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后的你是不是每天还会高强度锻炼?有人说,少锻炼才是一种长寿的方法,你怎么看?

快乐许洪春


50岁已后的锻练需要均衡,不要经常突破要缓,否则免疫力会下降,只要保持着一种好的状态和心情就好,减肥也不能急功近利,周期长一点。


点点当当奶油


我今年50多了,每天都进行高强度的运动锻炼,雨雪天气、有事除外。

跑步10公里以上外加适量力量训练。

2015年的一次例行体检报告,给了我闷头一棒,共10项血检指标超标,外加高血压,重度脂肪肝,要命的是颈部血管有斑块,好在血糖正常。(图1是2015年血检指标一部分)

我总结了得这些病的主要原因。

1、吃的多。

2,、消耗的少,也就是动的少。

3、肉食类过多,蔬菜类瓜果类太少太少。

4、糕点、油炸、甜食吃的太多。

没有去医院,没有吃药,我尝试着自己治疗这些毛病,我想的是,走逆行道路把它退回去。

于是我开始禁食肉类包括蛋、奶,大量进食蔬菜、瓜果、各种粗粮、坚果,米面正常吃。

每天晚上7:30准时出门,快步走了三个月开始尝试慢跑。到今天已经跑了4年,每次都在10公里以上,心跳保持在140~170之间,回到家再举举杠铃练练腹肌轮。

现在血检所有的指标,一切正常。脂肪肝也没了,重要的是B超下颈部斑块也找不到了,现在感觉每天都很清爽通透。

图3是2019年血检部分指标。




所以我认为不管年龄多大,运动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运动量,运动时心率一定要提上去,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强度。提高肺活量,提高血氧浓度,血液中氧气含量充足,对各个器官的修复,作用是很大的。

至于有说少锻炼才是长寿的方法,我想在健康长寿中吃的因素占了70%,而运动和其他占了30%。

谁运动谁知道!


四季VLOG


今年59岁,98年开始健身,一周六次,已经坚持22年。每年体检各项指标正常。体重69公斤,体能很好。

刚开始健身的起因是当时每天下午5、6点头发昏发木很难受,查出有三高,大夫建议服长效阿司匹林,但服用一段时间没有什么效果。

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在健身房锻炼。刚开始是以练器械为主,但体力跟不上,只好从头练起,从有氧开始。本人对跑步很抵触,而且很枯燥,想选择一项既不枯燥又能起到有氧练习的运动方式。

在器械区旁就是健身操区,每天都有老师带操,在当时跳操的都是女士,没有男士跳操,人们的观念健身操就是跳舞。我想尝试一下健身操的有氧效果,从这以后有操就跳,而且效果很好,体力得到回复,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体力回复后,继续力量锻炼,效果很好,从2005年—2010年,也就是50岁之前,深蹲180公斤,卧推150公斤,当时体重81公斤,身高1.7米。

今年59岁每天坚持锻炼,以健身为主,现在不去健身房了,买了健身器材在家里练,现在深蹲120公斤,卧推100公斤,体重69公斤。

一周5次力量锻炼1—1.5小时,力量锻炼结束,1小时有氧练习,以莱美搏击操或莱美有氧冲击操或高强度有氧间歇为主。

今年是坚持锻炼第22个年头,身体状况很好,体能很好,先后完成乌鲁木齐天池徒步穿越和车师古道徒步穿越。

建议如果身体都很健康,没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或其他一些慢性等不适合锻炼的疾病,越早锻炼越早获益,祝愿人人健康快乐!


乌伦古204


我65了,这些年体检一直有脂肪肝,血脂偏高,医生叫少吃油多加强运动,我在同龄人中话动量算不小的,且身材匀称(偏瘦),饭量本来就不大。能做的就是把蛋奶戒了。

膝盖不好所以不跑步,主要活动是骑车游泳泳及家中健身,活动量适中。

去年夏天坚持骑车每天几十公里,高温40度也没停(改黄昏后骑),几个月下来,身体状况明显好了,最显著的是感觉有精神。不过秋天后因故减少了活动。

年底体检,指标还是不好,血脂还超标了,有时上午还疲倦,明显脑供血不足。

于是强打精神开始坚持锻练,办了健身卡天天游泳,骑车也在坚持,在公园发现一群新疆人跳舞,也加入其中天天跳。

现在的活动量,上午跳舞一身汗,下午骑车一身汗,晚上游泳到抽筋。两个月后体力不支,放弃骑车(城市骑车较危险)。现在半年下来,身体状况大变。别人都说我黑了瘦了年轻了精神了。

现在的饭量,几乎增加了一倍,大鱼大肉什么都不戒。

关健是,体检结果,各项指标都好了。

我的体会,一是活动一定要上量,二是一定要天天坚持,生命在于运动,不是说运动可以长寿,而是运动让你生存质量提高。


三色土203


我56属龙,5年前患糖尿病住院,餐前血糖29,住院治疗中闲逛偶见有健身房搞活动免费体验,运动了个把小时,结果回医院后护士测血糖问我是不是吃过药打过针了,第二天又去了,结果又有护士同一说法,且自我感觉好一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每天都会去锻练一两个小时,传统的生意放下,一门心思只健身,现药没吃过,针没打过,五年来连小感小冒都没得过,血糖也一直正常稳定,朋友们也说我年轻了十几岁,年前和朋友一起盘下了一个健身房,结果碰到疫情,除开这点,其他一切都满意,吃得下,睡得着,有事做。



曾沧巫云1


本人63年今年56岁,身高170㎝体重61㎏。年轻时跑过马拉松,上过擂台打过拳。平时喜欢运动,喜欢户外骑车登山。前三年因为骑自行车摔倒,住院两个月生活不能自理半年。在家恢复训练到现在,已经基本上100%正常了。 现在每周在家健身三次每次1小时,练一天休一天再加一次登山运动。因为喜欢运动,身体健康才是第一。吃方面从不忌口,鸡蛋鸡胸牛排生鱼片从不间断。 本人以为生命在于运动,吃有营养的食物也最重要的。还有就是生活一定要规律,染上不良习惯还要慢慢改掉。 自己的健康一定要自己掌握,不给儿女添麻烦。





老冯六哥


我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我1964年出生,从小虚胖,一个月扁桃腺要发炎两次。母亲是小学教师,走后门把我送进校篮球队。教练老师碍于情面,也不怎么要求我。但是我却喜欢上了运动,是全队训练最刻苦的。身体也慢慢强壮起来从那之后,又自学了速度滑冰,排球,足球,羽毛球,交谊舞,桥牌,游泳,每一项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自诩为挑战专业水平),到现在,全身没有运动伤,三十多年没有去医院看过病。现在身高176厘米,体重71公斤,心率45,每天买菜做饭一日三餐,白天自己带孙子(刚满七个月),晚上打两个多小时羽毛球,回来再练练腹肌胸肌。长寿不长寿不知道,目前是精力充沛,一点儿都不感觉累。


田文增田胖


啥事情都不能过,过了都不太好

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和少运动哪一个更好,我举个例子。

一个30多岁的朋友,事业有成,喜欢听各种讲座,尤其爱养生讲座。曾经颇为神秘的问我,你知道为什么大象长的那么大吗?我一时没有更好的答案,可能吃的多吧,我随回了一句。他说,大象之所以长得大,是因为它们吃草,不吃肉,所有吃草的动物都比吃肉的动物长得大。我这个朋友吃素的。

说的没毛病。

我经常跑步,经常看我出很多汗,他说中医认为人不易出太多汗,保持安静比较好,你看乌龟很少动,那么长寿。

说的没毛病。

一起去吃饭,这个朋友总会带着自己的碗筷,吃菜的时候,把菜用清水涮一下再吃。他说,在外面吃饭要多注意点。

说的也没毛病。

这样的例子挺多,总之,他是很讲究的一个人。

一次下楼梯,我竟然看到他侧着身子下,一步一挪的,腿好像不听使唤了,我很惊讶,连忙问怎么了,他说腿疼。

才30多岁就这样了,应该跟养生没什么关联吧?

适度运动人的,血液循环比较好,心肺功能比较好,身体灵活性比较好,身材好,应对日常生活的体力准备比较充分,生病少,生活质量高,幸福指数高。

有个老人七十多岁跑了马拉松,有人评论说,他在消耗生命。其实,七十多岁了,还有这样的好状态,还不够本吗,要消耗就消耗好了,越消耗越健康。

动起来意味着还没有放弃,意味着还有想做的事情,还有追求,身体充满着有活力的细胞。

为了时时能拥有的那种开心还是保持适当运动吧。


大军开拔


我今年58岁,每天还坚持下午5:30跑4-5公里,这个习惯已经坚持40年了。我的体会是长期坚持适当锻炼非常有好处,我在47岁时曾经得了很严重的胰腺假性囊肿,还做了大手术,医生都叫我家人要有最坏的心理准备,但是得益于长期锻炼练就的强魄体质,仅仅3年时间我就挺过来了,现在恢复得很好。


一只东北虎


其实钟南山院士现在还在疫情第一线,就有赖于平时的锻炼,应该学习,比起59岁就逝去的养生大师梅墨生,高下立现。我刚50,佛系跑着,每天跑还是吃不消,隔天、或者隔两天跑10公里,不跑的时候做核心力量和平衡训练。一年参加两三场全马或半马,以前的偏头疼、腰疼、不定期落枕,甚至顽固的全身湿疹都好了。疫情跑的少了,身体状况感觉不太好,这几天疫情减轻又开始跑了,全身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