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族人口大遷移帶來的影響,從滅亡到滿漢一家親,始終是正統

導語:古代漢族人口大遷移帶來的影響,秦朝削弱軍事力量,導致元朝滅亡,促成滿漢一家親從滅亡到滿漢一家親,漢人始終是正統

人口一直是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的核心力量,俗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漢族在中國歷史長流中扮演著主要角色,並且能夠在多次異族王朝中延綿至今,也得來於多次人口大遷徙的影響,那麼古代人口大遷移帶來的歷史影響究竟有哪些呢?長話短說,直接上乾貨:

古代漢族人口大遷移帶來的影響,從滅亡到滿漢一家親,始終是正統

同化異族,成為新領土的主人

秦朝大一統後,中國的土地主要是在兩河流域;秦始皇為了開闢疆土,派大量的秦軍南下橫掃南方蠻族;要知道那時候的南方土地主要的主人都是蠻人;秦朝佔據南方之後,大量的秦兵開始世代居住在這裡,並大肆的壓制當地蠻人男性,霸佔蠻人女性,這一點雖然殘酷,但是奠定了南方正式成為華夏民族疆土。

隨著時代的變遷,第一次秦兵人口大遷徙,使得漢人逐漸成為南方的主要人口,到了漢朝,基本上南方都是漢人土地,漢族成為了南方主要人口。雖說福建廣東一帶還有一些南人統治,但是至少來說南方的漢人基礎是奠定了,這也是中國第一次人口大遷移,有近幾十萬的秦朝男人遷移到南方,並且同化異族,使得南方徹底成為華夏文明的新土地,這也是為什麼到如今新建西藏內蒙古會鬧問題,而南方卻非常穩定的主要原因。

古代漢族人口大遷移帶來的影響,從滅亡到滿漢一家親,始終是正統

  • 充實土地,補充人口

到了漢朝時代,由於反秦戰爭、楚漢戰爭、匈奴戰爭,北方人口急劇銳減,更是出現了十室一口的結果,那麼出現這個問題該怎麼辦?那就是調大量人口補充北方,而人口的來源就來源於中原地區。

通過將今河南、湖北、陝西、山東等地的人民調入山西、河北、遼寧、甘肅等地,使得人口充實起來;這也是第二次人口大遷移,遷移的階段充斥著整個漢王朝時期,幾乎幾年都會遷移一次,我們甚至可以說如今的許多北方人口,祖先可能還是中原人。

那麼漢朝的人口大遷移主要影響是什麼呢?我們知道北方人口因為常年戰亂導致農業、商業非常的落後,並且造成男性勞動力的大量缺失,人口的大遷移使得北方也逐步開始發展起來,加上政府的鼓勵,北方人不僅從事勞動,在戰時也成為了主要防抗力量。

古代漢族人口大遷移帶來的影響,從滅亡到滿漢一家親,始終是正統

對此,我們甚至可以說,中華民族的存亡主要在於北方漢人的付出,沒有北方漢人就可能沒有今天的華夏民族,漢朝的人口大遷移,不僅同化了北方異族,也同時將文化傳揚在這片土地之上。

天災人禍導致人口遷移

東漢末年到南北朝年間,幾乎一直在大戰,東漢末年,人口主要集中在北方和中原,而由於諸侯割據,一個諸侯失敗,另一個諸侯會將人口遷移到自己的屬地之內,這就導致了當時人民經常性流離失所,加上東吳征服南越、夷州,又大量的遷移出人口進入當地,這也是三國時代比較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其造成的結果就是徹底解決了,因為秦漢年間沒有解決的閔粵地區少數民族問題,將漢人徹底融入該地區;而南北朝期間,異族成為中國的主要領導勢力,漢人勢力只剩下東晉一個地區,大量的漢人湧入南方,在經濟、農業和人口上,東晉實現了人口大幅度提高。

古代漢族人口大遷移帶來的影響,從滅亡到滿漢一家親,始終是正統

而北方剩下的漢人人口則在文化上逐漸的影響異族,南北朝的人口大遷移是歷史上比較大的人口遷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南方徹底成為漢人土地,而逐步的取代南方少數民族主導作用,以上都是人禍導致的人口遷移。

而在中國歷史上,人們處理天災問題上,採取的措施大多數都是遷移,遇到大型的水災、旱災、蝗災和瘟疫,當人們會成群結隊的遷移到其他富庶的地方,這類人口遷移直接導致了災區經濟崩潰,遷入地人口劇增,壓力增大,從短期來看,影響是十分大的,因此,能否正確處理天災的人口遷移問題是一個政府合格的評判標準。

以上是歷史人口大遷移的主要影響,那麼人口大遷移對一個時代,一個王朝又有哪些影響呢

秦朝人口大遷移,直接導致秦王朝軍事力量的削弱

很多歷史愛好者都知道,大秦王朝的軍事力量是非常的強悍,秦銳兵無敵的口號並不是隨口說說,然而,陳勝吳廣起義後,為什麼不到短短几十年的秦王朝軍隊會如此不堪,秦朝軍事力量到底怎麼了?

古代漢族人口大遷移帶來的影響,從滅亡到滿漢一家親,始終是正統

我們先來看看秦朝軍隊的歷史調動,第一個調動就是蒙恬帶兵駐守長城,由於秦始皇頒佈命令長城的秦兵不可以隨便調動,直接導致了農民起義時,長城部隊按兵不動,等到了項羽打進咸陽城後,秦兵直接解甲歸田,成為甘肅山西一代的農民,因此,北方秦兵主力並未參戰。

第二個調動就是駐守南方的秦軍,大批的秦軍主力成為了南方主要男性勞動力,並同化了南方民族,在歷史資料顯示,秦始皇密令秦兵留守南方,北方發生任何事都不可以回來,因此南方秦兵也沒有在農民起義時參戰。

  • 秦軍若不南征北戰,劉邦、項羽便沒有機會

兩個調動使得中央秦兵軍事力量大幅度削減,而留守的秦兵主力雖然厲害,但面對源源不斷的農民軍隊以及六國貴族軍隊,也早已消耗殆盡。

古代漢族人口大遷移帶來的影響,從滅亡到滿漢一家親,始終是正統

如果做一個假設,假如南北秦軍參戰,那麼歷史經常會變得不一樣,項羽或許打不進咸陽,劉邦或許成為不了漢高祖,我們再來看看秦國當時的全國人口,僅僅就一千多萬人,南北秦軍就佔了近百萬,試問失去了人口十分之一的秦軍,秦國軍事作戰能力就不會不大幅度削減,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大量的壯勞力為南北建設而遷移,留下的能有多少壯勞力。因此,我們可以將秦朝的人口大遷移看成秦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南北朝人口大遷移,直接導致了漢人政權的正統性

南北朝時期,漢人王朝晉朝在軍事上是無法和北方、西方少數民族勢力作比較。這一點從淝水之戰就可以看出,前秦直接動員80萬,而東晉只能動員10萬;然而,淝水之戰的勝利者卻是東晉。這一點不僅是前秦軍隊後退失去軍心的原因,也是因為漢人政權正統的原因,淝水之戰的勝利,關鍵在於東晉是漢人的正統,而前秦軍隊裡大多數都是漢人,漢人看到自己祖國的軍隊,怎麼可能還能有戰鬥意識。

古代漢族人口大遷移帶來的影響,從滅亡到滿漢一家親,始終是正統

說到這裡,這也是為什麼世界四大古國,只有漢族王朝能夠延綿到今天,而其他古國政權早就消失殆盡,漢族講究正統,失去了正統,也意味失去了民心;南北朝人口大遷移,使得東晉王朝擁有大多數漢族,並且皇帝是漢族皇帝,這就意味著東晉是正統,其他國家都是割據。

我們華夏漢族是很有領土意識,古代的漢族認為少數民族就應該居住在長城之北,天山之西,其他的領土都是漢族天下。南北朝最後的結局也是以漢族統一為結果。

說到這裡,很多人都會疑惑,南北朝又不止東晉一個漢族王朝,不是還有幾個漢族王朝呢?這個問題解釋起來也是非常簡單,因為東晉是東漢之後過渡的漢族政權,擁有政治高度,並且大量的漢族南遷,使得北方漢族認為南方就是漢族正統政權,這也直接導致了漢族的勝利。

古代漢族人口大遷移帶來的影響,從滅亡到滿漢一家親,始終是正統

元朝人口大遷移,直接致使了元朝的滅亡

蒙古鐵騎不僅是我們漢族的噩夢,更是歐亞諸國的噩夢。當蒙古民族覆滅宋朝後,大元王朝成為了中原的主人,在元朝也發生過人口大遷移,不過這些人口大遷移則直接導致了元王朝的覆滅。

元朝的人口大遷移對象並不僅是漢族,還有蒙古人,元朝讓大量的蒙古人遷移到中原地區,妄想同化漢族;而造成的影響對元朝來說卻是負面的;我們知道元朝蒙古鐵騎聞名天下。

  • 蒙古騎兵南下,戰鬥力削減,疏於騎術技藝

但蒙古鐵騎依仗的就是戰馬和騎士,大量的蒙古人口湧入中原,在這裡成為上等貴族,這直接導致了蒙古鐵騎戰鬥力大幅度削減,常年的吃喝享樂,而缺少草原殘酷磨礪,蒙古人一代代開始疏於騎術技藝。

古代漢族人口大遷移帶來的影響,從滅亡到滿漢一家親,始終是正統

而南方漢族卻被遷移到北方,南方富庶之地淪為蒙古人的享樂地,這直接導致漢族的極度不滿,在元順帝時期,漢族起義就不間斷,漢族的起義不僅是因為被壓迫,更是感覺到自身民族危機感。

  • 蒙古人尊奉人種之上原則,拉開蒙古帝國沒落序幕

如果大家熟讀元史,大家就會發現,元朝是農民起義最多的朝代,也是華夏漢族危急存亡的時代,中華民族到了滅種的危機所迸發出的實力是驚人的,不管是當時的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隨便哪一個都能把元王朝給推翻。

而反觀蒙古人,大遷移之下,尊奉人種之上的原則,蒙古人享受到極點,元順帝一代的蒙古人早就失去了蒙古人的血性。在農民起義之下,元兵節節敗退。

這種影響對蒙古民族是毀滅性的,明朝建立後,蒙古民族的主要力量卻是來源於其他幾個汗國,正統的蒙古民族已經徹底淪為其他蒙古分支的奴隸。也因此,元朝的人口大遷移,一定程度上激發了漢族的鬥爭意識,也推動了正統蒙古族沒落的進程。

古代漢族人口大遷移帶來的影響,從滅亡到滿漢一家親,始終是正統

清朝人口大遷移,直接導致了滿漢一家親

清朝是漢化最徹底的一個王朝,這裡說的漢化是將滿人漢化成為漢族。我們看如今的滿族人,其實已經和漢族沒有多少區別了,滿族人也可以說是漢族人。只是文化習俗的不同,至今還保留滿族人。清兵入關後,女真滿人大幅度遷入中國,滿人和漢族居住在一起。在清朝的前期,滿人地位至上,漢族地位卑微。

後來康熙開始後,滿人和漢族平民的地位開始差不多,清王朝開始呈現民族平等團結的盛況。而滿人一直想要同化漢族,可是意想不到的是,同化過程中,除了頭髮發生了改變,其他的都是滿人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古代漢族人口大遷移帶來的影響,從滅亡到滿漢一家親,始終是正統

  • 滿人尊崇儒家,學習漢文化

滿人開始學習漢族文化,尊奉儒家,語言也開始說漢語。到了乾隆之後,基本上滿人很少說母語,都是以漢語為主。也因此,清朝人口大遷移,初衷是為了同化漢族,然而,最終卻被漢族同化。滿人和漢族的後代,也差不多是揹著滿人的頭銜,卻是貨真價實的漢族。說到這裡,不得不佩服我們中華漢族的厲害之處。

隨著時代的發展,清朝統治者逐漸意識到同化漢族是不可能的事件,也開始逐步滿漢文化相互融合,這就衍生瞭如今近代的文化意識,人口遷移帶來的文化融合使得漢族、滿族淘汰了一些無用的文化習俗,開拓了更多的優良文化。

這也是為什麼清王朝能夠得到漢族承認的主要原因,因為廣大漢族人心底已經把滿族歸於漢族一脈。同樣的蒙古卻無法和漢族融合,其中原因就是蒙古統治者認為蒙古至上,漢族至下的思想,始終沒有正視漢族的影響,這一點滿人做到了,滿人也成功成為中華大地正統民族。

古代漢族人口大遷移帶來的影響,從滅亡到滿漢一家親,始終是正統

對此,我們從近代以至於新中國就能看出,滿族人和漢族人在近代民國時期已經相當於漢族一樣。而現代的滿人習俗基本上和漢族差不多。

最後,作為歷史的主要力量,人一直是王朝的根本,王朝的人口遷移動輒產生極大的歷史影響,造成的歷史影響有好有壞,也同樣能使得王朝長存,也可以使得王朝覆滅,我們永遠不能小看人所產生的影響。

假如蒙古人不排斥漢族,那麼元朝的存在或許還能長久一下,假如清朝滿人排斥漢族,同樣的清朝會成為第二個元朝;人口對於每個朝代而言都是極為重要,天災人禍也好、同化異族也罷,正確的處理人口遷移則能夠帶給國家極為深重的影響。

參考文獻:《唐會要》、《新唐書》、《資治通鑑》、《中國古代人口專題研究》、《中國人口發展史》、《中國歷史地理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