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對日本影響有多大?為何他一死,首相和陸軍大臣都下臺

1928年,瀋陽附近的皇姑屯火車站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大事,中國最有實力的軍閥之一,奉系軍閥頭子張作霖被日本關東軍的高級參謀河本大作設計炸死。

這件事直接改變了中國東北的局勢,也對整個世界的局勢運轉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事件發生後,日本政府一度在國際上非常被動,為了避免更大的外交損失,時任首相田中義一以及陸軍的許多重要人物都相繼辭職。

張作霖對日本影響有多大?為何他一死,首相和陸軍大臣都下臺

從表面上看,這些人的辭職,似乎直接或者間接都與張作霖之死有關,這是否能夠說明張作霖的重要性?甚至他的死生可以直接對日本政壇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如果你這麼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當時日本政壇出現的一系列辭職現象,張作霖之死只是導火索,其根本原因還是日本政壇的內鬥,甚至可以說,是一部分人把張作霖之死當成了一個把柄來對付另一些人。

當時的日本政壇並非鐵板一塊,陸軍與內閣之間分歧很大

儘管當時的日本天皇掌有實權,可是日本政壇卻並不是團結在天皇麾下的一塊鐵板。比如內閣與陸軍之間,分歧就很大。

軍方一直都想盡快採取鷹派策略,使用武力迅速將中國東北徹底掌控。可是內閣卻更偏向於扶植代理人,也就是通過扶植張作霖來管理東北,為日本謀利益。但是很顯然,張作霖沒有那麼聽話,所以日本內閣的策略,從結果上看,是比較失敗的,這就會給陸軍提供攻擊內閣的口實。

張作霖對日本影響有多大?為何他一死,首相和陸軍大臣都下臺

事件發生後,日本內閣試圖隱瞞真相,以平息國際質疑

皇姑屯事件發生之後,日本內閣迅速受到來自國際各方面的壓力,外交變得捉襟見肘。在這種情況下,首相田中義一決定隱瞞真相,在上奏天皇的文書中,不提事件的真實原委,而用其他理由來搪塞。然而田中義一的做法,卻反而起到了更大的負面作用,他的政敵們迅速抓住這個把柄,指出其中被隱瞞的真相,導致田中義一陷入很不利的社會輿論之中,不久之後,揹負巨大壓力的他,就主動辭職了。

張作霖對日本影響有多大?為何他一死,首相和陸軍大臣都下臺

首相辭職,陸軍也沒有得到好果子,迫於國際輿論,一些高官不得不辭職

首相辭職,看下來這場爭鬥是陸軍贏了。可真相被揭發之後,國際上的質疑聲反而變得越來越大,因為主導這場事件的河本大作,就是關東軍中的一位重要人物,這件事,儘管日本軍方一直聲稱是河本大作自作主張的行為,軍方事前毫不知情,可是河本大作關東軍高級參謀的身份,還是很難讓軍方脫身。所以在國際輿論的逼迫之下,一些陸軍高官也不得不主動辭職。

張作霖對日本影響有多大?為何他一死,首相和陸軍大臣都下臺

所以說,張作霖之死,就是一根導火索,一旦被點燃,就迅速被日本政壇上的一些有心人士利用起來,以此作為籌碼來搬到政敵。但這場政壇內鬥,軍方和內閣都沒有獲勝,在日本國內輿論以及國際輿論的壓迫之下,內閣和軍方都有重要人物辭職,也由此引發日本政壇的一次大洗牌。

另一方面,張作霖死後,奉系軍閥就由其子張學良掌舵。此人比起他的父親,可就差遠了,不過就是一個風流慣了的軍二代。正是因為奉系軍閥換了掌舵人,才會有後來的“不抵抗”,從而讓日軍輕易奪得整個東北。試想一下,倘若張作霖當時仍然健在,恐怕是很難下這個決定的,日本侵華的進程,也必將被拖後許多。

張作霖對日本影響有多大?為何他一死,首相和陸軍大臣都下臺

總之,張作霖之死確實是影響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的一個重大事件,也對日本政壇的更迭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但也不可以把他對日本政壇的影響過於誇大,事實上,這件事只是被日本政壇的某些有心人利用來對付政敵而已,無論首相的辭職,還是陸軍大臣們的辭職,根本原因還在於日本政壇的內鬥。

《張作霖簡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