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生之年的理想到底是出仕还是归隐?

点主页发现美


李白笃信道教,却对治国平天下有着极大的热情,可他的生命底色又注定他不愿意受到拘束。走到最后,他追求的这两点都没有走通,都成了空无。

我读过《李白传》,这本书前半部分标题为《李白》,主要是对李白生平的考据,后半部分的标题为《道教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侧重的是对李白精神人格的分析。

诗里的李白,就是真实的李白吗?

当然不是,至少不完全是。这么说吧,诗里的李白是他的理想人格,而现实中的李白是一个不断努力靠近这种理想人格的人。

李白的人生追求非常简单:一个是出仕,一个是归隐。说的再具体一点,一个是当官,一个是学道。你可能觉得,这两个追求看起来挺矛盾的,但是李白不这么想:他认为这两条路都是自我实现的方式。他的理想境界,就是在仕与隐之间进退自如。


接下来,我把李白人生的分成三个阶段,看看出仕当官和归隐学道这两种追求怎么一步步影响他生命的走向,同时也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

01

在李白的自述里,他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道家的书了。这是他后来会亲近道家的原因。他还说自己“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意思是他十五六岁能写很漂亮的大赋,可见李白小时候有深厚的文史积累,这是成人之后出仕做官的基础。

李白修道和从政这两个追求方向,就是在少年时代的学习里初步形成的。

年轻时的李白很有进取心。离开四川以后,他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和大多数唐朝人一样,李白四处拜见名流,呈献自己的诗文,希望有人能举荐他做官。

不过,就算有求于人,李白的态度依然狂傲。他给韩朝宗的文章中说,自己就像平原君的食客毛遂那么厉害,至于能不能认出我的厉害,就要看主人的本事了。求人还这么狂,谁会愿意帮他呢?李白早年的仕途当然不太顺利。一直怀才不遇,他不得不调整了自己的目标,转向了隐居修道。

后来的几年,李白都在跟隐士交往,一起谈道。他说自己要超然物外,实现道家理想。当时的李白在学道这方面也做出了一点门道。他结交的都是名重一时的道家人物。但因为性格太狂,他也不太拿这些仙长们当回事,跟七八十岁的老前辈也都是平辈称呼。

不管哪条路,对他来说都是自我实现的方式。李白说,要是出山从政,我就去跟王公贵族分庭抗礼,要是隐居山林,那也要傲视所有隐士。

他对官爵和钱财不感兴趣,他只是想展现才华、实现抱负。最好一上来就身居高位,功成名就之后再飘然归隐,在人间留下一个神仙救世的传说。

说到出仕,他不认同屈原的愚忠,他说:我绝不会为了政治自杀,眼前还有大好河山,大不了像谢安一样隐居就是了。而说到归隐,他又不认同陶渊明,他说:陶渊明大好的男儿,却一辈子隐居耕田,荒废了自己的才华,也不值得去学。

02

隐居晃悠了大概七八年。李白学道的时候认识的一位朋友,向皇帝举荐了他。李白早年成名,在大唐也算小有名气。皇帝听过他的名声,正好又有人推荐,就索性邀请他入京了。

想起来也很有趣,他想当官的时候没有官当,但真的要去长安了,却反而是学道的朋友促成的。这不能不说是命运使然,他的两种追求第一次交叉了。


李白这次去长安,排场很大,皇帝亲自迎接,说了一些很谦恭的话,这完全满足了他对从政的幻想——以世外高人的身份突然被国君器重,一入局就站在非常高的起点。

来到朝廷后,唐明皇让他起草了一些外事文稿,比如《答蕃书》。这事被金庸写进了《鹿鼎记》,韦小宝拿来跟杨溢之吹嘘过,说:“唐明皇手下有个什么学问先生,喝醉了酒,一篇文章做了出来,只吓得众蛮子屁滚尿流。”可见它流传之广。

这么看,李白似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但是,除了写了一两次有价值的文章,李白在翰林院里好像就没有其他的正经事了。你可能听过一些传说,像是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之类的,好像他天天都在发酒疯。但实际上,李白过的就是普通官员的日子,一样得早早起床小步跑进宫门,晚上太阳下山还得待诏回家。

在这几年里,李白对自己一直向往的盛世朝堂有了新的认识。他看到高力士他们四处兼并土地,占了京城近一半的房产。当权的人不学无术,皇帝也是“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只顾着玩。

他担心政治上要起变乱,说“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也直接指责了唐明皇“徒希客星隐,弱植不足援”,也就是说,纵然有名臣在侧,也是救不了了。而他自己呢?“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精卫填海既然永远填不完,就只能叼着小草棍满腹悲哀了。


他上班的翰林院是个文人扎堆的地方。他名气大,受皇帝重视,性格又不好,谁都看不上,当然就老有人给他小鞋穿。李白抱怨道,“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我本来是这么自由自在的人,却天天被一群狭隘的人嘲讽。

这样的日子,他怎么受得了呢。也就两年多,他就坚持不住了。到达了权力中心,却发现自己什么人都救不了。这时候,学道的想法又开始占上风了。救不了天下,那我还是先救自己吧。

李白最终离开了长安,回到了江湖,这一年,李白四十岁。

03

修道的神仙日子没有持续太久,李白五十五岁那年,安禄山起兵攻入长安,唐明皇和太子分头逃跑,一个去了四川,一个去了灵武,把长安城拱手让给了胡人。

国家危难,没有人能置身事外。虽然李白认为他追求的东西不在政坛,但他还是写了很多诗歌表达对皇帝的不满。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你大老远地跑到四川来干什么呢?“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别留在成都享乐了,想想长安吧!

这时李白才发现,虽然这个世界空无而没有意义,但他依然爱这个世界。只要有兴风作浪的人,世界上就有他李白应该站的位置。

“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他想收复中原,想去杀了安禄山,想为百姓做点事情。他接受了唐明皇第十六个儿子永王李璘的邀请,加入了他的麾下,又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

这时的李白并不要求地位和身段,也不再摆世外高人的架子了。作为一个快六十岁的老人,他这次从政和上次完全不同。上次去长安更多是为了自己个人成就,而这次,他完全是为人民勇敢地站出来的。

后来李白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永王被定性为造反,李白当然也就成了从犯。他先被关押,再被营救,最后流放去了夜郎。这段日子,李白过得很苦。

走到三峡的时候,李白被赦免了。

“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以后他又活了三年。这三年里,他不再对政治抱有幻想,也不再愿意修道了。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两个矛盾人生的追求,在人生末路同时宣告失败。他最后怎么死的呢?有人说他病死了,有人说他去水里捞月亮淹死了,也有人说他就没死。无论如何,在我们掌握到的历史里,李白的一生只到这里为止。这年,他六十二岁。



用世俗的眼光来看,李白的一生实在是不太成功。他追求了半天,最后什么都没得到,死的也窝囊。但是,站在历史的维度上来看,李白是成功的。他的人生经历了出仕和归隐之间完美的回环,跟宋代词人晏殊那样的太平宰相相比,有他们永远无法企及的深度和广度。他能站在两极人生的高点上,他感受到的痛苦也超过常人。

诗就是他的出口,是他的自我超越。我们说他是诗仙,其实并不是那种潇洒高歌,看开一切的状态。某种意义上说,仙就要是经历常人不能想象的痛苦,最终超越这些痛苦。

参考书籍:《李白传》,[作者]李长之


牧歌微读


我个人观点是李白有生之年是出仕贯穿一生。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其出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喜爱,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他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李白四处拜见名流,呈献自己的诗文,希望有人能举荐他做官。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李白为玄宗献上著作《明堂赋》,赋云:“穹崇明堂,倚天开兮。”又云:“四门启兮万国来,考休征兮进贤才。俨若皇居而作固,穷千祀兮悠哉!”按赋中有“臣白美颂”等字样,疑太白曾以此赋在东都洛阳进献玄宗。此赋盛赞明堂之宏大壮丽,写尽开元盛世的雄伟气象以及作者的政治理想。李白《明堂赋》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谋求官位,其写作时间为开元二十七年拆毁明堂之前,他赋明堂一是为了谋仕的需要,二是“以大道匡君”的需要。由于家庭的缘故,李白不能应常举和制举以入仕途,只能走献赋之路,这是真献赋谋仕的原因。

后来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去紫极宫,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三年后,李白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长安。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钦慕,便召李白进宫,写下了《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天宝二年(743年),李白四十三岁。诏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宫中行乐词》,赐宫锦袍。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

至德二载(757年),李白五十七岁。正月,在永王军营,作组诗《永王东巡歌》抒发了建功报国情怀。永王擅自引兵东巡,导致征剿,兵败。李白在浔阳入狱。被宋若思、崔涣营救。成为宋若思的幕僚后,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享受人生金山


诗人官瘾谁称最?唯有诗仙李青莲!

古代诗人,没有一个人不想当官!而且这是绝对的,没有例外!所有的隐居和避世都是因为当不了官,或者当不上大官。也就是说实际的官职低于他想要的官职!

李白有一个很特殊的偶像叫做冯谖,他的经历很能反应李白的功名之心。冯谖是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的门客,初次见孟尝君时穿得破破烂烂也不够尊重,但是孟尝君还是留下了他。过了几天他就弹着长剑高歌说““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听到后便给他鱼吃,然后过了几天他又弹着长剑高歌道“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孟尝君又给他安排车子。后来这个冯谖为孟尝君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成就一番佳话。

这个故事有几个潜台词。

一是,冯谖此人高傲,高傲到喜欢提出非份的要求,苛刻的条件,并且喜欢折磨主人,引伸为清高。

二是,孟尝君此人大度,不计较,并且在后来始终全心全意的相信冯谖,并且引为重要属下。

李白自比冯谖,所以希望皇上或权臣是孟尝君。

李白在办事能力方面能否和冯谖有一拼之力历史上没有记载,但李白在脾气上做成了冯谖。

最大的悲哀是,没有一个皇帝或权贵做孟尝君!

经常在诗里说要“明朝散发弄扁舟”,结果皇帝一个诏令他就高兴得“仰天大笑出门去”,动不动在诗里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结果听说韩朝宗要见他,高兴得大拍马屁“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李白得罪过两个长吏(按职务相当于省委副书记),在给这些人的信中都在含蓄地表示自己想当官!不是小官,而是大官!

李白太傲了,他希望皇帝,希望权贵,低下高贵的头颅求着他当官,当大官。然而自己却低不下头来。

时代变了。

科举之前,是皇帝主动找人才,自然要低三下四,委曲求全。

科举之后,皇帝说了,你们要是人才,就主动来长安找我罢!

李白在太平盛世时期,套用战国及乱世的人才策略求取官职,显然行不通。

行不通便伤心,便生气,便怨忿,便写诗人五人六,指东打西。所以,心情一旦不爽,就要学道,就要炼丹,就要修仙,就要避世。

古代诗人都是这个样子。陶渊明想当官,杜甫想当官,贾岛相当官,苏东坡在乌台诗案之前也想当官,还有陆游,稼轩,哪怕是淡泊名利如纳兰容若,也想当官,只不过后来变得恐惧,所以不想当官。他的不想不过是自保而已。

嘴上说不想当官,然而心理总是出卖自己。

天真的就像一个自尊心爆棚的少女!

好听一点叫娇蛮可爱,不好听一点叫做无理取闹。

民国以前,文人只有当官一条路!

李白?

何须求游宦?天命是诗人!


亦有所思


李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有伟大抱负与理想的人,是想当丞相的人。因此他的毕生理想是出仕为官,想有一翻大作为的人。

纵观李白一生,皆为出仕而努力。也是少年成名,可谓天才。他五岁颂六甲,十五岁诗赋被社会名流推崇,至此开始拜谒活动。十八岁游历诸多地方,增加很多阅历。二十五岁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二十六岁,下扬州,旅汝州,至安陆。二十八岁,由安陆出游江夏(今武汉)。三十岁,前往长安,拜谒各种王公大臣,皆是为了自己能当上官。但终是事与愿违,无果而终。

只能另辟蹊径,由于家庭的缘故,李白不能应常举和制举以入仕途,只能走献赋之路。三十四岁,写《明堂赋》,一为谋仕,二为大道匡君,其实主要是谋仕。 三十五岁,写《大猎赋》,夸耀玄宗朝。同年,向玉真公主献诗“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从此开始接近上层统治阶级。这次长安,结识贺知章,得到贺的赏识,最终由玉真公主和贺知章引荐给玄宗,并出仕翰林。

李白的谋官之路,可谓是真不容易。这足以证明自己是想做官的。可是,李白的政治敏感度绝对太低,也可以说不适合政治。因参与永王叛乱而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谪仙人怎会依附永王呢?我认为还是因为他之前官运并不亨通,与他想当大唐丞相这一远大理想差的太远,造成心里不平衡。只能铤而走险,参与永王叛乱。

可谓上天也是公平对待每一个人的。正是李太白政治上不得意才成就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被后世称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许,李太白真是政治一片光明啦,中华文化将会失去太多优美诗词。

诗以言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太多的诗表明他怀才不遇。正是这更能表明他想为官。


怀府小王


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如此豪情壮志的诗句仅你一人而已,诚然,我也读出了你的壮志,你的抱负,你的心愿:你是想出仕的。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可谓家喻户晓, 他的诗词,给人的印象是潇洒不羁,不沾俗世烟火的。他的铁杆粉丝哥们杜甫曾这样形容他: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然而,李白当真“视权贵如粪土,视金钱为身外之物”吗?

恐怕并不是这回事。

公元735年的夏天,34岁的李白应友人元演之邀,去到太原,意欲寻求机会。但是辗转三晋,过了半年,却始终没有机会,寻到一官半职。于是在这年秋天,无奈写下了一首诗《太原早秋》,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想要回家的迫切心情,以及不能实现自己伟大抱负的悲痛之情。我们具体可以看一下这首诗: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天宝年间,42岁的李白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下,终于陛见玄宗。玄宗见李白诗才出众,对答如流,很是赞赏,令其供奉翰林,陪侍自己左右。然而这样却引起了同僚的嫉恨之心。而抱着经世济民思想的李白,对这种御用文人的生活却日渐厌倦,开始犯起了文人的通病——纵酒疏事。他曾在喝醉酒的状态下起草诏书,并且乘醉令皇帝近侍高力士脱靴。

白遂展足与高力士曰:“去靴。”力士失势,遽为脱之。及出,上指白谓力士曰:“此人固穷相”。

就这样几次三番之下,李白失却了玄宗欢心又开始浪迹天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然而在恶劣的环境下李白仍不掩自己的仕途热心,可能在他的心中,认为自己真正的机会终于来了:当初玄宗召唤的姿势不对,如今的永王另有倚重。然而

他为李璘作《永王东巡歌》,其踌蹰满志的心理表露无遗: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沙。

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希冀,只可惜诗人的抱负没有得到伸展,不久永王兵败,李白被牵连入狱,并判流放夜郎,后遇赦放还。

之后,李白一直流转于浔阳、宣城。终不得志。

可见,李白一生为仕途的奋斗从未停息过。


陈大圣


儒与道是传统文化的共同根基,既是同一根脉络结出的两颗果实,又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对历代文人而言,血管里流淌的就是这两种思想混合的血液。

因此你问李白究竟追求出世还是入世,答案是他两个都想要。

盛唐是文人的天堂,众多文人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不论匡正时弊或者开疆辟土。

但盛唐也是文人的地狱,越来越固化的结构,越来越奢靡的风气,和越来越刚愎的皇帝,极大缩减了文人的施展空间。李白对二者有清醒的认识,既想要一展抱负,也不愿与时弊同流。这两种理想在他的诗文中处处体现。

可惜李白终身不能得志,因此写出了众多对归隐抱持消极和无奈的作品。如果,假设李白真的身居要职,恐怕写出的将是王维孟浩然那般的山水田园了。

其实,在这样的矛盾中进退两难的,又何止李白。



霜华满袖1


先点明主题:李白有生之年的理想一直是做官。

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李白生活的年代,是以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盛行儒家学的。儒家学提倡的就是学而优则仕,也就是学习好了就可以当官,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地刻在李白的脑海里。这是李白一直想做官的最主要原因。

二、李白常以不世之才自居,认为自己有一定实力,具备做官的条件,所以一直没放弃做官的理想。

三、李白做官想做的还是大官,他的偶像是姜子牙。有诗为证:‘’奋其职能,愿为辅佐君王,使天下大定,四海归一‘’。

从以上三个方面说明了李白一直是想做大官的。

现实情况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以李白的性格特点是当不了官的,就像一个大男孩,没有丝毫官场情商,不懂收敛自身,只有浪漫的性格,最终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再看李白归隐

一直想做官一直没做官,李白选择了归隐的方式,一是能寄情于山水,二是有吸引统治者注意的可能。

李白能成为一代诗仙,也是阴差阳错,如果李白真正当了大官,也很有可能没有今天的李白了。


草原文化站


李白一生始终有一种出仕的理想。他像一位洒脱狂放、云游万里的仙人一样,一生中漫游了许多地方,足迹所到之处,且歌且吟,且行且醉,流传下许多天才的诗篇和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不少游历诗记显示出建功立业富国强民的深情寄寓、真切关顾和神奇构想,佳句迭出,妙想连珠,波澜壮阔。

李白诗中有大量专题写水的作品,其中,有的在山泉边听鸟鸣,在溪石上看月亮;有的在江河湖海中泛舟,在瀑布飞泉前放歌;有的在酒肆亭楼上饮酒,在千里孤蓬中慨叹……他的诗大多奔放热烈、千变万化、精彩纷呈!

他写黄河的诗句有的气势磅礴、奔腾咆哮,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有的蜿蜒无际、开阔放达,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有的艰涩悲苦,凄风苦雨,如“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他写长江的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写湖泊的有“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石门中段平湖出,百丈金潭照云日”;写潭水的有“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大海的有“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浦沙净如洗,海月明可掇”;写泉水的有“朝饮苍梧泉,夕栖碧海烟”、“初登翠微岭,复憩金沙泉”;写溪水的有“下映双溪水,如天落镜湖”、“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写瀑布的有“征帆飘空中,瀑水洒天半”、“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在他这些异彩纷呈的百态心路历程和理想寄寓,写景则形象雄伟壮阔,气势磅礴,色彩缤纷,抒情则感情奔放激越,跌宕生姿,千变万化。

李白以其浪漫主义的动人才情,为我们描绘了众多令人心驰神往神奇水景,栖息在他的诗歌仙境里,我们的内心也充满了对水无上的敬畏!


月盈红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是李白众多诗句中的一句,李白的很多诗都能体现,他是想出仕的,但是壮志难酬。李白自恃才高,是为相为侯的材料,但是郁郁不得志,

得不到重视。不得不寄情山水,把酒仗剑,放浪形骸。

因为李白身世的原因,所以在出仕与入仕之间纠结,痛苦。不得不一身才华赋诗书。方有这许许多多传世不朽之作。

归隐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这一生从未放弃过扶摇直上的想法。

李白是个相当自负的人,从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就能看出,他不愿意屈从。

所以李白这样自傲自负的人,是很难心甘情愿归隐的。

不过李白的仕途用一句来说就是,高不成低不就。迫使他不得不归隐。

不过他的归隐确没陶渊明来的洒脱。看不透,看不穿。他不懂人生路条条,此路不通,就该换一条,他虽然是这样做了,可是过不了心境这一关,为难了自己一生。



一介书笙


我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他的理想是想做官。

以下是我的理由:

李白是一位诗人,很多人都觉得他放纵不羁,对官场上的阿谀奉承十分厌恶,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想做官。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看似洒脱,不畏权贵,但其实只是自己逃避官场的借口。他真的不想做官,不想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吗?当然是否定的。

正是因为他饱读诗书,文采飞扬,以至于更想在政绩上有所作为,而不是去当一个陪皇帝作诗玩乐的闲差。但现实总是残酷的,他不被看中,才华难以施展,才放弃了自己的仕途,选择归隐山林。

正是因为李白放荡不羁的性格成就了他的绝世诗篇,也正是因为官场的黑暗使他归隐山林,留下千古名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