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上市,為何幾何A的銷量和Aion S天差地別?

雖說2019年吉利汽車再度以136.1萬臺的成績蟬聯自主品牌的銷量冠軍,但是號稱“東半球最好的純電動車”幾何A還是翻了車,全年累計銷量僅有9729臺,而在2020開年又創下月銷96臺的新低。

同期上市,為何幾何A的銷量和Aion S天差地別?

若把責任全然歸結於市場下行以及春節假期的提前,也不太合乎常理!畢竟去年同期4月份上市的廣汽Aion S,2019年累計銷量達3.2萬臺,今年1月份又斬獲2648臺位居新能源排行榜第三。

同競品定位、同品牌高度,兩者表現出來的銷量卻天壤之別,到底是怪自身太弱,還是因為對手太強?

同期上市,為何幾何A的銷量和Aion S天差地別?

如果先從顏值上講,個人覺得幾何A就已經落了下風。按照官方的“多維流動生命體”設計理念來闡述,該車最大的特點就是整個車形以純色或純面為主,沒有過多的修飾(素面朝天),營造一股未來感。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車剛亮相的時候確實能給人一種新鮮感或特別感,但時間久了再回頭看就有點和吉利帝豪GL高度同質化,無論是整個身形,還是細節處理,甚至具體到2700mm軸距?你品,你細品,無疑拉低了整車定位高端的身份。

同期上市,為何幾何A的銷量和Aion S天差地別?

再者來說Aion S,雖隸屬於廣汽集團,但卻擁有獨樹一幟的設計語言。例如“穿雲箭”式LED大燈組搭配封閉式中網,後又雙色車身和貫穿式尾燈進行點綴,整體融合諸多流行元素,在視覺效果上已然呈現的逼格滿滿(另外一點,Aion S的車身尺寸完全優於幾何A)。

與其對賭消費者會為近似帝豪GL的未來感買賬,但不如認定Aion S迎合主流元素的設計更討人歡心。

同期上市,為何幾何A的銷量和Aion S天差地別?

需要承認的是幾何A過於前衛科技的內飾佈局連我都為之心動,但過於新能源化的設定“例如採用Skin-care環保織物材料”,就有點和消費者所追求的高端大相徑庭。這一點就反襯出Aion S的誠意表現非常到位,匹配12.3英寸液晶雙聯屏、鋼琴式烤漆板及Nappa真皮等,其科技與豪華兼備。與此同時,新車還具備了深度化定製,擁有16800餘種調配方案,還可以前風擋玻璃簽名以及座椅頭枕專屬刺繡,近乎百萬級的待遇。

同期上市,為何幾何A的銷量和Aion S天差地別?

你說幾何A的產品實力強嗎?強,但整體下來還是Aion S穩壓一頭。前者擁有所謂的天幕式後窗,後者則直接全球首創太陽能全景天窗,以供座艙內電能儲備。而前者還在宣傳L2級自動駕駛功能時,後者已搭建支持5G技術的以太網架構,後期可以通過OTA升級實現L3級自動駕駛。

當然,作為一輛新能源車型,其動力系統才是核心儲備。而從兩者的產品調配來看,幾何A搭載一臺輸出功率為120kw,扭矩為250N·m的電動機,其續航里程為410km和500km兩個版本。而Aion S則裝配一臺輸出功率為135kw,扭矩為300N·m的電動機,其續航里程為410km和510km,其整體參數再度率勝一籌。

同期上市,為何幾何A的銷量和Aion S天差地別?

這裡需要重點強調的是,Aion S基於第二代GEP純電動平臺,整合了更為優秀的延展性和模塊化佈局。而針對於幾何A來說,雖說很多媒體對外宣稱是PMA純電動平臺打造,但按照吉利一貫對新品上市就強調平臺的風格(例如BMA平臺的繽瑞、繽越,CMA平臺的星越等),這次卻對幾何A避而不談。而從帝豪GL及帝豪GSe的產品設定來看,不乏也有很多人認為就是舊平臺或“油改電”演變而來,所以從本質上講兩者的認同感就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就跟三缸機概念一樣,縱使你的數據參數再強,但先天性的弊端依舊不會讓消費者買賬。

同期上市,為何幾何A的銷量和Aion S天差地別?

寫在最後:

現世本身就是新能源剛剛起步的環節,消費者對於電動車的認可相對薄弱。而幾何A又同實力強勁的Aion S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相比之下顏值低、配置差以及性能弱,更為關鍵的平臺塑造徹底拉開了兩者的檔次,所以說幾何A賣得少是有原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