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學:書記“雲端”面對面 在戰“疫”中引領青春前行

面對焦慮,他細心撫慰:“行百里者半九十,一定要有耐心”;面對擔憂,他堅定信心:“你們所擔憂的,學校正在著力解決”; 面對困惑,他諄諄引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一場疫情,在對全國各行各業造成衝擊的同時,也打亂了學生們的學習與生活。3月10日下午,一場“在戰‘疫’中成長——書記面對面”活動在線上舉行,南昌航空大學黨委書記郭傑忠在線上聆聽160餘名“知行實踐班”同學們的心理困惑,暢談疫情之下的青年擔當與責任。

“什麼時候能夠開學?開學後是否能夠得到足夠的防護?能否為有困難的同學提供口罩?我們能為學校的疫情防控做些什麼……”何時能夠返校以及返校之後的防疫準備工作等問題,成為活動提問區的一大熱點。

面對同學們的焦慮和擔憂,郭傑忠首先進行了介紹和釋疑:“你們現在所擔心的,就是學校一直在積極努力做的,並已經制訂了詳細的預案,方方面面都納入了考慮範疇,當然也包括防疫物資準備在內。” 同時,郭傑忠表示,開學日期要等待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統一安排,不過非常歡迎同學們能以各種形式投入到學校防疫志願工作中來,共同參與學校防疫秩序的維護。

“目前新冠肺炎已經席捲全球,同一事件發生在不同國家,採取的方式和發展方向卻大不相同,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國家能如此迅速地採取這麼有效的防控措施呢?”“知”字班高陽明同學的問題引爆了提問區的另一個熱點,大家紛紛表示“我特別自豪我是一箇中國人”“更加堅定了我向黨組織靠攏的決心”。在信息獲取如此便捷的當下,世界各國疫情防控措施的比較,讓同學們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有了更深的理解與體會。

“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堅持全國一盤棋,舉全國之力全力應對,最終形成抗擊病魔的強大合力。這是一個值得青年學子們深入研究和學習的課題。”郭傑忠希望學生們結合此次疫情,研讀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體會其中概括的我國社會主義十三個方面的制度優勢,在思想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用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爭取早日入黨。

此次抗疫一線,不乏90後、00後的身影,他們的奉獻與擔當,激發了同齡人的熱血。不少學生都急切地向他們信賴的師長提出自己的困惑:“當代大學生應該如何提升自身使命和擔當意識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你們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使命是什麼。”郭傑忠耐心解惑,“當前青年就是要將自身的理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當中,為國家發展做貢獻,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同學們要有愛國之心、報國之志,但同時也要有為國之力,這就要求我們紮實學習,掌握本領。如此,方能在需要擔當的時候,挺身而出,大顯身手,肩負起我們的責任使命。”

兩個半小時的活動,51個問題,郭傑忠都未曾落下。他用或溫情、或耐心、或幽默的回覆,拉近了因疫情分隔的師生距離。(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甘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