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成见禁锢人的视野,懂得理解,首先得战胜自己的心

大家还记得《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中申公豹那句疯传的台词吗,“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搬动”,这句话说得怪心酸的。可不心酸吗?

“成见”这种情感,有时候还确实比较霸道,它一旦形成,可不看对方是好是坏,因为对方好坏不重要,关键是心在成见下判定对方坏,那么对方在自己眼里就一定属坏,于是恶意便呼之欲出。

《庄子》:成见禁锢人的视野,懂得理解,首先得战胜自己的心


相信没有哪位朋友会觉得伤害他人很有趣,也相信没有哪一位朋友觉得被他人恶意相待会十分好玩。于是,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为了不让自己的“成见”刺伤别人,以此营造一个互相理解、尊重的大环境,我们就要学会理解。那么如何破除“成见”,学会理解他人呢?庄子最有发言权。

《庄子》:成见禁锢人的视野,懂得理解,首先得战胜自己的心


庄子作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十分精妙,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身心上的诸多烦恼,譬如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降解不自觉中产生的“成见”。要消除“成见”,就要理解“成见”是怎么来的。那么“成见”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能从《庄子》一书中找到答案。

《庄子》:成见禁锢人的视野,懂得理解,首先得战胜自己的心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必是乎哉?.....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这句话十分耐人寻味,这里就不浪费篇幅逐句翻译了,通俗来说,庄子大抵是想告诉我们,我们口中的“是”,就一定是对的吗?我们口中的“非”,就一定是错的吗?在不同角度下,“是”可以是“非”,“非”也可以是“是”。基于此,我们可以推理,庄子这是在告诉我们,是非的界限,如果没有个范围,当属无穷。而所谓的范围,往往就是立场的产物。为何有立场?我们的“心”为我们圈定了立场。也就是说,人因立场不同,会出现非此即彼的范围,范围是有限的,人局限于有限的风光而得出的结果会导致人做出以偏概全的判断,继而武断否定或者肯定范围外的东西。

《庄子》:成见禁锢人的视野,懂得理解,首先得战胜自己的心


为什么人会有“立场”?为什么不同的人基于自己的“立场”,会形成是非对立?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等等,于是人基于自己的独特性,在理解能力上往往有所不同。因此,每个人看同一件事情,大抵会因为自己的理解能力而无法全面看待事情的整个面貌,继而与他人出现尖锐的是非对立。

《庄子》:成见禁锢人的视野,懂得理解,首先得战胜自己的心


从上述分析,我们大抵可以知道“成见”形成的原因了。因为我们基于自己的“立场”,在自己独具特性的理解能力下,往往无法理解对方的“立场”。不同“立场”看到的风景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不一样,于是,我们无法对他人之经历“感同身受”。因为无法知道对方在自己的“成见”下有多痛苦,抑或者多无辜,于是,便肆无忌惮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评价”他人。

其实,哪有那么多人喜欢伤害他人,只是很多人真的不知道,原来自己基于“立场”下产生的片面想法,会如此不符合实际,会给他人造成那么大的伤害和困扰。

《庄子》:成见禁锢人的视野,懂得理解,首先得战胜自己的心


也就是说,要消除“成见”,建立理解,首先就得战胜为自己设置立场的“心”。其实,按照庄子的说法,让我们别具个性的“心”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因为我们生来独特,怎么可能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模一样呢?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成见”是源于自己的别具个性之“心”下衍生出的“立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便会不自然尽量去靠拢对方的“立场”,尽量去看看站在对方的“立场”下,会看见什么。我们会变得十分小心,不会随意因为一面之词,或者一些现象而武断作出评价。因为我们知道,立场不同,风景不同,在不了解的情况下随意评价批评,会给他人造成痛苦,抑会让自己陷于一叶障目之悲而不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