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晚年,频频出错,秦国到底丢了多少领土?

历史的风痕


秦昭王晚年确实陷入了战略困境。不仅频频出错,而且也确实丢失了之前吞并过的领土。

秦昭王时期通过一系列的征服手段,确实占领了东方六国的大量土地,成功的削弱了东方的齐国赵国楚国,真正出现了秦国一家独大的战国格局,但是长平之战以后秦昭王显得有些心态浮躁,而且患得患失,这也只是秦国在中原地区的战略优势逐渐丧失。原先在函谷关外的大片土地也逐渐被六国恢复,双方最终重新以函谷关为界给山东六国以喘息的机会。

但这也并不是说秦昭王一辈子的工作白做了。表面上对东方进攻的战线和领土又退回了函谷关,但是六国已经没有任何国力能够支撑数十年前同等规模和战斗强度的战场。而秦国虽然受到损伤伤筋动骨,但没有伤及根本,重新修整就可以再一次进攻六国,虽然这一次修整也用了20多年的时间。

秦昭王最大的失败就是邯郸之战

长平之战以后武安君白起想乘胜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但是范睢却从中作梗,致使其未能实现,但长平之战一年以后秦昭王命大夫王龁攻打邯郸增兵10万。但没有任何效果,反而伤亡过半,又重新促成了六国合纵。而这恐怕也是自苏秦张仪合纵连横以来对秦国军事压力最严重的一次合作。

面对两面夹击,秦国最后败退,同时涵谷关以外的大部分土地,很多战略据点都被六国恢复。但是六国也不敢继续进攻函谷关。双方的战略相持状态就在韩赵魏与秦国的边境处安定了下来。这一时期的秦昭王才放弃了,在有生之年兼并其他国家的战略目的,转而选择休养生息。但这并不意味着秦国放弃的军事进攻。主要是以边境夺城夺地为主,而并不是对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其目的也是为了防止山东六国借着这一优势,恢复自身国力。

这种派遣精锐部队进攻敌国边境不断骚扰的战略也得到了初步实现,也达到了预期效果。只要秦国不动,山东六国都不敢再合纵。一方面害怕秦国报复,另一方面也是自身实力属实难以支撑旷世大战。但是秦国此时派遣小规模部队作战的战略目的也并非仅仅如此,而是重新打扫战场。包括在秦庄襄王的时候攻打太原,攻打上党,这些都是在秦昭王时期已经成为秦国国土的地方,但在秦昭王之后秦军重新夺回,这也说明秦国采取一种小规模作战的形式,重新蚕食中原地区,恢复自己曾经的控制范围。


我们总结一下秦昭襄王晚年,尤其是对赵国邯郸之战以后秦国都失去了哪些地方

首先是河东地区,上党全部土地,太原地,河内地区,汝南。这些都是秦国在函谷关外的重要土地,包括战略要地和粮仓以及四通八达的军事通道。可以说在秦昭王晚年六国合纵获得了大规模的胜利,将秦国重新压制回函谷关,提升了六国的军事作战能力和士气。秦王晚年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急功近利想要尽快灭国。但不论是从兵力还是人才来看,秦国都没能出现像白起一样的领军之才,而且在军事策略上也出现了失误,致使六国从心合纵对抗秦国。

但秦昭王并不昏庸,他在经历一系列失败以后,年过古稀的他,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国内治理上,对政权的稳固,粮草运输的协调以及土地的耕种,开发水利设施的建设,包括对于继承人的选举以及对年轻将军的提拔。否则20多年后秦始皇哪里能够获得与其年纪相仿,甚至稍大的英才们,进行这场伟大的统一战争。


世界史图鉴


秦昭襄王晚年,准确说是长平大战之后,秦国两次伐赵失败,又被合纵大军打败一次。我笼统的称为“三败”,

论秦国“三败”的惨痛后果:

昭襄王征伐五十余年,连下河东、河内、夷陵、南郡四地,魏楚韩周累世财货泰半入秦: 伊阙对战中斩了韩国和魏国二十多万将士成功攻占五座城池,楚国被夺夷陵南郡被迫偏安一隅,齐国燕国互相争斗皆沦为弱国,赵国举国男子战死长平。昔日辉煌的一流国家被嬴稷打成了二流国家,原本的弱国更加弱小。彻底根灭义渠。灭西周公国,灭东周,迁九鼎入咸阳。

而长平之战后,放弃趁机灭赵,后又两次灭赵皆战败,进而被六国合纵大军打败,又被六国合纵封锁十多年。其间河外、关外四郡,战果一一丢失。举国积财消耗八成有余。入秦商旅锐减,咸阳百业萧条,关中水旱不均,蜀地水患民乱迭生,关外四郡复失,内无食货之根,外失财货之源,秦之国计民生终陷凋敝。更丢失了如宜阳一样的重要战略资源地。秦国大衰,跌至惠王东出以来最低谷。更有白起死,范睢辞,国家无重臣良将。

也就是说,两代人辛苦创业,占据半壁天下,唯一一流强国,令天下瑟瑟发抖,极有可能几十年内统一天下的国家。而突然回到了刚刚崛起之时的贫弱地步。

个人之前总结,欢迎更正!


历史的风痕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占有了东方六国大量土地,削弱了楚、齐、赵国三强,形成了战国中后期一家独大的局面。但是在长平之战以后,秦昭襄王屡出昏招,致使秦国丧失了原本占有的许多土地和大量战力,给山东六国以喘息的机会。

其实秦昭襄王在位时期,也是屡出昏招,屡出洋相,但是在其晚年发动的邯郸之战,无疑是在位时期最大得败笔。长平之战以后,武安君白起想乘胜围攻邯郸,但是由于秦相范睢的从中作梗未能实现。长平之战后一年,秦国派五大夫王陵攻打邯郸,后又增兵十万,战果不佳。又增派兵力并派王纥替代王陵为将,死伤过半,仍然无法攻克邯郸。于是秦昭襄王又派郑安平率军五万增员王纥,邯郸城岌岌可危,于是赵国不得不向魏、楚两国求救。随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和楚国大将景阳合并二十万解救邯郸,平原君赵胜与援军里应外合,两面夹击,秦军大败,退守汾城,邯郸之围遂解。此后赵、魏、楚三国联军继续追击穷寇,开始收复失地。

(邯郸之战)

了解三国联军收复失地之前,我们先大致理一下秦国在东出函谷以后占有多少东方六国的土地。这时候的秦国东界由北向南大致位于今天的山西境内的偏关县、兴县、吕梁市,随后向东扩展到清徐县,接着南下霍州向西偏转临汾市东向南到襄汾县(以上地区大致位于汾河以西黄河以东和太原部分地区)、一路东向进入高平市直至太行山脉,然后南转进入河南焦作地区,进入黄河以南的河南境内,由三门峡东向南沿伏牛山进入平顶山市,由南阳市东进入湖北襄阳,向东南到今武汉,在西南进入湖北境内常德市,向南沿资水流域到湖北广西交界。而在秦惠文王全面收复河西之前,秦国的东界还只在山西和陕西边界的黄河,南部则不出秦岭。可见秦国在短短数几年占有了多少土地。之所以把山西境内和河南北部描述的细致一点,是因为邯郸之战及其后去追击主要发生在这里。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三国联军追击秦国的情况:

龁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二月余。攻晋军,斩首六千,晋楚流死河二万人。攻汾城,即从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王纥在河东汾城遭遇三国联军,先是斩杀联军六千人,后又被斩首两万余人,此后,联军拔取拔取新中地,新中地具体位置不详,该是河东地区一个地名。

(魏安僖王)取河东地。(《吕氏春秋·有度篇》)

邯郸解围以后,三国联军首先就是到邯郸之战秦军大后方汾城寻找王纥决战,结果收复魏国河东。河东是一个重要的地区,主要位于今天的运城盆地,与河西之地隔黄河相望。秦惠文王在收复河西以后,就开始从河津进逼河东,成为秦国进军东方的又一选择。

(信陵君剧照)

应侯失韩之汝南。秦昭王谓应侯曰:“君亡国,其忧乎?”应侯曰:“臣不忧。”(《战国策·秦策三》)

在战国策中也有写到,在邯郸之战有巨大罪责的应侯范睢也失去了自己的封地,即从韩国手里取来的汝南,汝南位于今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这时当时韩国也加入到联军的行列,于是才会夺取韩国的故地,并归还韩国。

四十八年十月,韩献垣雍。秦军分为三军。武安君归。王龁将伐赵武安、皮牢,拔之。司马梗北定太原,尽有韩上党。(《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二年,使蒙骜攻赵,定太原。三年,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四月日食。王龁攻上党。初置太原郡。(《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长平之战以后,秦国开始打扫战场,并全部占有韩国的上党郡,北面南下太原。到了秦庄襄王时候,又派蒙攻打太原,拔取数十城,可知太原也在这这时候被联军收复,归还赵国。又攻打上党,攻取了高都(位于今晋城市东北泽州县)、汲地(在今河南焦作卫辉县)。原来秦国已经尽有上党之地,现在又收复了一些地方,可知,在邯郸之战以后上党部分或者全部也被联军夺回。

此外,穰侯曾经还在东方占有一块富庶的土地,就是陶邑,位于今山东菏泽市定陶一带。后来也被魏国占有,《吕氏春秋·有度篇》:“(魏安僖王)取地河东,攻尽陶、卫之地。”虽然这时候秦昭襄王已经去世两年,但是魏国得以攻取富庶的陶邑,还是有邯郸之战以后秦军势力大损的缘故,否则魏国也不敢轻易动手。

(秦昭襄王剧照)

总而言之,秦昭襄王晚年(邯郸之战以后)大致失去了河东地区、上党部分或者全部土地、太原地区、河内部分地区,以及颖水流域的汝南地。也即今天运城盆地、临汾盆地南部、长治盆地(部分)、晋城盆地(部分)、太原局部、焦作部分以及颍河上游的宝丰地区。这对于长期处于守势的东方六国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胜利,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士气。

秦昭王在晚年的失利主要是因为急功近利,想要尽快进入灭国的模式,导致用兵不得其时,用人不得其才,这确是秦国丧失大量土地的主要原因。但是山东六国能以罕见的团结来对抗秦国也是重要原因。战国时期,六国曾多次合纵攻秦,要么以失败告终,要么无果而终。果然这次也是昙花一现。六国收复一些土地以后,也迅速进入“自然状态”,燕国就在赵国的背后捅了一刀,齐国则进入“蛰伏”模式。秦国虽然损兵失土,但是经过段短暂的休整,很快就恢复过来,失地旋而便复得,到了秦王政时期,就渐渐兼并了六国。


先秦史


有关秦国在邯郸之战后丢掉了多少地盘,史书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在《史记·秦本纪》中对于秦军失败的记载闭口不谈,似乎秦军也并没有遭遇惨败。但是结合各种史料记载,秦军不仅败了,而且还败的很惨,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秦国丢失了那些地盘。

“秦昭襄王五十年,龁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史记·秦本纪》

这是史书对于秦军在邯郸之战后撤退路线的记载,一个“奔”字表明秦军撤退的是十分狼狈的,撤退的秦军直奔汾城而去。战国时期汾城位于今天山西省的侯马市西北,是秦国当时的一个军事重镇,此地正是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4年),秦军攻打韩国上党的起点。



而此时秦军再度回到这里,表明秦军在这几年的战果丧失殆尽,史载:“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司马梗北定太原,尽有韩上党。”显然秦国是把这些刚刚占领的赵国太原郡、韩国上党郡的部分给丢掉了。

随着秦国战争的失利,秦国在原宋国的飞地在同一时间也毫无悬念的被魏国所拿下。另外根据战国策的记载,秦国还丢失了范睢封地汝南地区附近的一些地盘,但是具体是多少史书并没有太多详细的记载。


虽然秦国当时暂时的失利了,但是秦军还有一战之力,再加上家底厚实。在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再度东出,南路秦军斩首韩军四万取阳城、负黍,并且继而收服了西周君道封地;北路秦军攻打赵国,取二十余县,首虏九万。由此可见,秦军实力依旧,诸侯联军的反击只能展缓秦军的东出。


浮沉的历史


纠正你的两点说法:①不是晚年,是早年。②不是“频频出错”,而是:某些情况下是聪明之处,有些情况下是无奈之举。

先说“聪明之举。

打开《史记》,“(昭襄王)三年,王冠。与楚王会黄棘,与楚上庸……五年,魏王来朝应亭,复与魏蒲阪”……“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复予之”。

秦昭襄王为什么要归还楚国的上庸、魏国的蒲淑和垣?为了破坏“合纵”。由于各国都心怀小九九,合纵联盟已不那么坚决,六国态度反复,时而抗秦,时而事秦。上文举的几例就是楚、魏与秦会盟。

归还一县一郡,是为了瓦解合纵,以便秦伐他国时,这些国家能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便掠取更多的土地。

再说无奈之举——

当然,在秦昭襄王手中,也丢失了部分土地。但那是无奈之举。十五年,齐、韩、魏、赵、宋五国联军攻秦,一直打到盐氏。秦国被迫与魏、韩求和,割让黄河以北及封陵的土地。

秦昭襄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五十六年)之一,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可以这么说,秦灭六国是从秦昭襄王起步的。特别是“长平之战”,大败最强劲的对手——赵国,使赵再也没有与秦正面作战的能力。从此,灭六国的步伐已不可逆转,秦统一中国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灭了东周,将传国重器——九鼎运进秦国。

我相信,你现在不会说“秦昭襄王晚年频频出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