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告诉我们:你是什么,会成为什么,其实一开始就是自己决定的

《庄子》里面记载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说的是有一次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一颗葫芦的种子,这个种子种下后结出来的葫芦大的可以装下五石的粮食,拿他去装水吧,又不结实,拿去做瓢又太大,放都没地方放,于是我就把它砸烂扔了。”

庄子说:“那是你傻啊,不懂得利用好东西。当年宋国有个做漂洗工作的人,家里有个祖传的护手霜秘方,天天洗涤很容易冻伤,他就偶尔做点防冻裂的霜膏来涂抹。就这么辛辛苦苦地洗了一辈子丝絮,也就勉强维持生计。有一位路过的商人听说他有家传的护手霜秘方及其灵验,就和他商量用百两黄金买下它的秘方。

庄子告诉我们:你是什么,会成为什么,其实一开始就是自己决定的

道家理论

这个人就同意了,一年到头洗丝絮也不赚几个钱,一个秘方卖一百两黄金怎么会不愿意?

这个商人得到了秘方就去找吴王,刚好遇上越国想攻打吴国。因为有了这个护手霜,吴国的士兵有了在水里作战不伤手的膏药,占了很大的便宜,轻松就把越国打败了。

吴王非常高兴,就给这个商人加官进爵,还赏了很多土地给他。同样的膏药,那个洗丝农混不饱饭吃,给了另一个人就荣华富贵,你说你是不是和那洗丝农一样傻?”

《庄子》记载的这个故事发人深思。

一个人有长处,不懂得去发挥,白白的让宝贵的资源浪费掉,说起来是真的可惜。

比如一些看不起的行业,就那收破烂的,你扔出去都是垃圾,却无数人通过这种别人不要的垃圾发家致富了。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遇过脸盆换旧手机的?对于一般人来说,用坏的手机就是垃圾,啥用处都没有,但是收购去的人却从手机里面提炼出很多值钱的金属,比如铜啊之类,甚至于黄金,我就听说南方某个省一个村的人都在弄这个,富得流油。

你也许会说,提炼黄金,你以为想做就做?那要很多设备和技术的。这个话没错,这个门槛有点高,我只是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庄子告诉我们:你是什么,会成为什么,其实一开始就是自己决定的

有的人认为是废品,有的人认为是宝贝

资源不是拥有越多就会获得更好的结果,重要的是把资源发挥到极致。

尽管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的资源都有效地发挥资源,但我们手中的能够利用的筹码的确比想象中的要多。

我们总是高估外在资源的重要性,而低估自已已经获得的资源。

俗话说得好,求人不如求己。

能够无私全力帮助你的人是谁?是自己!

能力者和非能力者的区别是:能力者想尽办法利用自己已经拥有的把事情办好,而非能力者一辈子也许都在追逐一个外在的资源。

眼高手低者说的就是,自己会的,嫌它低级不愿意去做,真正你想成为的又做不到,一辈子在感叹运气不好。

殊不知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无数大佬早期的时候都是靠着一点有限的体力去慢慢的把事业积累起来。

刘某东最早的时候在中关村卖影碟,因为他仅仅拥有那么些资源,慢慢的慢慢的挂到网上去卖,慢慢的慢慢的做出一个平台,最后成就了一番事业。

庄子告诉我们:你是什么,会成为什么,其实一开始就是自己决定的

财富要考开发自己

曹德旺,我看过一个关于他的文章,文化不是太高,早期的时候穷得,七分钱的香烟都买不起。他早期当过厨师,还卖过水果。后来进了一家乡镇玻璃厂当起采购员。

这些活他爱干吗?不干也得干啊,要养家糊口,他的资源只有这么多啊。

后来又一次他去到火车站,看到几个人在搬玻璃,吆喝着众人闪开,嘴里嚷嚷着“外国进口的汽车玻璃贵啊,碰坏了赔不起”之类的话。

后来他打听了一下,国内就没怎么做汽车玻璃,汽车玻璃全靠进口,价格非常昂贵,于是他受到启示,回厂里开始组织生产汽车玻璃,最终他的玻璃卖到全世界,也是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一个人所拥有的,其实并不少,就像惠子的大葫芦,也像庄子说的护手防裂霜,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用处,自己否定了自己,自己踩烂了自己,这个人就废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有大用,多想想开发自己,也许命运就会改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