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語言能力遲緩怎麼辦?找準原因再“對症下藥”

看過這麼一個新聞,一位母親因為性格內向,平時每天說話也不超過百句,結果自己的兒子3歲多還不會說話,成了“啞巴”。有趣的是,相關推薦裡還有一條這樣的新聞,一個韓國和美國的混血兒,也是3歲,卻可以流利的使用韓語或者英語和父母交談,隨時隨地轉變也絲毫不慌。

這就有意思了,同樣是兩個3歲大的孩子,為什麼語言能力差這麼多?當孩子不愛說的話的時候,家長又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要先判斷孩子不愛說話是否是語言發育遲緩。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哪些?

4-6個月不會模仿爸爸、媽媽發出的聲音、不會大聲叫或者笑。

8-10個月不會用聲音吸引家長注意,也沒開始咿呀學語,別人叫孩子的名字孩子沒反應,不懂得表達自己情緒。

-12個月不會做揮手、搖頭等肢體語言,還不能發出一兩個聲母。

-18個月連6-10個單詞都不會說,也不會用手指指向自己的感興趣的東西。

-24個月不會把兩個單詞連在一起說出來,對身邊的生活用品沒有認知,更不會模仿別人的動作和語言。

滿3歲聽不懂簡短的指令,對與其他人交流沒有興趣。

滿4歲說話經常結巴,基本上別人聽不懂他在說啥。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家長們可以先排除一些先天異常的可能,比如聽力障礙、智力發育問題、唇顎裂、自閉症等等。(關於自閉症有必要詳細說明一下,自閉症是不想說話,和語言發育遲緩不會說話是兩個概念)

孩子語言能力遲緩怎麼辦?找準原因再“對症下藥”

如果孩子不存在上面這些問題,那麼家長們就要反思了,是不是有些事情自己做錯了?

1、把孩子不會說話當做“貴人語遲”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不會說話是小事,大一些就好了,還說什麼“貴人語遲”,結果錯過了孩子的語言發育的最好時期,孩子最後就成了語言發育遲緩。

孩子再小也有表達情緒、表達慾望的需求,家長千萬不能忽略了。

2、用電子產品代替家長說話

還有些家長覺得,自己不愛說話,可以讓孩子看電視跟著學習,是不是也會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當然不行,只看電視孩子沒有互動,更是長時間不說話,語言發育遲緩的幾率更高。

3、語言混亂

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句話裡一定不要出現多類型語言,比如方言和普通話混合或者中文和英文混合等等,即便是混血兒,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也不要雙語言混合。一句話英文、一句話中文這樣可以,但一句話裡中英穿插就不要了。對孩子學習語言沒好處。

4、替孩子說話

很多家長都喜歡替孩子把話說了,孩子稍有異動,家長立刻會猜出孩子的想法,你是要喝水?是寶寶餓了?你要抱抱?孩子全程不用說話,只要一個眼神幾個動作,父母全都幫忙活完了,可最後被坑的還是孩子,父母說什麼孩子能聽懂,但到最後卻不會說話。


孩子語言能力遲緩怎麼辦?找準原因再“對症下藥”

那麼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寶寶好好說話呢?

1、多和孩子溝通

親子溝通其實提高孩子語言能力的最好方法,想讓孩子勤開口,家長必須先變成“機關槍”,和孩子說話時要注意這些問題,發音儘量清晰,聲調偏高,句子要短多重複且帶有感情。

2、多花時間陪寶寶

陪寶寶主要體現在這幾件事情上,一是給孩子讀繪本,這是這個時期能培養孩子良好閱讀習慣的唯一途徑,越早進行越好,而且一定要堅持。同時可以孩子互動,問一些相關的問題,但不要糾結孩子答案的對錯,只是為了鍛鍊的語言能力和想象力。二是陪孩子做遊戲。經常進行親子游戲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並且增進親子關係,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鍛鍊語言能力。其中注意孩子的發音,出現錯誤要及時糾正。

3、多帶孩子參加戶外運動

家長還可以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接觸一些其他小朋友,也可以一定程度鍛鍊語言能力,並且見識新鮮事物家長也可以儘量多介紹,比如汽車、動植物等等。

4、積極主動回應孩子的語言

如果孩子主動和家長說話,家長一定要及時專心傾聽並給予回答,還要及時表揚。這樣孩子才能體會到說話的樂趣。

5、鍛鍊寶寶咀嚼能力

家長和孩子一起吃飯的時候儘量動作誇張一些,咀嚼動作儘量大。讓寶寶意明白吃飯應先咀嚼再嚥下去,這樣做久了之後會讓孩子的舌頭變得愈加靈活,也十分有助於發音。


最後,家長還是要多花時間在孩子身上,多和他們說說新的詞彙,這樣不僅有助孩子的語言能力,還能促進親子關係,寶寶也會更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