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定格》窥探了这八对夫妻,发现了爱情的真相


婚姻到底是什么?


台湾导演沈可尚,耗时七年,采访八对夫妻。

八对夫妻性格各异,职业不同。

既有教授夫妻,也有农民工夫妇,既有家庭主妇,也有创业家。

通过夫妻对话的方式,探讨平时很少触及的话题。


我向来喜欢看这种纪录片,一来是真实,属于生活;二来我们没法体验别人的生活,可从影片中,得以窥探别人,实属一桩美事。


爱情是糊里糊涂,也是正心诚意。


第一对夫妻,来自陕西农村。

相遇于打工店中,参加同村人的婚礼确认关系,走进婚姻。


《幸福定格》窥探了这八对夫妻,发现了爱情的真相


导演:你们谁先表露好感的?你们谁先表白的?你们谁先提出结婚的?

回答到这些问题时,夫妻俩害羞的笑着互望,稀里糊涂、顺其自然、没想过。

不知道,没想过这些奇怪的问题。

“不好奇,反正嫁都嫁了。”女主轻飘飘的回答道。


没有谁追谁,也没有谁向谁表白,俩个人就这么走到了现在。


一开始,我看到这里时惊呆了。

他们两人,至少也是新社会人类,为何活得如此糊涂。

对感情、对未来完全没有规划,也没仔细想过,是否适合,就这么嫁了。

这是什么样的人生,反正我是抗拒的。

两人不提自我,相依一起照顾家庭。

一心一意为家庭创造生活。


这对夫妻像极了我们上一辈人。

因为生活环境、文化等原因,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

婚姻对他们而言,不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而是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非媒不得。

嫁到了婆家,或娶到了老婆,很快孕育出一个小孩。

挣钱、养家,供小孩读书。

为孩子买房、买车。

确实挺好的,一起为家庭付出。

有了后代,要而言之,有了共同目标,为明天奋斗。

婚姻对他们,更像是合作者。

因为承担责任走到现在。

他们孝顺父母、他们供养子女,生活美满。

一家人笑嘻嘻的站在镜头前面。

看着多么美好的画面。


但是不知道这美好的画面竟让我看出些凄凉。

永远在劳作的妻子、永远忙不完的丈夫。

孩子要交学费、母亲要买药。今天要赚多少才够。

但是他们是否有一刻能停下来,好好想想。自己想过什么样的人生。


或许妻子在未嫁人之前,是想要环游四海的,四海为家,见识过许多故事,遇见很多人,有一个文青梦;

或许丈夫是想要闯下一片天,在商场中叱咤风云。

但是,回头看看堆砌在肩头的责任,被推着往前走。很像夕阳夕下村口的那头老牛。


我承认,没有任何一种生活的过法有高低,正如我没法去评判这种生活。我不知道这种生活是对是错,我只知道它存在着,并且中国绝大多对夫妻都如此得活着。


评判别人是及其狭隘的行为,就像眼睛只能怒视前方而无法窥探四周。


爱情是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第二对夫妻,是一对教授。男主是社会学教授,而女主是教育学。


《幸福定格》窥探了这八对夫妻,发现了爱情的真相


女主是学霸级人物。身边不乏追求者,女主都觉得平淡如水,索然无味。

“无法与他们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这是女主不断重复的话。

与身边的男生无法进行知识上的或是视野上的谈话,一直成为女主的遗憾。


此时男主出现,没有气吞山河、没有赴汤蹈火,笼统在一起只有平淡的交流。

他前往女主宿舍,与女主谈论新闻、古典小说、文学等话题,发表见解。

每次对谈完,十分满足。


记得有一次,看完电影,回学校的公交车已停运。

男主一路上为女主背诵英诗,并不断讲解英诗的理解。

那时,两人很近。

心窝子贴着心窝子的那种。


有相同的爱好,有相同的知识储备,有相同的文学造诣。

他们知道彼此的需求,了解彼此的想法。

女主表述时,男主能很快接住女主抛出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阐述回答,是站在同一逻辑思维层次。

是的,他们俩是灵魂伴侣。

即使刚开始女主不喜欢男主的性格,觉得有些细腻过头。但是也不妨碍两人一直走到现在。

找到与自己相同频次的人,就像是从轻飘飘浑身不得劲的别扭,然后换到一坐下去就被海绵快速包围的那种满足感、充盈感。


即便是像这对教授夫妻,站在一样的高度,在世俗的世界也会有摩擦。


比如对于孩子的抚养矛盾,对事情的处理思路。


生活不仅有诗与远方,更有一地鸡毛。


但是这对夫妻能把这一地鸡毛做成鸡毛掸子,扫除落灰。


之前遇到的事情也好,不同的处理思路也罢,即便是男主在遇到巨大的压力下,将椅子摔坏。

事后,两人沟通起这个问题时,毫不避讳,分析对错利弊。


最后,女主缓缓说:“ 即使你摔东西,我也不会觉得是不堪的行为,因为是在我面前你才会去做这种事情,你不会在别人面前做这件事。摔东西就表示你的一个需要被我去了解,需要被我安抚,需要被我更多的爱。所以我觉得那个发出来的呼喊,我真的需要你。”


情绪发泄不可避免,如何处理情绪成为关键。以及如何处理问题,而不是让问题落灰。


因为它会一直存在,不会因为忘记而就忘记了,它总会在某天吵架时被激发,堆积的问题越多,越难处理。


拥有共情力,在遇到问题时,推己及人及换位思考。


爱情是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第三对是白领夫妻。 男女在情感表达上,是不同的生物。


《幸福定格》窥探了这八对夫妻,发现了爱情的真相


没办法表述出自己深层次的感受,导致问题很难解决。

对话如下:


「女:那你会觉得我很烦吗?

男:你很烦喔?

女:那你会不会觉得我觉得你很烦?

男:感受得出来啊?

女:我有时候觉得你好烦喔。以前不会这样觉得。

男:累吗?

女:不是,就是觉得很烦。

男:不想看到我。

女:不是,就是觉得烦。听不懂人话的时候。

男:也还好吧。

女:我明明就要用车,但是你把车开走了,让我只能骑自行车去北美馆,下雨天还要骑回来。你经常做这种扯我后腿的事情,就让我很烦。

男:喔。

女:在休足的时候把夹链袋撕掉,就觉得好烦喔。

男:喔。」


两人沟通,女方一直用一个字“烦”。你去日本把网络用完,我觉得很烦;你在我用车时,把车开走,我觉得很烦;你在…我觉得很烦。整屏一直回荡起你好烦。像是女生的一个发泄会,一直在描述自己的情绪,但是也没完全描述出来。“烦”字概括所有。


大多数夫妻应该都会经历这个阶段,你的动作,你的讲话,都会让另一半很烦。


说不上哪里好,但是说不好的时候,可以一直说个不停。


女方一直强调你带给我的感受,一直也没给出解决办法,这个烦肯定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两个人结婚,最初的愿望都是相处一辈子。

心怀恋爱,才会给与承诺。


如果双方沟通,一方一直给出感受,特别是负面感受。另一方其实也同样会被拖入这负面感受中。


沟通感受肯定是必要的,但是要让双方沟通的质量提升,那就一定要提出解决办法。

提出解决办法是双方沟通的一个方向。


女生一直强调的很烦,其实我感觉,女生有未表达出的情绪。

“烦”只是她的一个表面情绪。

深层情绪,可能是无法表达出来,可能是表达出来会伤人心。

无法直接说出来,怕直接说出来会上海到彼此,只好模模糊糊的词语,然后让你猜,深层的意思。


如果此时男方有沟通的意愿,一定能感受到女方的潜台词。你觉得我很烦,烦在哪里,为什么会觉得烦,慢慢深入引导,女方才会把未说出来的话慢慢倾吐出来。


佛洛依德说,潜意识占据我们意识的90%。


所以,很多时候,引导另一方说出未说出的话,没准说出来的话,让说话的人都会诧异。


没关系,这才是根源,找到根源,才有药。


爱情是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第四对 创业者夫妻 婆媳问题


这对夫妻探讨的话题是婆媳问题。


《幸福定格》窥探了这八对夫妻,发现了爱情的真相


「男:这样是没错。老实说,我也喜欢这一块,可是老实说,我是男生。那当然你没有办法说马上有个同理心,可是我会觉得现在这样说好了,我慢慢试着理解你,而且我试着喜欢你这一块。可是,我只跟你说,我是男生。

女:我没有。你看最近我在跟我爸爸妈妈或再跟你讨论我的弟弟状况,如果两边的父母都需要我们照顾的时候,我一定以先照顾这边。

男:我跟你说,我发自内心觉得我现在应该先停下来。

女:为什么?

男:我觉得你现在你的表述跟我的表述已经差不多是结论了,你的出发点很细腻,你的细腻点我看得到,我喜欢这一块。你看我这半年,我试着花时间去建立这一块。可是老实说,我是男生,我有我的排程。我要顾的东西很多。那你说你不能怎样,不能怎样,我觉得那口语上,我不想跟你吵。我今天理解你之后,你慢慢去想。我是男生。

女:你不用一直跟我强调这个啊。你是男生,我知道你是男生。」


从他们的表述,可以猜测到婆媳相处有问题。


男女生在沟通时,男生一直强调 “我是男生”,说了不止10次。


言外之意就是,我是男生,我考虑的问题方向和你不太一样,我是男生,我的责任感要更重些,我是男生,我需要承担更多的事情。但是,真的是这样吗?问号脸。


而女生回应道:“ 你在面对你父母的时候,你反而是要先让我感觉 你是跟我站在一起处理事情的,如果是感觉你代表你爸妈来的话,我自然是孤立无援的。我是在想,我干嘛在这。我一个人过的好好的。我现在跟我表妹说,没有确定不要嫁。这个就是我心里最深的感受。就是结婚不好玩。对我来说,我付出太大的成本,我没有预期到。应该这样讲,我天天与我父母相处,我没有预期到,我离开,包括我的外婆,我没有办法不能照顾他们到这种程度。真的离开之后才发现,就算我想念,我顶多电话,就算妈妈生病在家半个月,我也顶多半个月。可是,你妈妈不一样诶,生一个小病,我们就一起过去看他。你有没有想过我付出的成本有多大,然后我还要和你站在同等的地位,去讨论我跟你妈之间的关系。对我来说,是件很辛苦的事诶。”


婚姻无外乎就是,我、你,一起组成了家庭。

对外宣称,我们的家庭是一个独立的人了。

家庭作为一个共同体,抵抗外面的流言蜚语。

有风风雨雨,我们一起扛,有灿烂彩虹,我们一起欣赏。

即便内部有矛盾,但是也需要共同对外处理好之后,再处理好内部矛盾。

而不是,我想和你成为一个主体,面对外面的风雨。

在站在雨中时,你毅然把我的手甩开,然后指责我的不对。


家庭对家庭,肯定少不了需要磨合,但是我们的基础点如果是稳的。

那么,做为家庭成员的任何一方,都不会慌张。

而家庭基础点就是:我们是共同体。

像这对夫妻,面对千百年都难处理的婆媳问题,中间人其实是丈夫。

所以丈夫必须做为一个成年人,厘清自己组建的家庭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原生家庭固然重要,是割不断的血脉。

但是你和你妻子的家庭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创建的家庭。

在你创建的家庭中,才能真正看出你的责任感、耐心、成熟度。

那才会让你真正长成你自己。


我们的家庭是一个共同体。


爱情是逃之夭夭,灼灼其华。


第五对夫妻 摆路边摊的夫妻


《幸福定格》窥探了这八对夫妻,发现了爱情的真相


男女主看以前拍的婚纱照,女主打趣道,觉得现在和以前差好多,问男主觉得差在哪里了。

男主回答到,以前比较天真,现在变得比较有原则。

下面是双方的回答:


「女:喔,对,我说你的天真就是单纯的意思吗?还是什么

男:对,算是单纯吧。可是,现在就比较犀利吧。可能是要捍卫一些事,我要捍卫我所有的啦。所以就会觉得比较,,,,有规则吧。或者说是原则,抓得比较紧啊。对啊,我就是觉得前后比较不一样了诶。其他都差不多诶,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女:那你觉得这样好吗?就是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男:都差不多诶。

女:你会觉得我现在变成这样比较现实吗?或是比较讨厌吗?

男:可是这个就是一种人生啊。

女:什么人生?

男:就必经的吧。因为就像你讲的,你会去捍卫一些事情,你不可能还想以前这样子啊。」


男主一直谨慎自己的措辞,因为有些词就是会伤人。

比如男主想说的现在比较有原则,我猜测指的是可能比较市侩,变得比较现实了。


小心翼翼的措辞,把现实说成原则,捍卫观点。


隐藏的含义是即便我知道你的某些特点,即便我不喜欢,但是我也不愿把它变成阻隔我们的障碍,因为我爱着你,我要比任何时候都小心的呵护我们的爱情,我不愿意伤害你。


看到很多女生,去考验男友。

用小号去试探、让朋友匿名去聊,我个人认为是及其无聊的行为。

试问,想去试探的人,你想得到什么结果。

如果我是被试探的那个人,我会很生气,不代表我对你没有爱,恰恰是我爱你,你仗着我爱你,对我为所欲为。


爱情真的是经不起这么折腾的。


慕容席的《贝壳》一文,描写贝壳:

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


爱情是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第六对夫妻 性格原因 思考问题的方式,男性和女性是有差异的。


《幸福定格》窥探了这八对夫妻,发现了爱情的真相


第六对夫妻也是一对白领夫妻,他们聊的话题是关于生活状态。女主喜欢的生活状态是像心跳一样,有起伏,有上有下,生活需要些激情。


「而女主这么说: 那个东西,你觉得很激情的一些东西都是情绪。但他背后有更深刻的东西。就是被称作为爱的东西。那个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很怕万一哪天激情消退了,我该怎么办。因为浪退了就知道谁没穿裤子。没有啦。不是这样子啦,但是因为我也很怕那个啊。那是我真实的烦恼,因为我怕我对于程失去了这种激情,该怎么办。但后我只是认清了,我们不可以被那个东西抓住了而已。

其实能看出女主的性格是活泼开朗的,并且积极主动的一个人。一直在调节气氛。并且生活中不能缺乏激情,因为激情代表爱,如果爱没了,那怎么办。也能隐隐看到有些不安全感。女主把激情等同于爱。


显然,男主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生活的常态就是平静。只有在平静中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男:不是啦,我是说激情只是让你在那个过后可以,就是怎么讲,不会对这个人就是会想要把他给丢掉的这样子。

女:不是抛弃式的就是了。

男:就是说你激情之后还是回来这个地方啦。

女:对啦。

男:因为我觉得就跟家人一样,这件事情。也不是跟家人一样,反正就是如果这个人不见了之后…

女:会很伤心把。

男:有的人会觉得很开心,想说哇靠,太棒了。终于太棒了之类的。

女:敌人。

男:也不一定就是敌人

女:杰

男:什么杰啊

女:狄仁杰」


两人就在这嬉笑中结束了对话。

看样子,大概率没解决彼此的问题。


一人认为激情就是爱,生活中需要经常有激情;一人认为生活在于平静,平静才能享受生活。


其实,观点无关乎对错,看如何调和。


并不一定说,我的观点就比你的观点好,我们就要按照我的观点来。

如若如此,两个人很累。

换个角度看来,我觉得两个不一样的观点,出现其实挺好的,你能从我这里看到这个观点的价值,我能从你这个观点中得到不一样的眼界。

然后两人有商有量,各退一步,看看是否能调和到中间。

偶尔我们也要激情,因为激情是生活中的那一跳心跳线,证明我们还爱着,我们的爱还有心跳,以后回忆起来,知道我们一起做过这些有仪式感的事,不同于其他天,我会记住那天;而生活的状态,我们就在平静中慢慢领悟吧。


观点不同不是把我们推开的理由,沉默才是。


爱情是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七对夫妻


是一对年轻新潮的夫妻。 婚后面对“性事”时,激情程度不同。


《幸福定格》窥探了这八对夫妻,发现了爱情的真相


他们聊的话题是,在备孕期间双方的状态。


「男:你是算好有一个日期嘛,可是你譬如说是今天晚上,那你会做什么准备吗?

女:好像也没什么特别准备吼。

男:你都没有做准备?

女:我只会跟你讲说今天好像时间上可以喔。

男:没有啦,你可能会前一天跟我讲。大概哪一天,今天要记得差不多回来。可是你都没有做特别的准备?

女:我好像也不会特别穿什么性感的啊。是吧,我有吗,我没有啊。

男:我不知道啊,我在问你啊,比如你有没有特别洗澡,洗得更香。

女:我会洗得特别香一点。

男:有吗?

女:可能有吧,可能会变得比较晚洗澡等你这样子。

男:洗澡的时候有特别跟以前不一样吗?比如特别沐浴乳多一点这样。

女:有,应该有啦。

男:你没有的话我会很难过,因为至少我会有,第二个是说我会…

女:可是那一段时间真的还蛮痛苦的。

男:你很痛苦吗?

女:因为我觉得双方也都不是很开心。都没有在特别享受,对不对。而且假设我抬腿的时候你都会跟我说不要那么刻意。可是女生会有女生的压力在。无形的压力。

男:不过对男生从早到晚都有压力,就今晚就要那个。

女:结果会不会反而表现不好?

男:会。所以就变成还要辅助。就是说可能要先打开电脑之类的。

女:前戏要自己先弄好就对了。

男:所以要赶快ready好。所以我才问你有没有准备啊。你如果没有准备都我在准备….」


他们俩在讨论当时备孕的状态。

最后讨论重点在于是否有为备孕做出特别的准备。

两人为家庭的付出,难免会比较。

在充满爱这个虚幻的气体时,你会被它所迷晕。

所做的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理所当然的。

当爱的浓度渐渐降低时,你战栗一下,以为自己清醒,回想以前的付出,心有不甘,认为不值。

然后进行付出比较。

当你成为付出多的那一方时,你就开始谴责对方。

心中会越不甘,越委屈。


比较付出,心有不甘,吵架的导火索,一旦这个导火索点燃之后,将会引发以前埋下的炸弹。


爱情中最舒服的状态,是没有一方委曲求全的。

总有多付出的那一方,总有被照顾的那一方。怎么办?


《奇葩说》陈铭分享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规则前置:把规则定在前面。例如在结婚之后,回谁家过年的问题,事前说好一家一年,孩子出生以后孩子选。或者规定好打扫卫生的时间,周一三五我打扫,二四六你打扫。

规则前置有一个好处,没有谁向谁臣服,只有我们向我们共同制定的规则臣服,这是对我们的臣服。


爱情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最后一对夫妻


抚养孩子时,产生的意见分歧


男女主在讨论找一个人照顾小孩。


《幸福定格》窥探了这八对夫妻,发现了爱情的真相


然后双方有了以下的对话:


「男:真的吗?我想说找个人帮忙,有什么不对吗?

女:可是我觉得难道我就愿意去生这个小孩吗?我也是牺牲我自己诶,我也完全没讲啊。我根本就是讨厌小孩,可是我只是让你帮忙下而已,你就这样子。

男:不是针对小孩呀,基本来说,帮忙我没有说不好啊。那实际上你看。每天早餐也是我在买,对不对,至少我的碗我会自己洗啊。我只是说,临时有什么事情我帮不上忙,或想做其他事。如果有一个人来帮忙,帮助处理零碎的事情,你也不用那么忙。对我的话,如果有事很事,比较有持续性。

女:你也把喝酒,说成小孩不睡觉。你以为我喜欢奶睡吗?我也希望小孩好好睡觉,不要吵到你。

男:但我并没说是你的关系。

女:我觉得我已经这么尽力了,然后你还是觉得说,小孩吵到我。让我没有办法好好睡觉。所以我只好喝酒,所以我刚才问你,真的只是这个原因吗?从他从生到现在,我已经想尽办法让他尽量不要影响你睡眠,不然我干嘛这么累,我发现我做了所有事,你还是觉得,对你来讲,是一个问题。

男:当然小孩会烦,这个大家都会有嘛。

女:只是我跟你结婚,我都尽量能够我该做了,我就不会去想什么忍耐不忍耐。我就尽量把它变成是生活合理化。合理化了,你就习惯,你根本不会觉得这是什么问题。你已经习惯了,这就是人生该走的路,根本没有什么好讨论。」


其实,发现没有。刚开始讨论的找保姆照顾小孩,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讨论这件事的优劣,而是一方斥责另一方,没照顾好家庭。

女方一直以受害者的身份斥责男方,没有花费时间照顾好家庭,而自己对家庭的付出,男主并没看到。

自己不喜欢小孩,还是把小孩生了,并且想尽办法,让小孩不要吵到男主的睡眠。即便如此,男主依然不满意。

女主所做之事,男主视为空气。女主感到委屈,并不是不能把事情做好,而是自己的付出没人看见。


看见,是双方爱存在的必要条件。


我们的问题大多数不是具体事情,而是事情存在之后,你对它的一种感受。


而这种感受,其实很容易通过你的沟通来解决,达到一致目标。


而这良好沟通的前提就是“看见”。


其实,窥探了这几对日常的夫妻,他们之间的一些事,也很像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婚姻,并不是你爱我,我爱你,就能存在的。


在这个越来越自我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把注意力花费在自己身上。

但是婚姻是需要你暂时把视线抬起,放在站在你身边的人上。

是反人性的。所以如何把婚姻经营下去,需要双方费劲心力。


第二对教授夫妻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我看见你的存在,我看见你的问题,我更看见了你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


需要的是我们推心置腹的勇气、换位思考的耐心以及组成一个共同体的信心。


婚姻很长,婚姻很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