有父母及時的回應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自己餓了有奶吃,尿布髒了有人換,哭泣時有人回應,幫助孩子建立起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孩子的物質安全感建立。

當孩子物質安全感建立之後,會追尋精神安全感,孩子希望可以和父母有眼神交流,“語言”交流,肌膚交流。父母對孩子做出的及時回應可以滿足小嬰兒精神安全的需要,當孩子內心感到安全的時候,他就不會哭鬧。

或者說當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方式形成之後,孩子就會知道父母會及時回應自己,而不是因為沒有回應而哭泣不止。

也就是說父母和新生兒的溝通方式會影響孩子的表現。

孩子抱得越多哭得越少

很多老人的育兒觀念是孩子抱得越多就會放不下來,所以對於剛出生的寶寶最好少抱起來避免養成不好的習慣。


但是事實證明這種育兒觀念會適得其反。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及其同事報告了一項研究成果: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同母親分離,以後的165天中同兩個母親在一起——鐵絲媽媽和布料媽媽。鐵絲媽媽的胸前掛著奶瓶,布料媽媽沒有。雖然當嬰猴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 但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布料媽媽呆在一起。哈洛由此得出結論,身體接觸對嬰猴的發展甚至超過哺乳的作用。

這個實驗用在嬰兒身上同樣成立。除了哺乳,親密接觸對孩子的影響力更重要,所以對於剛出生的寶寶,父母多去抱孩子,有利於孩子生命早期的發育,相反不去抱孩子,因為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孩子會哭鬧的更頻繁。

面對新生兒的哭鬧怎麼辦?

及時回應孩子

不管是生理需求還是心理需求,新生兒哭鬧背後都是有原因的,作為父母首先應該搞清楚孩子哭鬧背後的原因,所以面對孩子哭鬧,父母最好做到及時的回應。

  • 語言的回應。孩子哭鬧不管能不能抱起,儘快做到需要回應,因為嬰兒在胎兒期已經熟悉媽媽的聲音,媽媽的及時回應,可以讓孩子感覺到安全感。

  • 肢體的回應。如果媽媽條件允許,請在孩子哭鬧的時候第一時間抱起孩子,或者輕拍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媽媽肢體的動作。
  • 眼神回應,與孩子進行眼神交流,當孩子哭泣的氣候,可以去看著孩子的眼神,來進行安撫。
  • 回應孩子的需求,孩子是餓了,困了,語言換尿布,還是不舒服,對於孩子的生理需求,最好可以第一時間回應。
多抱抱孩子

多抱新生兒並不會抱壞孩子,因為孩子很小,並不會以哭鬧來威脅父母,相反,父母多去抱孩子可以模擬子宮的環境,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抱孩子可以和孩子進行親密接觸,加深和孩子的交流。

孩子的第一層安全感建立,會認為自己和母親是一體的,因為自己的所有需求可以被母親同時滿足,所以多去抱孩子,有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哭鬧的減少。


多和孩子交流

新生兒需要交流嗎?

很多人以為新生兒不需要交流,雖然新生兒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但是孩子依然需要在清醒的時間進行交流。

因為孩子出生之後雖然大腦細胞不在增長,但是大腦細胞之間的突觸連接會因為外界的刺激變得更加強壯,如果長時間突觸之間的連接沒有被使用,就會消退,所以新生兒時期,就需要給孩子更多的外部刺激,來促進新生兒大腦發育。

此外,與孩子的親密交流可以幫助孩子建立生命早期安全感。

總結

父母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新生兒階段父母的每一次付出在孩子成長的階段會獲得收穫。只是這種收穫需要時間才能真切的感受到!


豌豆媽媽育兒


我覺得如果是剛出生的話,那跟媽媽懷孕的時候情緒有很大的關係。我本身就是脾氣比較暴躁的人,懷孕的時候家裡又出了點事兒,整個懷孕光發火了。就感覺胸口一股氣堵著上不來,下不去的,非要發洩出來才舒服。所以我女兒從肚子裡一拿出來就開始哭,一直到我縫好肚子,從9樓推到2樓,躺在病床上,給她喝奶粉才停了會兒。肺活量相當足。


h無羈


我兩個寶生下來都是不哭不鬧的 餓了吃吃了睡睡醒玩 坐月子的時候鄰居都說怎麼都聽不見你家寶貝哭的 還以為你沒生呢 [大笑]我覺得應該與懷孕的時候媽媽的身體狀況和心情有很大關係 我兩個寶都是在心情平和的狀態下出生的 特別好帶 有的朋友懷的時候心情脾氣休息都不好 生下來的寶寶特別難帶


ChenilleC


我覺得新生兒哭鬧和環境有一定關係,有的寶寶就不哭不鬧,有的寶寶哭鬧不止,剛生下來也許環境溫度都適應不了,我家的寶貝生下來不哭不鬧,到現在已經快五個月了,餓了困了哭鬧,一般情況下哭鬧很少,總覺得還和性格有一定關係,我和寶爸可能性格也對他有一定影響!


張家口人的北漂生活


我性格比較是什麼都無所謂不愛生氣的,我老公也是這樣,閨女生下來也沒怎麼哭,除了頭兩三個月腸絞痛老是哭後來就好了,五六個月以後就可以自己坐著玩了,現在一歲,完全不需要我了[捂臉]只要給她東西玩,她可以一直不找我


我是老王呀


個人覺得媽媽整個孕期情緒波動較大,寶寶生下來會隨媽媽的情緒,愛哭鬧。我家寶寶就是在整個孕期我都會剋制自己情緒,怕寶寶受影響。結果生下來情緒很穩定,沒有像其他小朋友的壞脾氣。這點是經驗之談,我也有了解過其他寶媽這個情況,如同所說。



火百合96712391


很多新生兒出生後都會有哭鬧的現象,但是有的是天使寶寶,只是偶爾的哭,有的則是魔鬼寶寶,哭的頻率特別高,其實寶寶願不願意哭都是有原因,下面我們來具體瞭解下。

寶寶頻繁哭鬧的原因

1 缺乏微量元素

寶寶願意哭鬧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寶寶在媽媽母體時,可能是媽媽攝入的營養不夠全面,導致寶寶身體缺乏微量元素,媽媽可以帶寶寶,去檢查下是否缺乏微量元素,缺什麼補什麼。


2 媽媽餵養不當

新手媽媽剛剛接觸寶寶,對照顧寶寶還沒有經驗,很容易造成寶寶餵養不當和腹脹引起的不適,新手媽媽要多觀察寶寶哭鬧時有哪些症狀從而加以判斷。

3 寶寶性格原因

寶寶哭鬧和寶寶的性格也有一定關係,有的寶寶天生性格敏感,對各方面需求就會比較高,很容易造成哭鬧,有的寶寶天生性格溫和,就會安靜聽話些。

安撫寶寶的辦法

1 寶媽可以給寶寶聽些輕音樂,寶寶哭鬧時心情會比較煩躁不安,輕音樂能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可以安撫寶寶的焦躁的情緒。


2 和寶寶多交流也可以穩定寶寶的情緒,有的時候寶寶哭鬧可能是想引起媽媽的注意力或是覺得對環境不安,媽媽和寶寶多交流能讓寶寶有安全感。

3 平時的時候可以多給寶寶做些撫觸或是排氣操,撫觸可以讓寶寶身體放鬆,排氣操可以有效緩解寶寶肚子不適,寶寶舒服了自然就少哭鬧了。

寶寶哭鬧時原因都不是絕對,寶媽要觀察寶寶是否有哪些不適的症狀,對症下藥才能更快緩解寶寶哭鬧的現象。

結語

新生兒還不會說話,有什麼需求都是會通過哭鬧來表達,這就需要家長多方面考慮,通過長時間的和寶寶互動,多和別的有經驗的人多交流h才能讀懂寶寶的意思,


阿雲寶媽


正常新生兒每天總是要哭幾陣,要是寶寶很安靜,不哭不鬧,顯得太“乖”了,反而要引起注意,要判斷一下他的大腦發育是否正常。正常新生兒第一週,摸鼻樑會緊閉雙眼,突然接觸嬰兒或發出聲響,嬰兒會有驚嚇反射---伸長脖子,向後甩頭,四肢先伸出後緊縮胸前。將手臂拉直,手臂彎曲;輕輕觸腳板,膝和腳彎曲;扶掖下成站立狀,新生兒會踏步; 拍手背或腳背,身體弓起四肢收縮,緊緊抓住拍他的手;輕拍手掌和腳掌,四肢抓緊;拍腳趾,大腳趾翹起,腳趾張開。對陰暗圖案有視覺反映;可以看見離他有20釐米左右的物體,超過這一範圍,則反映遲鈍。對聲音來源很敏感。如果手意外觸到物體會緊握不放。會主動尋找奶頭;能表現出激動和憂傷。這是嬰兒出生一週時的主要生長髮育指標,你可對照,觀察一下你的寶寶。 這些指標不是絕對的,也可能會早些或者晚些,因為嬰兒是無法預言的。最好儘快帶孩子去正規醫院檢查,以免耽誤孩子成長。


閩男


嬰兒哭有很多種原因:

1是哭能鍛鍊嬰兒肺活量,每天適度哭對身體是有益的;

2嬰兒哭是餓了,口渴了

3大小便了,需要大人更換尿布或者清潔臀部皮膚了

4脹氣了哭,護理不合理,請求大人幫忙排排氣,好難受

5心裡需求,想要找找安撫,媽媽抱寶寶

6太熱太冷也會哭,尋求幫助

7有了溼疹,臀紅也會哭,告訴家人不舒服

8家裡太吵也會哭,想要安靜的環境

9想要睡覺我要哭,因為想要大人的安撫

10剛剛睡醒我也哭,因為睡醒看見身邊沒人,不安全,

以上的一些問題有很多時候,護理得到能夠減少孩子的很多次哭鬧,所以護理嬰兒一定要了解嬰兒的需求,讀懂孩子的語言…“哭”“哭”


母嬰護理培訓講師


孩子愛哭鬧要看是生理性的、病理性的還是心理因素。

生理性哭鬧

護理不當或者不及時引起的哭鬧 - 比如尿布更換不及時,或者沒有記得按時餵奶,又或者衣服穿多了孩子覺得熱,穿少了孩子覺得冷等等都可能引起孩子哭鬧。這種類型的哭鬧能夠通過改變護理方式來改善。

病理性哭鬧

由於患有疾病引起的哭鬧,常見於感冒發燒或者胃腸道疾病的患兒,需要及時就醫。

比如胃腸道不好會出現陣發性腸絞痛,孩子不舒服了自然就哭了。又或者喝奶粉不適應引起的腹脹或者大便乾結等症狀引起的哭泣,需要遵醫囑,服用益生菌等來緩解或者更換奶粉品牌。當感冒發燒引起頭疼、鼻塞等不良症狀時,孩子也會通過哭泣來宣洩不滿。病好了孩子也就不哭了。

性格因素

有種孩子對周圍環境特別敏感, 警覺性高,一點小聲音就會被驚醒哭泣。而且精力充沛,到了晚上很難哄睡,即使睡著了也會頻繁地醒來哭鬧。這種孩子一般不會老實的躺在床上,他們都特別的黏人,總是希望時刻讓家長抱著,會通過哭泣吸引家長注意。

如果你有幸遇到這種高需求寶寶,建議放鬆心情去滿足孩子的需求。因為這種孩子一出生就對吃飯、睡覺等事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父母需要比一般的孩子的父母付出更多才能安撫這類孩子的焦慮和不安。我們家小的就是這種類型的孩子,月子裡大的除了要喝奶要換尿布哼哼,其餘時間都在睡覺,即使醒了也是樂呵呵的,特別好帶。小的,晚上1-2個小時要哭一次,喝奶永遠是喝一口就睡著了,弄醒他繼續喝奶要發脾氣,隔壁房間吸塵器的聲音也能把他嚇哭。

所以說,生出來的孩子有的喜歡哭,有的比較安靜都很正常。只要排除了病理性的因素就可以了。爸爸媽媽們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