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當年不解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當年不解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引言

魯迅先生的文章中沒有多餘的素材,都是有故事的,正如魯迅自己所說自己的文章,如果沒有閱歷的人,不一定要能讀得懂,中國大多數讀書人,都不太注意世事,所以很難想通的。因此,我們小的時候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實在是沒有味道,甚至有了無聊的感覺。但是長大後,在到社會上,再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卻是感觸頗多。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當年不解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再讀《三味書屋》,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有了社會閱歷之後,再回爐品讀先生的文章,感覺是非常好的,就拿《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來說,這本是初中時選入語文課本的文章,那時候學習這篇文章時就覺得非常之平淡。這樣的一篇文章怎麼會當成教材呢?小時候的我們只對百草園感興趣。因為這與農村的環境有點相類似,自己的童年也是這麼過來的。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當年不解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但是到了三味書屋的章節時,這情景似乎離我們那麼遙遠,又那麼近,語文老師在講解這篇課文時足足花了三個課,都是什麼段落大意、重點語句、中心思想之類的內容。或者重點需要背誦的段落。直接的後果就是“恐語文”症。

實際上,再次品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會發現很多細節是需要去琢磨的,並非魯迅先生為湊字數寫得那些情節。而都是有一定用意,如果不明這些用意,是無法理解先生的用心良苦。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當年不解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魯迅先生本是新文化的倡導者,去日本留過學,見過外面的世界,本想學醫救民,卻發現醫能救人,卻無法治“愚”。所以才放下手術刀,拿起筆桿寫文章來喚醒民眾。另一方面,因某種原因當時先生的內心對傳統文化存在排斥,所以在很多文章毫不掩飾自己的的想法,當然也包括對私塾的厭惡。至於排斥傳統文化是對還是錯,則不是本文重點討論的主題。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當年不解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解讀《三味書屋》,真是不同的感受

關鍵我們從先生的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背景和立場來品讀,似乎更能感受這篇文章到底想表達什麼?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成稿於1926年9月18日,發表於當年10月10日的《莽原》雜誌第1卷第19期。是先生從北京到廈門後所作的文集中第一篇作品。當時的魯迅已經被同行當成異類而被排斥。被學校安置在圖書館樓上。孤寂一人,使魯迅先生深感“苦惱,零落,孔滅。”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當年不解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所以這篇文章的標題,小時就沒弄明白,為什麼取《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標題,如果大膽改一下,改成《從對百草園的喜愛到對三味書屋的討厭》,以這樣的主題去讀這篇文章,可能就會更加清楚了,

百草園是完全自由的童年世界,家村小孩都有深刻的體會,三味書屋則是人類社會框架,對一個兒童的人生進行了強制干預,當然這樣的人生軌跡,誰也無法改變。其結果就是:快樂與自由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遞減,事實也是如此。

讀一兩遍,你會覺得有趣;讀上幾十遍,就會有一種無形的傷感。讀出了人生的悲哀與沉淪。

本來是歡樂的百草園,從夏天到冬天,還留戀著兒時的玩伴閏土和長媽媽講故事的時候,隨著一句:

“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裡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裡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當年不解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快樂的童年生活嘎然而止!為什麼呢?是自己拔何首烏毀了泥牆?還是自己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院子,反正不小孩永遠不知道大人的想法。

當年讀私塾這一段時,覺得索然無味,極為打不起精神,也許就是魯迅先生故意這樣描寫,整文沒無聊兩個字,卻引起讀者無聊的共鳴。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當年不解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自己彷彿是書中之老夫子

然而給我印像更深的卻是那私塾先生,魯迅並沒有用太多的筆墨去描寫這位老夫子。只是描寫了拜師的過程和對老師的印像,僅此而已。

通過“怪哉”一詞的提問,把童真與迂腐的對比反差描寫提淋漓盡致。孩子們開口讀書那一片斷,可以直接讓一箇中學生暈到, 我當時就是其中之一,不過現在看來,這裡面大有文章。

於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有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的,有念“上九潛龍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當年不解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因為沒有標點符號,簡直讓人莫名其妙,如果把標點加上,可以看出這其實是《論語》裡的句子:“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唯獨“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被當時用來取笑一個掉了牙齒的女同學,被追得圍校園跑了一圈,古文裡還能有這麼一段,還是孩子們的惡搞呢?不知道。

到現在才知“上九潛龍勿用”乃《易經》中的句子。

當讀到“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幾乎要哭了,完全看不懂什麼意思。直到長大後,才知道這是《尚書》中的《禹貢》篇。原本是:“厥土惟塗泥。厥田惟下下,厥賦下上,上錯。”寫的應該是“大禹治水”故事的片段,對土地層的定義。“厥貢苞茅橘柚”應為“厥篚織貝,厥包橘柚,錫貢”。大致的意思是:“天下土地分為九層,下上層,為下等裡最上的一層,好壞地層交錯;進貢的物品裡有茅草、橘柚等物品。”哎呀,太拗口了根本讀不下去。

總之“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是《尚書》中《禹貢》的錯讀。

在魯迅先生當時看來,這是極為枯燥的內容,讀這篇文章的人也是這種感覺,但先生的文中並沒有枯燥兩個字,就已經讓人心領神會了。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當年不解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可以體會到孩子們在大聲朗讀的時候,老夫子也情不自禁的搖頭晃腦的念起來的場景

“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小時讀這一句時也不明白什麼意思,魯迅為什麼要引用這段文字?這段思想性、藝術性都不高超的文字,為何令老老爺子這樣陶醉?這也是後來才知道,這段文字出自清人劉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崗賦》,是用來鼓吹唐末名將李克用詩篇。李克用性格勇猛剛健,其人智勇雙全,打仗時常帶頭衝鋒陷陣。

然而特寫老師對這兩句的陶醉,實際上折射出了老師內心深處的夢,老夫子非常羨慕李克用指揮的風采和殺敵酣暢的境界。然而,他早前的這個夢顯然沒能實現;他此時淪落到三味書屋,成為一個教授孩童的私塾教師。這一段文字,十分含蓄地折射出這位老師的人生悲哀,也是魯迅先生自己的感受。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當年不解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為什麼說是這也是魯迅先生當時的真實感受,因為當時魯迅先生一腔熱血在當時的社會顯得格格不入,被孤立、排斥而沉淪,不正是當時老夫子的現狀麼?其實我們今天再讀這篇文章時,又何嘗不是這樣的感覺呢?年少時做過很多夢,但是現實總成為夢的破壞者,一次又一次無情的給我們最不想要的答案,隨著年齡的推移,越來越違心地低下那曾經充滿夢想的腦袋。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當年不解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重新回味下《三味書屋》

整篇文章所描寫一切都非隨心所欲的任意而為,都是圍繞著少年魯迅的興趣愛好和討厭憎惡的材料。對舊的傳統的格格不入,興趣廣泛而充滿活力,是我們所看到的少年魯迅的特性,和長大後的煩惱,以及對現實社會無情的批判。

如果沒有豐富閱歷,真是無法讀懂魯迅先生的文章,即使有了閱歷,也只能是通過自己的體驗去品讀書中之意,每隔一段時間重新讀魯迅先生的作品時,其中的受是有所不同的,正合了另一句話:“兒時看山就是山,少年看山不是山,耄耋看山還是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