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增长超预期,信用紧张趋于缓解——2018年7月金融数据点评

【数据】央行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7月末M2余额177.62万亿元,同比增长8.5%;当月新增人民币信贷1.45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04万亿元,存量187.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点评】

——7月末M2同比增长8.5%,增速触底反弹。信贷投放持续强劲是主要原因,财政存款较去年同期少增2255亿元,叠加外汇占款的持续边际性改善,使M2增速企稳回升。

——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04万亿元,高于过去5年同期均值。社融口径调整对社融增速的小幅回升有正向影响,此外,从结构上看,新增信贷投放、债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资逐渐成为社融的主要拉动因素,而表外融资则持续萎缩,当月委托、信托、未贴现承兑合计减少4886亿元,其中委托贷款从年初以来持续负增长,年初至今累计减少8957.9亿元;信托贷款从3月以来持续负增长,累计减少3055.25亿元;银行未贴现承兑汇票当月减少2744亿元,累计减少5460.78亿元。从直接融资看,企业债券融资2237亿元,债券市场持续回暖;股票融资175亿元。在去通道、加强表外融资管理的背景下,表外融资存量逐渐下降,信贷回归为实体经济融资首选,融资回表、非标转标仍是主要趋势。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5万亿元,远高于过去5年同期均值。一方面,居民短期消费贷新增1768亿元,占比12.19%,与上月基本持平;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576亿元,占比31.56%,均较上月有所回升;另一方面,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875亿元,占比33.62%,较上月回升明显,反映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增强。

——总的来看,7月M2如期反弹,社融和信贷数据均超预期,债券市场持续回暖,反映宽信用、稳杠杆的政策效果开始显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为了实体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充足和市场利率水平稳定;同时,仍有可能进一步采用差别化准备金和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 研究员刘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