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是如何處理重傷士兵的,日軍老兵至今都感到心寒?

司馬長史


日本老兵會心寒?不要強行替他們操心了,放心吧,他們不會心寒的!

前不久還有一個記者採訪一位90多歲的日本老兵對戰爭的態度,這個日本老兵並沒有像很多人以為的那樣充滿了悔恨,他說:“如有開戰,隨時上前線!”

這才是真正的日本士兵,一個“合格”的日本軍人,一個擁有堅定大日本帝國主義信仰的戰士。

有一組數據,我相信大家看完過後一定會質疑真假,在整個抗戰期間,八路軍共俘虜日軍六千多人,而國軍俘虜日軍不足三千人,14年抗戰,我國竟然沒能俘虜上萬個日本士兵,說出來簡直是匪夷所思。

我相信很多人肯定說是假的,林老總在平型關大捷後總結:“戰後只見戰場上敵人屍體遍野,卻捉不著活的。”

在《亮劍》中,李雲龍在野狼峪伏擊日本華北觀摩團,曾一次性擊斃一名少將和六名大佐,以及很多日本軍官,有讀者就說,為什麼不俘虜他們呢?縱橫告訴你,抗戰中根本就不存在這樣的戰績,更不可能俘虜到大量的日本軍官,整個抗戰中,別說俘虜將官和佐官了,就是尉官都少之又少。

(這是不可能的)

除了在亞洲戰場,日本被俘人數少之又少外,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俘虜的日本士兵相對於歐洲戰場依然是少之又少。

在沖繩島戰役中,24萬美軍攻打只有10萬的日軍,竟然三個月沒有打下來,10萬日本士兵大部分都戰死了,最後只有七千人被俘虜。

那麼問題來了,日本不會出現傷病嗎?為什麼在一場戰役中,日本往往陣亡人數就是傷亡人數呢?

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日本士兵很難讓你俘虜到,一旦受了重傷就直接宣告死亡。

相信大家都看過很多美國拍攝的二戰題材的影視劇,比如《血戰鋼鋸嶺》《兄弟連》《珍珠港》等等,仔細看你會發現,美軍隨軍的醫生和護士有很多,《兄弟連》中有一集專門講醫護兵的故事,當有人被崩了後,醫護兵就前去救護,對方看到醫護兵的標誌並不會開槍,想想都可怕,戰場上會有這樣的事情。

(《兄弟連》中醫護兵尤金)

這其實是《日內瓦公約》中制定的國際規則,從人道主義精神出發,在戰爭中不準對醫務人員射擊。

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就沒有這麼好運了,《血戰鋼鋸嶺》講的本身就是醫護兵的故事,在影片中,專門有一塊介紹,日本士兵有規定,專門挑帶醫護標誌的士兵打!

日本二戰前就從《日內瓦公約》中退出,不受其掣肘,想幹啥就幹啥。這就是為啥從太平洋戰場回美國的士兵得精神病的數量遠遠高於歐洲戰場的原因,日本人玩的太埋汰了。

(《血戰鋼鋸嶺》中的醫護兵)

難道日本士兵就不怕被報復,美軍也射擊他的醫護兵?答案是,日本幾乎就等同於沒有醫護兵!

日本在前線負責基礎醫療救護工作的是衛生兵,由於缺乏急救藥品和器械,因此衛生兵只負責對輕傷員的傷口清洗和爆炸工作,需要上戰地醫院的,必須等到戰鬥結束後才會去送。

運送傷病這種事情,對於日本軍隊來說是不可能的事情,日本只注重戰果,而不會在意個人的生死。因為重傷員會拖累部隊的,一旦到了這個時候,部隊會鼓勵重傷員自殺以解脫自己,避免拖累部隊。

如果這名重傷員拒絕自殺的話,那麼他就會被看作是膽小的人,在日本,膽小怕死是可恥的行為,對於這樣沒有為天皇獻身精神的人,其他人是有義務“幫助”他的。

日本士兵一直接受的就是軍國主義教育和武士道思想,綜合起來就是要日本士兵不怕死,“視死如歸才是美德”“死亡本就是精神的勝利” 。

所以,儘管日軍在二戰中對待重傷士兵很殘忍,但是,老兵不會心寒,否則他們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受過日本軍國主義教育的士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