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的真实历史,公主竟然会遇到骗婚?

皇帝的女儿自带靠山和光环,且又不像儿子那样还得争皇位,所以,无论得不得到父母的宠爱,总能锦衣玉食、富贵荣华的长大。长大后,按说全国的好男儿可以任其挑选,高门大户一嫁,无论是否夫妻和美,大多数公主也还是能富贵一生的(前提是别掺和到皇家政治斗争中去)。可是,明朝公主是个例外,竟然遇到了不少骗婚之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明风华”的真实历史,公主竟然会遇到骗婚?

话说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防止权贵势力进一步扩大,不仅皇家子弟娶妻不能是权贵、大官之女,而且就连女儿和姐妹也不能嫁入世家、权贵,甚至连品阶略高的文武官员之家也不可以。最重要的还有一条,娶了公主以后,驸马再不能入朝为官。如此规定,公主就只能与平民、或者中下级官员家的子弟联姻了。

对于平民和下级官员之家而言,娶了公主就等于拥有了一张长期稳固的“皇家饭票”,公主不仅陪嫁显赫,驸马也能有丰厚的皇家俸禄,而且驸马、家人都有了朝廷亲封的官职(虚职),可以说从此一下子改变了家族的命运,踏入了皇亲国戚的行列,除了不能走仕途以外,可谓也是青云直上的捷径。

所以,公主虽然是高官显宦家的“禁入物”,可在平民家庭可是“稀罕物”,人人都想把自己包装的玉树临风,好争做驸马。可毕竟皇家和平民、小官家庭隔着重重鸿沟,怎么了解驸马品性才貌了?亲戚朋友介绍,皇家的亲戚朋友也不跟平民玩吧,不成;官员介绍,本来就要防止驸马入仕从政参与党争,不成。

那介绍人就只有宦官了,是的,离皇帝最近的、能够去宫外打听的、负责采选的、办理相关程序的就是他们。想想明朝层出不穷、祸国殃民的大奸宦们,指望他们都靠谱,完全是不可能的?收受贿赂,开点后门,吹吹小风,添油加醋才是他们的看门好戏。当然,大多数宦官也不敢干的太出格,虽选的不是良才美玉,好歹也得相貌堂堂吧,他们不敢选些歪瓜裂枣敷衍公主们。

可是,还真有些“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宦官们,给公主挑了些奇葩驸马,产生了好些皇家骗婚事件。

“大明风华”的真实历史,公主竟然会遇到骗婚?

德清公主

弘治八年,富豪袁相想娶到一位公主,挤入上层贵族社会,便找到了关键人物:内宫太监李广。袁相便给李公公送钱送物,极尽巴结,哄得李广也是眉开眼笑。然后李广利用职务便利,在弘治皇帝面前为其大肆吹捧。于是,袁相如愿以偿,成为德清公主的准驸马。

就在大婚前夕,突然有人向弘治皇帝告发了李广和袁相。弘治皇帝立刻派人调查,经查,李广接受了袁相许多的贿赂,而袁相的人品名声并不佳。这下子,弘治皇帝才恍然大悟,龙颜大怒,他下了旨意废了袁相的驸马名号,另选了一位新驸马给自己的妹妹。

这件事好在发现的及时,一旦大婚,估计弘治皇帝也只能“打落牙齿活血吞”了(明朝公主也得遵守女训,基本无再嫁之事)。

“大明风华”的真实历史,公主竟然会遇到骗婚?

永宁公主

万历十年,万历皇帝封要为自己的胞妹永宁公主选驸马,这件事交由由大太监冯保负责。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啊,冯保在收受大笔贿赂后,经过重重运作,将一位身患痨病的富家子弟梁邦瑞选中为驸马。

婚礼当日竟然就出了岔子,梁邦瑞鼻血不止,把礼服都沾湿了,人也虚弱到几乎不能完成仪式。更奇葩的是,太监们坚称是挂红吉兆,不慌不忙的举行完婚礼,大明公主就这样嫁给了一位病入膏肓的男子。一个月后,梁邦瑞便病重去世;可怜的永宁公主,根本就没有和自己的驸马有过夫妻之实,当然更谈不上孕育儿女。就这样,公主孤零零过了几年,郁郁而终。

“大明风华”的真实历史,公主竟然会遇到骗婚?

所以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要嫁的幸福,还是要认真挑选的。这个道理,放在现在,也是一样的。有多少披着楚楚衣冠的大尾巴狼,结婚后争相毕露,好吃懒做,虐打妻子或冷暴力的,新闻中也常有报到。所以,请睁大双眼,擦亮心壶,认真挑选人生伴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