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黃馬褂真的有免死特權嗎?

在清代,皇帝出門有許多“內大臣”和“御前侍衛”隨從,這些人全要穿“行褂”,帽後戴孔雀翎,還要佩刀(最挨近皇帝的嚴令不許佩刀)。根據史料記載,這些內大臣和御前侍衛所穿的行褂全部用明黃色的綢緞或紗(一般冬天穿綢緞,夏天穿紗)製成,沒有花紋和彩袖。他們所穿的這種“行褂”就被稱作“黃馬褂”,清代典制裡有時也稱“黃褶”。

清朝黃馬褂真的有免死特權嗎?

在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周星馳飾演包龍星想向戚家命案兇手常威動手時,大太監李蓮英給了常威一件黃馬褂說:“這是老佛爺送給你的黃馬褂,穿上它,除了皇帝,誰不能打你。”在電影和電視劇中,似乎黃馬褂有很大的影響,幾乎就像一枚死金牌。

清朝黃馬褂真的有免死特權嗎?

那麼,黃馬褂在清朝有什麼作用呢?穿黃馬褂真的有免死特權嗎?

其實,黃馬褂的樣式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和普通的馬褂一樣。只是由於它的顏色是黃色的,所以註定了它的不平凡。我們都知道,在古代黃色是十分尊貴的顏色,只有皇帝的龍袍能用明黃色。不過,在皇帝出行時,他身旁的貼身護衛也會穿著跟他同色的黃馬褂,用來顯示皇室尊嚴。所以黃馬褂可以說是一種官服。此外,因其尊貴的顏色,皇帝也會將它賜予臣下,因此黃馬褂也被稱為榮譽服飾。

清朝黃馬褂真的有免死特權嗎?

黃馬褂在清朝的主要作用有兩點,一是皇帝身邊的人穿著來給皇帝造聲勢,另外就是是拉攏人心的一種榮譽性服飾。也就是說,穿黃馬褂僅僅是一種榮譽的象徵,並沒有太大的特權。但是,把黃馬褂穿在身上,眾人就會知道你是有功之臣,會對你很敬重,在見面時多數會對你行禮。如果穿著黃馬褂去執行一些差事,對方的官員也不敢對你有過多的刁難。因此,說明黃馬褂僅是一種榮譽的象徵而已,並沒有過多的實質特權,它其實跟現代的功勳章差不多。

清朝黃馬褂真的有免死特權嗎?

到了清朝晚期,擁有黃馬褂的官員越來越多,幾乎人手一件就開始氾濫起來,可以說已經爛大街了。這時,黃馬褂的榮譽跟地位就被大幅拉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