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談“死要面子”典故很搞笑,但是另外一個典故卻讓人害怕

文■廖天勇 圖■來源網絡

“死要面子活受罪”這是人們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帶有諷刺意味,是對一些愛面子、好體面、講排場的人說的。但這句話的關鍵在後半句,就是“活受罪”,意思是得不償失、賠錢賺吆喝。有這種需求的人,現實中卻大有人在,在如今講顏值的年代,可能要面子的人更多。


易中天談“死要面子”典故很搞笑,但是另外一個典故卻讓人害怕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死要面子”的來歷。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長,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只要流長就行了,但是對於那些搞文化研究的人卻喜歡淵源,要探個究竟。這不前段時間,中國知名學者、作家、教育家易中天在一次課堂上竟然笑談“死要面子”的典故,惹得現場學生哈哈大笑,大家都稱他為搞笑段子手。


易中天談“死要面子”典故很搞笑,但是另外一個典故卻讓人害怕


易中天說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有一位國王叫楚成王,這個楚成王不是善茬,據歷史記載,他是弒兄楚堵敖篡位,通過不正當手段所得,而且在位時間長達45年之久,一生征戰無數,一度稱霸中原。但是他到老也是受到了同樣悽慘的命運,被太子商臣就是後來的楚穆王逼迫上吊自殺。應證了當今比較流行的那句話:你是怎麼得來的,然後也要怎麼還回去。


易中天談“死要面子”典故很搞笑,但是另外一個典故卻讓人害怕


易中天說在古代帝王死後都要封一個諡號。這種習俗在古代很流行,許多達官貴人、社會名流都有死後封諡號的習慣,據說就是人死了也要留個名號在世上。當時楚成王死後,不閉上眼睛,等著兒子們給他封諡號,據說哥幾個一商量認為老父親在世時做的事情都不怎麼樣,有些事情還有違天理。算了,就給他封個“靈”字。據說在當時這個“靈”不算是一個好字,易中天也列舉了很多名字中或封王代號中的很多人,因為有這個“靈”字,最後都沒有善終。因此,等哥幾個去看,楚成王還是沒有閉眼睛,於是大家又一商量說還是給他個面子取諡號“成”。這個“成”字不錯,易中天也舉了周朝的周成王為例,較好地說明了這個字好,於是周成王滿一地閉上了眼睛。說完這個典故,在場的人都笑得前俯後仰。


易中天談“死要面子”典故很搞笑,但是另外一個典故卻讓人害怕


這個典故誠然搞笑,但是後來有一個關於“死要面子”來歷的典故。據說是發生的三國時候,被稱為小霸王的孫策,驍勇善戰,經常被人拿來和當時的楚霸王項羽一比。項羽是“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榆灰飛煙滅”,說明了項羽可是人稱的美男子,而孫策據說也是一個美男子,特別注重自己的形象。可是又一次出去打獵,不小心被許貢的門下用箭射中臉頰,醫生也為他敷上了藥,也無大礙。但是愛美的孫策回去後怎麼也按捺不住自己,找來鏡子照看一下,這一看不得了了,滿臉的藥膏把他嚇得夠嗆,於是激憤大呼,使得臉上傷口裂開,血流不止,終究鬱鬱寡歡沒幾天就一命嗚呼。後來人們就根據這個故事編造了個“死要面子”一詞。

通過以上兩個“死要面子”典故的敘述。我們得出一個教訓。人的面子固然重要,但是一個人內心的強大和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更為重要,只要誠心做事、一心為人,公道自在人心,真正做到心靈美才是最有面子。大家說是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