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为奇瑞在销售方面应该怎么调整才能提升销量?

华山派弟子


我有个朋友就是奇瑞的车主,有一次他的车需要保养,他有事去不了,他让我开他车去,因为公里数比较高了,保养的项目多,就在那多呆了些时间,我就说下奇瑞4S店给我的感受吧。

开车进去的时候,前台接待都挺好的,到那服务顾问给列了一张保养项目清单,说都需要做什么什么项目,我问她为啥项目这么多,她说到这个公里数就应该做这些,我说那个可以检查我车实际的状态再考虑换不换吧,她说要不换,要不不换,你看吧。不是我的车给朋友打了个电话咨询了下,朋友说就按表上做吧,记得把他反映的两个问题给店里说下。朋友的车一个是跑起来老偏,一个是帮忙装下后挡泥板。装后挡泥板给我要30元手工费,四轮定位做一下90元。买一套挡泥板才15,我说算了吧。重点是做四轮定位,做了一遍比之前还要偏,我说从新做吧,居然又给我要90,跟她吵了一通,她说我不管了直接走人了,还好那个师傅不错给免费做了一遍。

个人感觉服务顾问的专业知识欠缺、态度有问题。在那待那一段时间,看有刚买新车的咨询店内服务人员贴膜的在哪儿,直接说了一句:“不知道,问卖你车的销售顾问”。听见了真是汗颜。这只是某一家奇瑞4S店的缩影。

4S店就相当于奇瑞的一线战场,里面的业务人员就是战场的前头兵,整体的氛围差强人意,怎么让人痛痛快快买车呢。

个人认为奇瑞的产品品控不弱于吉利,营销策略上是否有失水准,咱不妄加判断,但是下游的经销商水平跟吉利比确实差距不小。


晓凯车邦


我买车时,去的第一家四S店就是奇瑞,然而,进门半天都没人搭理,转悠了10分钟,一共四个销售围着一张桌子聊大天,偶尔拿眼角往我这瞥一眼,结果,陪我一起去的小舅子火了,吼了一句,来了个年轻人不情不愿的介绍了几句,末了说了句:你慢慢看,掉头就走了,特么的,我俩转身进了隔壁吉利,车好坏不说,一杯茶,一叠资料,全程有人陪着随时解答疑问,最后,还就是买的吉利。这是真实过程,不是水军,不是车托,绝对没有虚构。就营销这一块,奇瑞要好好跟吉利学学。


幽闲7


说到奇瑞这位“理工男”,市场营销相比其他国内一线车企,确实偏弱,之前有很多可以传承的作品就忽然间停产.....如果要提升销量个人建议有几个地方可以加强:

1、宣传力度,尤其是其技术类产品,本身这类就是国内竞争的优势,可以扩大市场影响;

2、传承产品,如之前旗云或者前几年的艾瑞泽7卖的好好的,忽然间就停产了,多好的产品,可惜;

3、内部产品结构,目前奇瑞控股很多子品牌,而且各品牌间甚至同系列产品定价混乱(如刚刚上市的瑞虎7优惠后价格高于优惠后瑞虎8),没有形成主次,但子品牌宣传是又对外宣传奇瑞控股,奇瑞品质......

4、产品更新速度,如奇瑞瑞虎3,上市都多少年了,虽然有点改款,但是没什么大的改变。

纵观以上几点,吉利品牌就做的很好,一个新车上市就各种宣传,“XX最美轿车”等辣眼的宣传词,吉利帝豪、远景都卖了多少年了,一直都在,而且每年都出新款。还有一点14年吉利取消“帝豪”“全球鹰”“英伦”三个子品牌,回归吉利,其中非常成功的就是元全球鹰品牌下的SUV-GX7,销售量一直平平,现在回归吉利更名为吉利远景X6销售量比之前好的不止一点点。


AutoSafe


奇瑞的情况是大家都感到惋惜的,原来的自主老大,现在却很少被人拿来比较,个人认为有几点值得改变:

1.营销策划速度要快。一般奇瑞的终端政策都偏慢,不能紧跟时代热点,喜欢先看对手改变而改变。商场如战场,机会稍纵即逝。

2.金融政策没有优势。厂方金融现在是促进终端销售的一个好手段,奇瑞一直用的是徽银,利率高,导致哪怕厂里贴再多钱,到客户那里还是显得不是很有优势。个人感觉做的真不如上汽金融。

3.责任感,和奇瑞合作的估计都有这么个感觉,遇到一些问题,找不到合适的对接人,踢皮球有一手(纯粹个人经历)。严重影响销售进程。

4.广宣力度不够。重点不特出。一是靠经销商自己搞点推广,小大小闹。二是好不容易投入些市场宣传却不能体现他的优势,一直跟在后面,让消费者感觉不到它的优势。

总的来说,奇瑞车是可以的,它算得上是国内正儿八经的自主研发,投入的也不少,这个问题其实更需要给他们高层看到,然后去品。希望奇瑞能越走越好吧,重拾自主一哥地位!


晋升奋斗青年


很多人都在说奇瑞只会造车,不会做营销,我觉得不是这样的,难道奇瑞公司里面就没有营销的人才吗?就没有好的销售人员吗?我想实际情况一定不是这样的,奇瑞一定不缺乏人才的,而销售方面提升不上来个人以为有两点原因制约了它。

首先老牌企业受早期市场口碑影响太深,加上中国汽车制造工业发展也比较缓慢,品质问题一直都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坎,这不是奇瑞一家的事情而是中国车企普遍现象。

其次是早期铺开的面太大,没有打造出产品优势。奇瑞早期品牌非常多,有奇瑞、瑞麒、威麟、开瑞、凯翼、观致等多个品牌,当时市场远没有那么乐观,公众购买力也跟不上,所以如此多的品牌开花只会造成资源浪费,产品过于分散导致难以形成有效势能,所以当时市场中也看不到奇瑞的优势产品出现。

再者过早的创新不仅没有迎来风口,让损失扩大化。奇瑞是最早尝试高端产品市场的车企,像奇瑞的瑞麒、威麟和观致都是当时高端产品的尝试,可是公众购买力无法适应产品的市场价格,所以销量始终得不到提升,尽管当时也尝试节目中冠名和将产品包装成高于合资车品质的高端形象,可市场的反响依旧平平,效果提升也不明显。

奇瑞可以说是车企行业中的开拓者,如今的车企很多都是在借鉴奇瑞失败的经验往前走,所以我觉得奇瑞要想调整的不是销量而是品牌形象,我希望它就是中国的丰田,一个技术领先品质领先的车企。H6卖的好,很多人就是觉得这款车质量还不错,比亚迪F3卖的好也是觉得技术挺成熟,吉利的帝豪也都是这样的车型,而公众消费选择的也就是这种车型,这就是公众的需求,所以奇瑞现在在努力宣传瑞虎8和捷途应该就是从这个角度考虑的,相信这套操作下来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未来的奇瑞只要始终保持技术好、品质好、服务好、价格好,它就会是最受欢迎的车企,销量就会有所提升,未来的市场一定是属于务实的中国车企。


黑锋


总结一下前两年其他自主品牌成功之处:营销做得好,先是混淆国产车的品质,让大家觉得质量都应该差不多,而他们的车“便宜又大碗”!

奇瑞在瑞虎3时代错过了成为国产SUV老大的原因是没能象长城一样抓住客户心理:H6有全景天窗、一键启动、更大更宽的车身、带T的动力、导航、皮座,更有送4次保养,而当时的奇瑞却不跟随时代脚步只一味强调自己质量过硬开不坏、撞不烂,所以接着瑞虎3连江淮S3都没干过!

奇瑞这几年变化很大,应该是公司注入了新鲜血液,产品线更丰富了,也更懂消费者了。

奇瑞在销售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名星代言,公益活动,金融及置换等优惠购车政策,如果说应该还要多做哪些工作?我觉得应该尽快上市扩大知名度,连众泰、海马之流都是上市公司,奇瑞应当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另外就是在产品细节上多做些改进打造一款爆款车型,瑞虎8有这个潜力但是还远远不够,外观对客户的征服力不足还有改款提升空间,底盘方面调校应该更舒适一点,人体工程学方面再注重一些,比如座椅的舒适度不错但还不够完美。


543购车帮


我本人也是奇瑞车主,奇瑞汽车不错是好车,售后服务就是太少,覆盖面不全面,有好些想买车的没地方看车去,买了车的保养不方便,4s店距离太远,现在的人都懒不愿意去大老远买车,牵扯上牌,保险,保养,离得远太不方便,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不愿意把时间都花在不必要的地方,我个人认为县级的店不能过30公里,就应该有一家,我是因为了解奇瑞,又加上对名族企业有自豪感,大老远买的奇瑞汽车,或者开过奇瑞汽车的老用户买奇瑞,剩下90***00后应该不太会考虑买,还是那句话店少不方便,还有为什么都是奇瑞的车,为什么不能同店销售,本来就店面少资源在分散销售,一点竞争力都没有了,现在的社会是好酒也怕巷子深!希望能听取一下大众的心声!


博硕锦绣


我觉得要谈论营销,首先奇瑞就得发生变化从营销团队开始,虽然这几年奇瑞的营销团队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总体看用的人都不咋地。

其次建议奇瑞营销部门迁移到上海,和大城市接轨。

营销这个东西很有学问,老年人是搞不来什么花样,所以第一要年轻人来做;

第二要与世界接轨至少要站在潮流上这就需要营销团队应该在大城市这样的环境里,芜湖还是太小、变化和节奏都是比较慢的,这样搞出来的营销方案是跟不上节奏的。

正所谓做的好不如说的好。


谍影重重6


奇瑞应该把品牌统一化,把好的车型要延续下来,不要每隔两年就推出新的车型,把以前畅销的车型给砍掉了,这样不利于品牌的长久发展。一个好的口碑车型经过市场的认可,就应该把它延续下来,这样对整体的品牌形象是加分的,会更加有利于市场的销售!



观察员张永恒


重新培训销售人员,充分利用网络短视频,各大论坛评论,请一些真实车主现身说法,请一些知名车评人,该花的花广告投入力度大一些

都宣传一些自身的优点比如发动机

学学某些品牌定高价大优惠,便宜几万块让人觉得有价格差,满足赚便宜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