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學校要分快慢班,為什麼不對所有的孩子一視同仁呢?

北極星234044841


快慢班和一視同仁是兩回事。

提問者所說的快慢班一般是指在義務教育階段。絕大多數學校為了體現所謂教育公平的理念,是沒有快慢班的。而恰恰是平行分班,既苦了老師,也害慘了學生。大家都知道,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則。每個學生本來就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優秀一些,有的反應慢些。這些學生如果呆在同一個教室裡上課,面對同樣的難度,掌握快的聽了沒意思,也少了學習的積極性;反應慢的老師講一遍可能還是聽不懂,產生畏難情緒。學困生面對其他同學,會更加自卑,甚至厭學。而上課的老師也很難做到兼顧兩頭,培優和補差是不可能在同一堂課上完成的。這種形式上貌似公平的教學,某種程度上是以犧牲學生的學業和發展為代價的。而學校也可以四平八穩地生存下去,因為沒有快慢班就少了家長的投訴,這樣最安全。這其實是對學生最大的不公平。

且不說什麼快慢班,合理的教育應該是分層的,不是簡單地快班慢班一刀切,而是一切從學生學情出發,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發展潛力,把學生科學合理地分成幾個各自水平相近的班級群體,加以區別對待。老師針對不同層次學情的班級,就可以設置最佳教育方案和教學進度,從而讓更多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優秀的學生,如果適應不了“甲班”的教學方式和進度,就會降級到“乙班”或“丙班”,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如果通過自己刻苦努力,取得進步了,一樣可以升到層次更高一級的班型學習。這樣的“快慢班”其實對所有的學生都有激勵作用,分層教學才是真正尊重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遺憾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學校的“快慢班”,往往帶著功利的目的,快班集中學校優秀教師,追求所謂好看的升學率;慢班似乎成了學校包袱,只求學生順利畢業,而不是從教育培養好每一個學生的角度考慮,也就怪不得讓人不斷吐槽了。


舟舟課堂


我曾任某高中物理教師,曾有幸給幾個實驗班代過幾節。說實在的,我初高中物理在班內絕對數一數二,但作為老師的我,給實驗班上課,也倍感壓力!有些學生邏輯思維反應非常快,絕非常人可比!再者把這些高手放在一起,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高考成績或者競賽成績,從而考上更好的學校。這是國家明令禁止開設快慢班而卻很難杜絕快慢班的最主要原因!


夢飛揚90


把學習好的孩子放在一塊班上講課給他們用更快的速度講課,第一他們都能可以聽得懂,第二可以學習好,第三畢業的時候也能考出好的成績,為學校增光,為什麼不可以呢?

就因為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非得賴著別人都在泥潭裡,好嗎?

我的孩子學習不太好,所以在慢慢老師講的也少,速度也慢,反而接受起來也好一點。

不能因為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就得吊著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進度一樣,這種人太自私了。


唐塔正和


我覺得現在學校分快班慢班很好啊,你所說的公平,其實是對差生最不公平。

就拿我兒子學校來說,分3等。特快班1—2班,快班3—9班,慢班10—18班。

說說這3類班的學生情況,特快班的學生,都是學校提前到各個鄉鎮小學挑的,都是成績最好的,都是特招生,都不用考試。

再來說說快班的,都是依據小學畢業的時候,考試成績來算的,只收在各個小學同年級的前50名。

最後慢班,就是學校分的任務,我們這裡縣裡是3所好點的中學,小學就很多所了。都是小學畢業以後搖號,搖到哪個學校就去哪個學校讀。

最後來說說快慢班的課程,特快班的學生聰明,基本一點就透,快班的到特快班聽一天課程下來,感覺在坐飛機,都是雲裡霧裡的。更不要說慢班的去聽了。所以我覺得分快慢班還是很有必要的,對接受能力差的,也算是一種保護。





重慶忠縣小哥


不是從現在開始實行的快慢班,三十多年前就有了,小學一年級一班是好學生好老師,一直到六年級,中學高中也可以高考也不錯,因為學校要出成績,所以分快慢班的,所有的孩子不一樣,對學習有接受快的也有慢的,和老師多交流一下對孩子好。。


李軍歌1234


我兒子班,一年級,成績不錯,被候選競賽了,是一批一批的淘汰。有一次,老師讓一些人留下來,結果沒我兒子的名字,我以為是淘汰了。看到一些在補課,心裡挺難受。後來還好不是,老師看到有些家人說老師偏心,只讓成績好的,留下來補課,成績差的,就不理了,老師為了,平衡人心,也給差生補課。

我覺得分快班,慢班也不錯,因為有些差生,會搗亂紀律,學習不用心。這樣影響挺大的。


用戶7760473296853


現在高中學校,都分了快慢班的,就像高中學校也分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其實,如果你孩子成績跟不上,去快班是沒有很大意義的,因為,原則上是一樣的教材的。成績跟不上,到了快班更跟不上,有時叫孩子去,都不願意的!


落葉的聲音


先搞明白什麼是一視同仁,什麼是快慢班。

極端點,清華水平的學生和專科水平的學生一起上數學課,你是老師,講什麼內容?講多深?按什麼節奏上課?

一視同仁是不歧視,不是和稀泥。


DwyanZ


此事一分為二來看,有利有弊!至於利大弊大,沸沸揚揚,各持己見,爭論不休!

堅持說利大於弊的主要基於以下方面考慮:

這是因材施教的分層次教學,便於優生吃飽,中等生吃好,後進生能消化得了。有效避免一節課照顧不到三類學生的弊病再現。

競爭對手變弱,便於後進生客服自卑重建信心,進而步入良性循環軌道。

有利於優生更好更快發展,便於出成績,為學校爭榮譽。畢竟上級和社會衡量一所學校的指標還是唯分數至上。

這是一種變相的激勵行為,刺激和鼓勵慢班學生奮進,通過努力到快班去。

持反對意見說弊大於利的思想根源:

無視公平原則,這是人格歧視,故意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讓後進生扎堆兒,進取氛圍不濃。

這是不負責任的“甩包袱”行為,不願意在後進生轉化方面下功夫,讓這部分學生自生自滅。

後進生被標籤化,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進而導致自暴自棄。

容易讓優勝產生高人一等的不良心理,不利於學生成長。

師資配備不均,責任心強,能力突出的教師,都配到快班,慢班師資弱。

總之,各說各有理。目前學校分快慢班這種現象不在少數。


境由心造63863591


讀過書的應該都知道,我們自己做學生時也是這樣的。學習真的有快有慢,快的嫌慢,慢的嫌快,不是要因材施教麼?我不反對分快慢班,重點在於,快慢班得有相應得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