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適時四驅如何解釋?與全時四驅的區別有哪些,各有什麼優缺點?

南京萬通趙老師


通俗一點說:

適時四驅就像人的運動:跑步時兩腳運動用兩驅,登山時手腳並用換四驅,可以去適應任何情況而變化。

全時四驅就像駿馬和獵豹等四足動物的奔跑,全是四驅不能變。

專業一點說:

適時四驅:

適時四驅(Real-Time)——就是指只有在適當的時候才會四輪驅動,而在其它情況下仍然是兩輪驅動的系統結構。


又稱為實時四驅,是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技術,它由電腦芯片控制兩驅與四驅的切換。該系統的顯著特點就是它在繼承全時四驅和分時四驅的優點的同時彌補了它們的不足。它能自行識別駕駛環境,根據駕駛環境的變化控制兩驅與四驅兩種模式的切換。在顛簸、多坡多彎等附著力低的路面,車輛自動設定為四輪驅動模式,而在城市路面等較平坦的路況上,車輛會自行切換為兩輪驅動。

全時四驅:

全時四輪驅動—AWD(All Wheel Drive),是指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發動機的扭矩時時刻刻都能分配到每個車輪之上,從而獲得更好的通過性和穩定性。


全時四驅可以獲得更為均衡的牽引力,因此整車的通過性、操控性和穩定性均會得到提升。車輛在整個行駛過程中一直保持四輪驅動的模式。這種驅動模式擁有較好的越野和操控性能。

全時四驅優點:

(1)在所有路況條件下都具有更大的牽引力,特別是在溼滑和冬季條件下;

(2)起步和爬坡能力增加,並與加載情況無關;

(3)低檔下的加速性能更佳,尤其是大功率發動機;

(4)對側風的敏感性降低;

(5)在泥濘和踩實的雪地上行駛時,能保持穩定性;

(6)更好的滑水錶現;

(7)特別適合牽引拖車;

(8)平衡的軸荷分配;

(9)降低的轉矩轉向效應;

(10)均勻的輪胎磨損。

全時四驅的缺點:

(1)購置成本較高;

(2)車輛的整備質量大約高6%~10%;

(3)最大車速總體上要低一些;

(4)燃油消耗增加5%~10%, 經濟性差;

(5)在一些系統中,使用可控制制動機構(如防抱死或ESP系統)受限或不能使用。

(6)不是總有利落的彎道表現;

(7)和前輪驅動車輛相比,行李箱比較小;

(8) 它不能根據路面情況做出扭矩分配的調整;

(9) 結構複雜會增加故障率;

(10)被拖車時不可以像普通的兩驅車那樣兩輪懸空地拖著走,必須四輪全部離地用平板背車。(博一笑)

適時四驅就是在適當的時候接通,平時斷開,它更適合於前橫置發動機前驅平臺的車型,有利於拓展車內空間、一般是前驅和後驅車在變速箱動力輸出之後,在輸出軸增加了取力器,當驅動輪經過惡劣路面時(比如打滑),傳感器檢測到以後,能迅速接通取力器,使原來的非驅動輪獲得最大50%的動力,傳動效率更高,從而提高了通過性能,另外傳動系統噪音更小,這些優點在尤其在小型SUV就更重要了。可以說適時四驅目前被廣泛的用在城市SUV中。

適時四驅的優點:

相比全時四驅,適時四驅的結構要簡單得多,這不僅可以有效也降低成本,而且也有利於降低整車重量。由於適時四驅的特殊結構,它更適合於前橫置發動機前驅平臺的車型配備,這使得許多基於這種平臺打造的SUV或者四驅轎車有了裝配四驅系統的可能。前驅平臺相對於後驅平臺更有利於拓展車內空間、傳動效率更高、傳動系統的噪音更小。這些優點對於小型SUV,特別是是發動機排量較小的SUV來說顯得尤其重要。

適時四驅缺點:

目前絕大多數適時四驅在在前後軸傳遞動力時,會受制於結果本身的本身的缺陷,沒有辦法將另外50%的動力傳遞給後軸,適用於鋪裝路面的它,脫困能力顯然不如全時四驅。


快樂小師


我們都知道,汽車有兩驅和四驅兩類驅動形式,而僅四驅也有分時四驅、適時四驅、全時四驅三種。很多人分不清分時四驅、適時四驅和全時四驅之間的區別,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那麼接下來,我們給大家講一講這三者的優缺點。

適時四驅:

眾多城市SUV的首選,結構簡單,但功能實用。

適時顧名思義就是在適當的時機才會使用的四驅系統,配備這種四驅系統的車在城市路面上行駛時還是兩輪驅動,只有當行車電腦感知到輪胎打滑,輪胎失去附著力的時候才會介入,通過連接或斷開分動器來切換四驅和兩驅。好處就在於即經濟又方便,不需要手動調節,但在脫困能力上比其他兩種四驅模式要弱一些,一般至少反應一秒鐘以上差速器才能鎖止。

為了保證更好的通過性,比如豐田RAV4和起亞索蘭託等SUV還增加了中央差速器的鎖止機構,可以強制鎖止差速器使前後軸按照一定比例分配扭矩(一般不是平均分配,前軸要略多一點),單側車輪打滑時,也可以通過ESP制動一側車輪而使扭矩強制傳遞到有附著力的車輪,但這種差速器鎖在鋪裝路面上使用會造成前後軸的車橋干涉,所有速度不能過高。但有些低端城市SUV也不配備中央鎖止機構,就智能象徵性地去越野了。適時四驅結構代表車型多為日韓系入門級城市SUV:豐田RAV4,日產奇駿,現代iX35等車型,可以說是基於前驅的四驅車型。

總的來說,適時四驅優勢:結構簡單,成本低,有一定的越野能力;劣勢:對於複雜路面越野脫困能力,通過性差。

分時四驅:

曾經硬派越野車的必備,如今正在被取代。

平時以兩驅行駛,掛上分動箱以後,以剛性連接前後橋,四輪平均分配動力,一些高檔越野車通常安裝前、中、後三把差速鎖,一般帶有4L和4H模式,由於鎖定前後驅以後,四輪沒有轉數差,因此,理論上來說,在抓地力良好的鋪裝道路,因為存在轉向干涉,4H和4L都不能高速行駛,否則會導致差速器損壞或發生翻車事故。分時四驅對高速穩定性、溼滑路面車身循跡性沒有幫助。

但是三菱的分時四驅系統,就是著名的“超選四驅”,不僅能夠完成兩驅/四驅切換,在中央差速器鎖止後,還可以完成高速/低速切換,這些動作都可以在行駛中完成。而像奇駿這樣的城市SUV在驅動模式上也配備了兩驅四驅切換,但是採用電控方式,而且當兩驅模式下遭遇溼滑路面,中央差速器也會自動分配扭矩給後輪。由於純機械結構的分時四驅系統重量大、操作較困難,面臨被淘汰的境地,目前採用這種結構的量產車只有牧馬人,FJ酷路澤、長城哈弗等少數硬派越野車上。

所以分時四驅的優勢:純機械結構,可靠性高,通過性好,越野脫困能力強;劣勢是機構重量大,操作不方便,油耗大。

全時四驅:

種類繁多,誕生了很多經典四驅系統。

全時四驅的主要設計方向是保持高速穩定性和循跡性,其次才是脫困。一般來說,全時四驅必須帶有中央差速器,允許前後橋有轉數差,中央差速器一般採用機械差速器和電控多片離合器的方式,通常會將中央差速器集成到變速箱內,動力從變速箱直接輸出到中央差速器,由中央差速器根據設定來分配動力到前後軸,所謂全時四驅,那就是任何時間四輪都有動力,這樣做檔位好處就是任何一個車輪打滑以後,其它3個車輪會繼續保持汽車的前進方向,防止車身因為驅動輪打滑而失去穩定性、循跡性。

但是像奔馳G這樣的硬派越野車採用的全時四驅結構則還保留著三把鎖, 通過電磁機構完成鎖止, 但駕駛這種車輛時對於技術的要求會更高, 自然成為車發燒友的首選。還有一點,從中央差速器結構上看, 一般中小型SUV採用的都是液力耦合式差速器, 大中型SUV則採用了多片離合器式或者託森式, 後者的優勢就是純機械結構, 而且可以根據扭矩變化進行鎖止。

由此可見,全時四驅的優勢是:設計完美,保證各種路況下的行駛;不足的是,成本較高,電子系統控制單元比較多,故障率相對也更高一點。

如何選擇:

關鍵是看自己需要什麼:要越野?脫困還是要高速穩定性。個人建議,在可能的情況下,選擇全時四驅還是正確的選擇!全時四驅無時無刻都在工作,適時四驅在需要的時候工作,分時四驅只在越野脫困時工作!

四驅工作原理圖解

由於四驅車,四個輪子都可以驅動汽車,如果在一些複雜路段出現前輪或後輪打滑時,另外兩個輪子還可以繼續驅動汽車行駛,不至於無法動彈。特別是在冰雪或溼滑路面行駛時,更不容易出現打滑現象,比兩驅車更穩定。

全時四驅

全時四驅就是指汽車的四個車輪時時刻刻都能提供驅動力。因為是時時四驅,沒有了兩驅和四驅之間切換的響應時間,主動安全性更好,不過相對於適時四驅來說,油耗較高。全時四驅汽車傳動系統中,設置了一箇中央差速器。發動機動力先傳遞到中央差速器,將動力分配到前後驅動橋。

分時四驅

分時四驅可以理解為根據不同路況駕駛員可以手動切換兩驅或四驅模式。如在溼滑草地、泥濘、沙漠等複雜路況行駛時,可切換至四驅模式,提高車輛通過性。如在公路上行駛,可切換至兩驅模式,避免轉向時車輛轉向時發生干涉現象,減低油耗等。

適時四驅

適時四驅就是根據車輛的行駛路況,系統會自動切換為兩驅或四驅模式,是不需要人為控制的。適時驅動汽車其實跟駕駛兩驅汽車沒啥區別,操控簡便,而且油耗相對較低,主要應用於一些城市SUV或轎車上。

適時四驅車的傳動系統中,只需從前驅動橋引一根傳動軸,並通過一個多片耦合器連接到後橋。當主驅動輪失去抓地力(打滑)後,另外的驅動輪才會被動介入,所以它的響應速度較慢。相對來說,適時四驅車的主動安全性不如全時驅動車高。


來聊聊車吧


適時四驅

優點:適時四驅是隻有在適當的情況下才會轉換四輪驅動,其他情況下仍然是兩輪驅動系統。適時四驅較分時四驅先進些,不用人工操作,系統會根據車輛的行駛路況自動切換兩驅或者四驅。其優點就是結構比分時四驅更簡單,成本更低,並且還有利於降低整車重量。

缺點:目前絕大多數適時四驅在前後軸傳遞動力時,會受制於結構本身的缺陷,無法將超過50%以上的動力傳遞給後軸,這使它在主動安全控制方面,沒有全時四驅的調整範圍那麼大。

全時四驅

優點:全時四驅的優點就是過彎極限很高,它可以在車輛高速過彎時,每個車輪都分配到最佳的驅動力。因此這種技術被大量應用在性能車上。而裝配它們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有效驅動力和過彎極限。

缺點:全時四驅的缺點就是結構複雜、成本高、佔用空間大。所以全時四驅不適合在一些定位比較低的轎車上裝配。並且全時四驅的傳遞效率低,在油耗方面也有著比較大的劣勢。

區分:適時四驅與全時四驅,其實就是人與四腳動物的區別,人在行走的時候就是兩驅爬樹時候就是四驅所以人就是適時四驅,而四腳動物一直都是四隻腳落地行走所以是全時四驅。

總結:其實,無論那種四驅形式都有優點或缺點,最重要的還是適合自己,只有自己親身體驗,才能得到更好的駕駛體驗。




維修佬小夏


全時四驅指的是車輛在整個行駛過程中一直保持四輪驅動的模式。這種驅動模式擁有較好的越野和操控性能,但它不能根據路面情況做出扭矩分配的調整,油耗偏大,經濟性差。適時四驅又稱為實時四驅,是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技術,它由電腦芯片控制兩驅與四驅的切換。該系統的顯著特點就是它在繼承全時四驅和分時四驅的優點的同時彌補了它們的不足。它能自行識別駕駛環境,根據駕駛環境的變化控制兩驅與四驅兩種模式的切換。在顛簸、多坡多彎等附著力低的路面,車輛自動設定為四輪驅動模式,而在城市路面等較平坦的路況上,車輛會自行切換為兩輪驅動。


南京萬通汽車學校Q8


你好我是豫濮兄弟,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適時四驅是汽車電腦自動控制,當車載電腦檢測到路況變化時會自動切換,在鋪裝路面會採用兩驅,到了路況不好的非鋪裝路面會自動切換四驅,而全時四驅是無論何種情況,都會用四驅方式驅動汽車。

適時四驅是採用更低級的粘結式中央差速器,它的出現只有兩個目的:一是結構簡單成本更低,二是能節省油耗,採用適時四驅的車輛,其油耗與普通的兩輪驅動車沒有很大分別,這類適時四驅車輛平時行駛只有前輪驅動。

適時四驅系統的結構要相對簡單,成本較低,有利於降低整車重量。當然,對消費者來說,適時四驅最大的好處就是相對比較省油,全時四驅比較費油。

當偵測到前輪開始打滑時,才開始把動力輸送到沒有動力的後輪,反應要比全時四輪驅動慢半拍,因此適時四驅的越野能力更差,而操控性和高速穩定性也要遜色於全時四驅。

全時全輪驅動車輛會比兩驅車型(2WD)擁有更優異與安全駕駛基礎,尤其是碰到極限路況或是激烈駕駛時。理論上,AWD會比2WD擁有更好的牽引力,車子的行駛是依據它持續平穩的牽引力,而牽引力的穩定性主要由車子的驅動方法來決定。

全時四驅不需要手動操作,車輛會永遠保持四輪驅動的狀態,發動機輸出扭矩按比例傳輸到每一個車輪上。此外,有的全時四驅是前後固定扭矩分配的,有的則是前後可變扭矩分配。


豫濮兄弟


適時四驅就是 平時基本前驅 或者後驅 當有打滑的時候 另一側能分配一點扭矩 這種四驅 有勝於無吧!但省油 !全時四驅 那就分很多種了 主要看中央差速器什麼類型了! 有的雖然是全時四驅 但後輪或前輪 平時只能獲得百分之5-15左右的動力 打滑時候最大也不超過百分之50.也有一些性能車 平時前後始終是40:60的抓地力 但油耗不低.


都市蜜蜂


你好,我是汽車咖啡李哥。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你的關於適時四驅和全時四驅的優缺點的問題。我覺得:1.適時四驅是行車電腦根據不同路況可以自動在兩驅和四驅模式之間切換,優點是結構簡單和省油,缺點是脫困能力不夠強。2.全時四驅模式是汽車在行進時隨時都處於四輪驅動模式下,優點是脫困能力強,缺點是結構複雜和油耗高,成本高。具體在視頻裡有說到,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f44b88cc9aa4ab8b68fbc8c2b8f751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