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上的很多遊牧民族都喜歡發動戰爭?

洪浩江蘇南通


遊牧民族好戰,也可以理解為遊牧民族的軍事性,而其成因是複雜的。其最底層而最深刻的原因在於他們“逐水草而居”為基本生產形勢、以騎射為基本生產技術的遊牧經濟生活,這種獨特的遊牧經濟生活孕育、培植了遊牧民族迥異於農耕文化內容的特質和傳統。

一、遊牧經濟的單一性,促使遊牧民族向外征戰,形成軍政合一、兵牧結合的體制

家畜是遊牧民族賴以生存的主要財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資料幾乎都仰來家畜。但事實上,一切生活用品都依賴家畜的純粹意義上的遊牧業並不存在,因為牧民畢竟不能一年四季都“食畜肉,衣皮革”,他們無論如何也需要一部分糧食、絲帛等農產品和受工業品。

雖然遊牧民族自己也經營一些粗放農業和簡單的家庭手工業,但遊牧經濟本身的流動性不可能給予這些行業以大規模發展的機會,其結果必然導致遊牧民族農業生產和工藝文明的落後。歷史上遊牧民族原因更農耕民族展開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的原因也在於此。

但在封建時代的政治經濟制度下,農牧民族間的貿易並不是經常順利得以保持下去的,在貿易過程中必然要產生許多難以解決的矛盾和衝突,而當矛盾激化導致雙方關係破裂時,在經濟生活上嚴重對外依賴性的遊牧民族必然要依靠其強大的軍事機動性大肆掠奪了。

歷史上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在歷史上頻頻發動戰爭,其原因能夠歸納為:

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下是深深根植於他們的經濟體系之中,即遊牧經濟類型的單一性造成的遊牧民族對農耕地區物質資料的覬覦是促使他們頻繁發動戰爭的主要原動力之一。對農耕文明的抄掠,是遊牧民族改變他們因遊牧經濟單一性造成的窘迫物質境遇的一種措施和最便捷的經濟補救手段。因此,遊牧民族頻繁外徵,呈現出一種軍事性,是與他們的這種經濟生活有關的。

我們還可以從遊牧民族對掠奪物的分配形式來看其軍事性的全民性認可。遊牧民族首領對掠獲物並不是全部吞沒,而是每一個參加掠奪的遊牧成員均可從其戰利品中分得一份。

匈奴人的法律規定:“其攻戰,斬首虜賜一酒,而所得獲因予之,得人以為奴婢。”柔然則規定:“先登者賜以獲。”突厥人:“抄掠資財,皆入將士”。蒙古人:“虜掠之前後,視其功之等差,前者插箭於門,則後者不敢入。”

所得虜獲要按一定比例分配給所有參戰人員,最好是“沒有人沒有分到”。對戰利品的這種分配製度,激勵遊牧民們具備“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的兵牧合一的雙重本領。

同時,這種分配形式所決定的共同經濟利益,使草原上的不同遊牧部落或部族很容易衝破種族和地域界限迅速形成部落聯合制國家,繼續掠奪。甚至有時暴風驟雨般席捲世界大部分地區,創建囊括眾多部族的草原帝國。而掠奪一旦停止時,他們也就做鳥獸散,強大遊牧帝國也隨之土崩瓦解,煙消雲散。遊牧民族以兵牧合一和向外擴張為特點的軍事性在此過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遊牧經濟的流動性,為遊牧民族實行軍事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前文已述,家畜是遊牧民族最重要的財富,因此家畜繁殖得多而快,遊牧民族就生活殷富,遊牧部族和國家就強盛;反之就會衰微,甚至走向衰亡。正如史書上所說的:“突厥興亡,唯以羊馬為準。”

但是,牲畜的飼養和反之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它對自然條件具有嚴重的依賴性,需要豐富的水草和適宜的氣候,限制特別大。在古代生產力較低的情況下,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特別小,一旦遭遇風災雨雪,嚴寒旱疫,牲畜大量死亡,生產受到破壞,社會經濟即趨萎縮,人民飢餓困斃,不足也瀕於滅絕。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獲得豐美水草的牧場,就意味著遊牧民族發現了延續生命的源泉,失去則要陷入“六畜疲贏,人皆菜色”,乃至整個部族走向消亡的厄運。牧場——家畜——生命,這是擺在古代遊牧民族面前永恆的主題。

但草原對於遊牧民族來說,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恩賜。隨著遊牧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家畜的大量繁殖,各部族恐怕就不能像原先那樣隨意遷徙到他們所看中的任何一片優良牧場上放牧了。所謂遊牧並不是漫無邊際地在廣闊草原上隨家畜逐水草過著流浪生活,而是不同遊牧部族在各自的“分地”內依季節的變化過著有組織有規律的遷徙生活。

遊牧地的劃分,給遊牧民族的活動以一種限定。但是遊牧民族不會因此而永遠安分守己在各自的狹小遊牧地內活動。首先是由於遊牧經濟對大自然的強烈依賴性,當連續幾年風調雨順而牲畜大量繁殖,原遊牧地牲畜容納量超載時,遊牧民族必然要把目光轉向臨近的遊牧地;另一方面,一旦遇到風雪嚴寒的凶年,牲畜大量死亡時,遊牧民族也會向外尋求水草;加之草原水草分佈的不均衡以及各部組原佔有遊牧地廣狹程度地不同,所以這些因素不可能使遊牧民族在自己那一塊遊牧地老實待著,於是向外擴張,爭奪更遼闊更豐美的牧場構成了遊牧民族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

這種情況在遊牧奴隸制國家形成時更為突出。因此,遊牧地劃分的同時也為各部之間爭奪遊牧地的戰爭埋下了火種。

三、遊牧民族最基本生產工具弓馬,為遊牧民族軍事性形成提供了絕好輔助條件

具有真正意義的遊牧生活,應該是從騎馬術的反開始的,因為騎馬術的反才使遊牧民在廣闊草原上進行大規模遠距離遷徙成為可能。

同時,騎馬術的發明所帶來的又一重大結果是,它使人的主觀能動性與馬的快速性和靈活性有效結合起來,產生出強大的軍事機動力,為遊牧民族橫刀立馬馳騁疆場提供了在冷兵器時代最強大軍事攻擊力。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坦克出現才得以告終。

騎馬術的發明,使遊牧民族轉化為“對定居民族的軍隊來說,幾乎是不可戰勝的”的戰士,並徹底改變了此前遊牧民族無法與擁有眾多人口、強大經濟實力和高度發達農耕定居文明的農業民族相抗衡的歷史。

與騎馬術並重的是射箭術。談及弓箭,就不能不提遊牧民族使用弓箭進行圍獵的問題。這與遊牧民族軍事性特點的形成有重要關係。

遊牧經濟其實脫胎於狩獵經濟,但由於遊牧生產對草原生態的破壞不大,各種野獸仍以草原為棲息地,因此遊牧業即使發展到相當發展的階段,狩獵業仍然是遊牧民族的重要生產輔助手段和生活來源。同時也是最隆重的娛樂活動和最重要的軍事訓練活動。

狩獵經濟如此重要,決定了弓箭在遊牧民族中的重要價值,匈奴人發明了“號箭”(響箭)鳴敵,突厥人制造出“射程、弓力和命中率比古時更完善的”木質、骨質鑲拼而成的M形彎弓,這些都反映了遊牧民族很高的製作技術。

弓箭在遊牧民主的頻繁使用和改進,使他們被農耕民族譽為“控弦之士”或“馬上弓手”,遊牧帝國被稱之為“引弓之國”。

同時,弓箭為遊牧民族帶來的一個重大影響是,它為遊牧民族彎弓躍馬,博取烈烈武功提供了在古代社會中使用起來最為靈便的遠射程武器。弓箭武裝了遊牧民族,成為他們的常用武器之一。遊牧民族的生產工具弓箭,也和戰馬一樣,使遊牧民容易轉化問戰士,為遊牧國家軍事性的形成提供了顯著的輔助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遊牧民族好戰,即使只從經濟角度闡述也有很所層原因,況且除了以上談及的一些經濟形態原因外,還有其他許多非經濟因素參與,使得整個問題複雜化。如軍政合一制度的建立,也是遊牧民族奴隸制形成時期遊牧統治者組織遊牧民為其掠奪更多財富的一個重要決策;北方草原的寒冷氣候對遊牧民的血氣充盈、彪悍尚武性格的塑造也發揮了一定作用。

終日使用刀劍屠宰家畜和捕殺野生動物為生的日常生活內容,對遊牧民族殘忍性和嗜殺性的形成也不無影響;遊牧經濟的流動性導致遊牧民族文化積澱的困難所帶來的遊牧民,不存在農耕民族那樣“仁義禮智信”等精神和道義上的束縛,以及艱苦的遊牧流動性生活磨練出堅韌不拔的精神等因素也都助長了他們的尚武精神。


江畔初見月


要解答這個問題,先提一句《冰與火之歌》中的鐵群島家族箴言:強取勝於苦耕,世界歷史上的遊牧民族都是信奉這一箴言,發動戰爭以掠奪為生,這是他們生存的環境和性格決定的。

不像農耕民族,遊牧民族大都生活在草原、戈壁上“逐水草而居”,住的是容易拆遷的帳篷,居無定所,流動性很大,因為沒有土地耕種,不會被土地約束,因此國境也是隨著遷移而定,這種流動必然意味著侵略。

遊牧民族的遷移主要靠馬匹,在工業時代之前堪稱最有效率的交通工具,騎馬牧牛羊是人人必會的技能,再加上經常打獵精於騎射,這樣一支龐大的騎兵就形成了,雖然人口不多,但人人皆兵,這樣數量上就很可觀了。

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遊牧民族並不是天天都過著“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浪漫田園生活,而是極易遭受天災,一場雪災就可讓牲畜大量凍死,因此要有飯吃,就得去搶別家的牲畜,所以征戰不斷,而且都是生存之戰,這樣最後能活下來的都是真正的強者,如匈奴的冒頓,蒙古的鐵木真,個性堅忍兇悍,渴望征戰掠奪,這是遊牧民族的天命。

有騎兵有強者,又有對外擴展以改善生存環境的天然渴望,不發動戰爭幹啥子去?旁邊的農耕民族,就相當於虎狼之側的肥羊,味美多汁又個性孱弱,正好下手。於是乎戰爭就開始了。

總體來看,遊牧民族發動的戰爭大多意味著文明的倒退,所到之處城池被毀,良田荒廢,人口大量死亡,對很多發達的農耕文明意味著毀滅性的打擊,如蒙古大軍在歐亞大陸橫行造成了千萬級乃至上億人的損失。

但歷史也有兩面性,沒有遊牧民族的千萬裡征戰,東西方文明就不可能融合交匯,而文明的流動是人類這個命運共同體不斷進步的必要條件,如阿拉伯文明也是從遊牧開始的,最後玩升級,成為影響世界的高級文明,當然也有把自己玩廢掉的,如蒙古,各汗國遍佈歐亞但最後都土崩瓦解,除了將基因灑遍歐亞非,其他並無貢獻。

最後提一句,遊牧民族的升級版其實是海洋民族,就像開頭說的鐵群島,現實如維京人,英吉利人,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把馬換成了船,大陸平原換成了遼闊大洋,最終用槍炮和貿易改變了世界,這才是終極升級版。


老胡說史


受到遊牧民族的騷擾,一直是古代中原王朝首先要面對的問題,這個難題直到清王朝的建立,才逐漸解決。

相比中原農耕文明,遊牧民族發動戰爭有著先天優勢。

  1. 這些遊牧民族,全民皆兵。“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

  2. 遊牧民族完全沒有中原王朝的道義羞恥觀,只有利益為上。“苟利所在,不知禮儀”;“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

  3. 人人都能騎馬,騎兵機動性強,劫掠完了,還能趕回家做農活。即便途中碰到阻礙,大不了騎馬跑回家。(《史記.匈奴列傳》)

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在於,遊牧民族除了武力值,不輸中原王朝。經濟卻不如農耕文明。

據學者計統計:通常20畝才能養活一隻羊,至少要300-400頭羊才能供養一個五口之家,因而一個遊牧民族家庭至少需要6000-8000畝地。(《遊牧者的抉擇》)

不難看出,遊牧民族的生產力遠遠低於中原農耕文明。若是碰上災荒年,本來就沒有道義所講的遊牧族,只能“南下牧馬”,以搶劫為能事。

作為遊牧民族的目標——中原農耕文明,因為需要大量的人手用於土地的精耕細作,不可能做到人人皆兵,即便招到兵,用於反擊。這些劫掠者早已逃之夭夭。


本草百曉生


遊牧民族喜歡發動戰爭,其實也是不得已的行為。

不是因為他們民風剽悍,喜歡打打殺殺,而是不通過戰爭的形式,無法解決自身遇到的很多困難。

首先是資源問題,落後的科技水平導致其不能自給自足

遊牧民族一般都生活在中原的西北方,西面的一般叫做“戎”,北方的一般稱為“狄”。

但一般情況下,遊牧文明是比較簡單的文明,相比於農耕文明來說,起源也比較早,這些保持著遊牧文化的民族之前也是華夏民族的一支,只不過後來二者分化,形成了文化上的隔閡。

比如我們經常說的匈奴,有很多部落,是夏后氏的苗裔,源出姒姓。但它與中原有很多相似的習性,比如崇拜的圖騰都是龍,所以匈奴有“龍城”。

這一些民族在資源匱乏的草原上逐水草而居,條件比較艱苦,經常遷徙不說,內部也經常因為資源而互相攻伐,所以都比較貧窮。

尤其是當這些部落被統一之後,資源的匱乏就稱為了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還是說匈奴,這個部族有很多常見的分支,比如山戎、獫狁、葷(xūn)粥(yù)、義渠等等,都是匈奴族。他們在很早之前就從華夏分離出去了,商周時期就與中原諸侯國有摩擦。

比如秦國之所以立國,就是因為秦襄公曾經對犬戎的征伐。

這些小部族在春秋戰國階段對中原的影響並不大,凡是中原諸國出兵基本都能輕鬆取勝,說明實力不在一個量級上,但因為忙著內戰,對他們關注度不高。

而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過程中,匈奴第一代單于頭曼也完成了對匈奴部族的統一。

這就出現了一個對比,中原王朝統一之後建立的是大一統的封建王朝,而處於北地的匈奴才剛剛進入奴隸制社會。

這就是社會資源上的差異,導致了文明進程的不同。

這時候的匈奴沒有農耕技術,也沒有種植業生產的條件,環境惡劣,人口——也就是所謂的生產力根本不足以支撐其國家的發展。

可以說這個新建立的匈奴國家一窮二白,通過正常貿易的手段來取得資源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那麼為了生存,只能選擇發動戰爭來掠奪了。掠奪金錢、物資、人口等等有利於其發展的東西。

所以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不顧國力空虛也要派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伐,同時徵調民夫於北方築城、修長城,就是因為雙方這一不可調和的矛盾。

於是,剛剛建立起來的匈奴統一國家被趕出秦國邊境七百多里,還被一堵高牆阻攔在外。

因為漢朝和匈奴的關係不想秦朝那麼強硬,匈奴對漢朝的威脅因為有長城等設施的阻攔,並沒有那麼大,漢朝願意用一些物資來換取修生養息的時間。

匈奴得到了可用於發展的物資,就轉而以威懾為主,偶爾進行一次搶掠,很少發動大規模戰爭,匈奴也迅速強大起來。

所以說,如果物資有保障,能很好的生存,誰都不想進行戰爭。因為歷史的經驗表明,和平年代的發展速度是要遠遠超過戰爭掠奪的。

其次是人口問題,稀缺的資源不能供養過多的人口

我們知道,和平年代裡人口的增長速度是非常快的。說明一個安定的環境,非常適合人類生存,中原王朝的人口數量在戰亂時期銳減,而新朝建立之後都會出現一個激增的現象。

但是,人口問題的背後是資源問題。

就是一個國家的資源到底能不能支撐得起其人口的消耗,這是限定人口最關鍵的要素。就像為什麼今天我們總說地球上的人口有一個極限,需要控制人口數量,就是因為我們可以利用的資源不足以支撐超過極限的人口。

放在遊牧民族建立的國家裡同樣適用。

它們可以通過畜牧業等行業積累生活物資,也可以通過威脅中原王朝向其提供豐富的物質支持,比如上文說的匈奴,兩宋時期的遼、金。

但是,這些物資的生產並不會因為人口的增長而迅速增加,還是要依賴於經濟發展模式和科技水平,外部輸送的物資多半也會流入遊牧民族中貴族社會之中,並不能直接用於底層百姓生活。

這就導致了人口問題在和平年代裡會逐漸成為社會的負擔。

聽起來很殘酷,但道理就是這麼簡單,很多遊牧民族需要在人口過多的時候發動幾次戰爭來消耗自身的人口數量,使其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疇之內。

最後是商貿問題,不通過戰爭很難建立平等的貿易關係

說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大量的典籍上看到中原地區的民族對於那些落後的遊牧民族的態度。

中原地區的先進文明是有一種先天優越感的,它看不起不如自己的文明,這在歷朝歷代都如此。

不說漢族政權對於少數民族政權的蔑視態度,比如南北朝時期的南北對峙、宋明兩朝對於北方政權的批判等等,就是清朝成為正統王朝,接受農耕文明之後同樣對於其他文化產生了俯視心理。

所以說,在這樣的心理影響下,雙方平等交往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看雙方的貿易就能知道,其實是不平等的。中原文化給這些遊牧民族的物資很多都屬於日常生活的用品,但是換回來的物資卻往往是戰略儲備,比如戰馬、鋼鐵、兵器等等。

這兩者的價值孰高孰低一目瞭然,就相當於中原文明在用價值較低的輕工業產品來換取重工業物資一樣,一個口香糖換一把鋼刀,這樣的交易能是公平的嗎?

所以不可避免地就會出現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現象。

遊牧民族雖然生產力比較低下,但並不代表智力水平就低下,他們同樣看得到中原文明對他們國力的壓榨,自然不能坐以待斃。

所以,揚長避短,以自身高強的戰鬥力來保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這就是戰爭的理由。

換句話說,在這一階段裡,沒有武力威懾的貿易是不可能存在公平的,價值與價格的關係在這種交換裡並不適用,因為整個市場是畸形的,所依靠的就是遊牧民族對物資的需求。

遊牧民族很少與中原文明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因為中原文明耗得起,但遊牧文化耗不起。所以南北朝、兩宋、元、清都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就是遊牧民族吞併北方之後首先做的就是恢復生產,然後才會去蠶食南方的政權。

這也就是為什麼遊牧民族經常發動戰爭的原因。

說白了,不是因為喜歡發動戰爭,而是生存所迫,不得不進行戰爭。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待曉兒


我個人認為,歷史上很多遊牧民族喜歡發動戰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一、遊牧民族的部落遷徙

跟中原文化有著明顯區別的“遊牧民族”,在古代,過著類似於“遷徙”的部落狀態,他們以放馬牧羊為主,因為中原地區往往土壤肥沃,草木旺盛,所以很容易成為遊牧民族“遷徙”和“進攻”的對象。


二、遊牧民族的生活環境

歷史上大部分遊牧民族的部落,都是生活在北部,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戈壁、草原甚至沙漠邊緣,在中原居民來看,那裡都是蠻荒之地,也正適因為遊牧民族的生活環境惡劣和艱苦,所以更容易因為“物資匱乏”而產生搶奪屋子的戰爭行為。


三、遊牧民族的經濟模式

對於生活在古代的中原居民來說,農業和耕種是糧食獲取的主要途徑,也是社會經濟的基礎,但是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卻不是這樣,因為遊牧民族所居住的土地並不適合大片的農耕作業,而對於他們來說,“經濟基礎”是薄弱的,所以也會由於“經濟”的原因而對南部中原地區發動戰爭並掠奪財富。


綜上所述,我認為歷史上的遊牧民族經常發動戰爭主要是因為遊牧文化的部落遷徙、生活環境和經濟模式所導致的。


草竹道人


拿我們古代的農耕政權和遊牧民族政權之間的事,說說這個問題。

因為,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是最強兵種!而等到馬克沁重機槍普及以後,遊牧民族就開始熱情好客了。

一個民族敢對另一個民族發動戰爭,肯定是因為他擁有更強的暴力武器。就像日本侵略中國一樣,不就是仗著自己武器先進嗎!?給國軍同樣的武器裝備,能把鬼子按在地上摩擦!

這個道理,放在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關係上也一樣。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因為有馬,無論是機動性和戰鬥力都要遠強於步兵。而且,遊牧民族就算沒有和農耕政權硬鋼的實力,但是,也可以依靠機動性搶掠我邊疆百姓。他們搶了就跑,我們還追不上。

在遊牧民族看來,農耕民族就是ATM機。沒錢了,搶一把。沒吃的了,來搶一把。沒穿的了,再來搶一把。閒的沒事幹了,也可以來搶著玩一玩,大家樂呵樂呵。

有朋友說了,遊牧民族是因為沒法跟農耕政權正常貿易,才搶掠的。

那我要反問下,為什麼馬克沁機槍普及以後,他們不搶了?

農耕政權也想跟他們好好貿易,可是,人家想佔據主導地位,不高公平買賣。甚至,一言不合就開打。在農耕政權沒有強大軍隊支撐下,根本就不能和他們貿易。

所以,這還是“拳頭大小”問題。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遊牧民族喜歡發動戰爭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生存方式,遊牧民族本來就居無定所,哪裡有草就把牛羊放到哪裡,哪裡有吃的就往哪走。這就和中原民族有很大的區別,中原很早就開始農耕,生存地域相對來講穩定多了。而且會有存糧,但遊牧民族經常來去,存下來的糧食肯定不多,要不帶著來來去去太不方便,當生存資源不足的時候,特別是冬天,糧食又不能一夜間長出來,所以要活命搶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

遊牧民族顧名思義就是以遊牧這種模式為主要的經濟形態來產生的一種遊牧文化。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生態環境與一個民族性格的形成和發展是息息相關的。

由於遊牧民族主要在北方產生,當地相對土地資源貧乏、氣候條件惡劣,所以遊牧民族主要的以放牧為生,沒有固定的居所、人的性格比較豪放、人的體格也比較強壯,由於騎術的普及戰鬥力也較強、制度管制相對鬆散、而且物資積累有限,也就是產生的剩餘價值較少,所以需要不斷的採取掠奪的生存方式。

沒有穩定文化教育,大多數少數民族都很少有文字,然而在他們的教育理念中基本沒有“仁 義 禮 智 信”這些概念,所以這也導致了他們的思想和思維都是處於原始階段,喜歡使用暴力來解決問題,比如,元朝,金朝,遼國,韃靼都等等一些少數民族政權。

順應“歷史規律”,就按照中國歷史上游牧民族進駐中原的王朝來看,每一次他們都是順應了歷史規律,而發動戰爭就是他們的手段,他們喜歡靠發動戰爭來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也不是遊牧民族喜歡發動戰爭,主要是那地方不行啊,又不能捕魚打獵長莊稼,又不能挖礦冶鐵造工具的,只能去外面搶啊。再上隔三差五的天災人禍、瘟疫災荒啥的,怎麼能和中原人民相比啊。每到冰河期,極寒天氣到來時,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南侵之日,吃不飽穿不暖,只能出來打劫了。運氣好的,搶點糧食牲口衣服啥的就回去了,運氣不好的碰到中原王朝鐵拳出擊就被蹂躪,按在地上反覆摩擦……後來某些遊牧民族政權和中原王朝形成均勢,就搞個互市榷場什麼的

遊牧民族的生產方式決定了其掌握了冷兵器時代最重要的戰爭資源,馬匹。遊牧民族可以低成本的大量使用馬匹,決定了其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手段更加多樣,戰術更加靈活。

遊牧民族發動戰爭的成本更低。遊牧民族在發動戰爭時基本不影響其進行生產活動,驅趕牛羊可以在任何有草的地方進行放牧,打仗的同時基本沒有影響到生產活動,後勤供給也因此而解決。

在乾旱半乾旱地區生長的遊牧民族,由於物產貧乏養成了好勇鬥狠、輕視生命的傳統,用英國學者霍布斯的話說,在國家誕生之前,人類處於一種“所有人是所有人敵人”的永恆的戰爭狀態。這種狀態用來形容遊牧民族各個部落,是再合適不過了,這裡什麼都缺:缺生活資料、缺水、缺手工業原材料,甚至缺乏勞動力。這就導致了遊牧民族習慣用搶來解決問題:搶劫牛羊馬匹、搶劫水資源、甚至搶劫女人(搶婚)。說白了還是太窮。

遊牧民族在生存壓力並不大的情況下,他們往往隨著季節的變更而進行或長或短的遷移,逐水草而居以獲得更豐厚的食物。但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和雖然緩慢但仍然不斷增長的人口,生存壓力變大,許多物產並不那麼豐富地區的部族不得不採取強度更大的勞動,而對於草原地區來說,採集食物的基礎原本非常薄弱,部族的主要食物來源放牧。一旦遇到天災,老人基本上就是等死。加上游牧民族的生存環境在古代比較惡劣,對食鹽、糧食、茶葉等都沒有產出,因為人不可能光吃肉。為了生存,不得不向南或向農耕文明發起攻擊,搶奪食物,獲得賴以生存的物質。


第一美女


1、生活方式和性格。馬上民族,居無定所,

2:生產資料匱乏,能夠掠奪。

3、生態環境與一個民族性格的形成和發展是息息相關的

遊牧民族貴族對中原財富奴隸女人的需求慾望膨脹。

在學術中對遊牧民族所下的定義是特指依季節的變化逐水草而居的內蒙古草原牧民.遊牧文化,以遊牧為生,流動不固定,與自然界接觸更為直接,更容易受自然災害的影響。生產設備相當簡陋,經營非常粗放,基本處於靠天養草和靠天養畜的落後狀態。

水草豐美,就在這裡支帳篷牧馬放羊,吃得差不多了,就收帳篷尋找下一個好地方。而換地方容易發生衝突,造成戰爭。

遊牧民族對世界的影響

1、第一次:是公元前18世紀印歐人對文明世界的進犯。

2、第二次:是公元4、5世紀匈奴人、印歐人對文明世界的進犯。

3、第三次:是公元13世紀蒙古對世界文明的進犯。

每一次戰爭都是文化上的交流,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動。





以史為心


戰爭,誰都不想看到,誰也不想參與。誰都不希望有戰爭,戰爭帶來的生靈塗炭以及戰後的家園重建,心理建設等大大的影響著人們更加珍愛和平。所以,大家都呼籲和平,希望世界永遠和平!

那麼歷史上不光是遊牧民族愛發動戰爭,好戰的個人主義也愛發動戰爭,為了本國的利益不得已發動戰爭。

遊牧民族之所以發動戰爭這要和這個民族的生活習性說起。

遊牧民族指的是以遊牧為主要生產生活方式的民族,遊牧民族沒有固定的居所。所以他們的活動範圍很大,經常隨著季節變化或者大自然的變化而遷移,這樣難免與周邊國家產生聯繫。

就以中國歷史上的遊牧民族來說吧,它們的活動範圍緊挨著中原地區。所以他們也能看早中原地區的發展,大家知道,遊牧民族生活的區域都是偏遠的草原,那裡物資匱乏,生活環境惡劣。這也就導致了遊牧民族也會覬覦中原的豐富物產和生活環境。

所以,當他們騷擾邊境能得到一些豐富的物產後便容易一發而不可收拾。久而久之。中原就好像倉庫一樣,需要的時候就來取點。

一方面,因為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北方遊牧民族的身體素質普遍要比中原地區的人要好,這也就造成北方遊牧民族的戰士作戰能力比中原地區的戰士作戰能力要強很多。它們有能力打贏戰爭。

另一方面,因為遊牧民族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所以遊牧民族的青壯年每一個都是天生的騎兵,而中原地區不僅騎兵質量和數量都比不上北方遊牧民族,就連戰馬也要差很多。它們有發動戰爭的裝備能力。

第三個方面,北方遊牧民族的生活條件太過於惡劣,特別是在冬季的時候天氣更加寒冷。待在原地一定會被凍死,所以南下尋找生活機會,他們有發動戰爭的願望。

第四方面,中原地區的王朝通常都不會太強大,除了少數幾個朝代的著名將領能給與有力反擊,其他大部分時候都是在捱打,這就給了遊牧民族發動戰爭的信心。

不是每一個民族或者國家都喜歡發動戰爭,戰爭要的是結果,但誰也不會享受其中的過程。


品讀歷史者


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當然我說的不一定對,大家有興趣可以一起討論。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搞清楚什麼是遊牧民族,以及有哪些特點?這樣我們就更容易理解遊牧民族為什麼總是發動戰爭。

遊牧民族顧名思義就是以遊牧這種模式為主要的經濟形態來產生的一種遊牧文化。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生態環境與一個民族性格的形成和發展是息息相關的。

由於遊牧民族主要在北方產生,當地相對土地資源貧乏、氣候條件惡劣,所以遊牧民族主要的以放牧為生,沒有固定的居所、人的性格比較豪放、人的體格也比較強壯,由於騎術的普及戰鬥力也較強、制度管制相對鬆散、而且物資積累有限,也就是產生的剩餘價值較少,所以需要不斷的採取掠奪的生存方式。

我們中原民族主要是以農耕文明為主,相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我們是定居的民族、產生的剩餘價值也較多,所以我們比他們更早的產生了文明和政權。但是我們農耕文明的本質決定了我們是小農經濟固守田地、由於地理條件決定我們的身體素質也有差距,而且我們由於專制政權產生較早,由於穩固統治需要,也不允許我們普通百姓具有很強的侵略性。

這樣一比較就會發現遊牧民族喜歡發動戰爭的原因了,就好比一個強壯帶有侵略性格的人又沒有吃飽飯,而鄰居很有錢身體也不太好而且還怕事,這不是一個天然的狩獵對象嗎。

歷史上我們被遊牧民族不斷的襲擾和攻擊,例如:漢朝白登之圍、北宋被元滅國、明朝的土木堡之變等等。當然我們也戰勝過遊牧民族,例如:漢朝的霍去病、衛青、明朝的藍玉等,但是直到清朝之後這個問題才從根本上解決。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