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艇在一战是主战武器,却为何在二战前,几乎完全消失了?

飞艇诞生的时间很早,早在1784年的法国,有个罗伯特兄弟,就制造了一艘人力飞艇,这家伙一出生就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做到了长15.6米,最大直径9. 6米。在充满氢气后,做到了1000多公斤的升力,载人载物都完全不是问答。


飞艇在一战是主战武器,却为何在二战前,几乎完全消失了?

不过由于此时的飞艇,仅仅只能完全依靠氢气升力升空,无法人力过多的调整方向、角度。


实践中就是一个典型的空中漂浮物,作用上跟热气球区别不是很大,所以并没有大规模的运用,不管是军事还是民用都没有。


19世纪人类完全踏入工业时代,蒸汽机、内燃机等动力产物相继广泛运用,飞艇这才迎来了自己的“人生高光”。


飞艇在一战是主战武器,却为何在二战前,几乎完全消失了?

18世纪末的时候,飞艇解决如何飞起来的问题,而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动力机器,则让飞艇可以在人类的可控下动起来,而非完全依赖自然界的自然风。

法国的齐菲尔德是让飞艇动起来的开创者,他在1852年创造了一艘椭圆形的飞艇,长44米,最大直径13米,总升力2吨多。


为了让飞艇能够顺利的动起来,齐菲尔德参考了当时水中工业化船动起来的原理,将推动船在水中行动的螺旋桨安装在飞艇屁股上。


飞艇在一战是主战武器,却为何在二战前,几乎完全消失了?

同时为了让这个螺旋桨可以转起来,安装了一台蒸汽机为其提供动力,最终齐菲尔德的整个飞艇可以以每小时9.4公里的速度飞行。自此之后,飞艇开始大规模的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其中就包括军事上。


由于飞艇是靠气体带来浮力然后升空,所以跟飞机相比,他有一个天然优势,就是可以长时间滞空,成为一个地区的空中壁垒。


飞艇在一战是主战武器,却为何在二战前,几乎完全消失了?

一战中英国就曾生产大量小型飞艇,长时间悬浮于空中,对海面进行监控,进而达到反潜的目的,毕竟相对舰艇反潜,潜艇是打不到空中的飞艇。


与此同时由于飞艇还有着足够体量,而这个体量又带来了超高的载重,注定了它可以在战争中,携带大量的炸弹作战。


飞艇在一战是主战武器,却为何在二战前,几乎完全消失了?

飞机携带炸弹是以几枚算,飞艇可是几顿计算,要知道1784年的第一艘飞艇,他的升力就有1000多公斤。简而言之若没有干扰,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飞艇就是空中大炮,可以从高往下砸人的那种,攻击上堪称“无甲攻击”。

不过万事都有阴晴圆缺,飞艇有它特有的优势,但是它的劣势也很致命,就是它庞大的身躯,致使他在空中很难灵活运动。


飞艇在一战是主战武器,却为何在二战前,几乎完全消失了?

在没有掌握绝对制空权的时候,飞上天就是飞机的活靶子。同时在战斗中,地面部队在确定攻击可能来自空中后。


也是发展出了防空火力,而这个火力对于飞艇来说,就是绝对致命的,它丧失了轰炸有效目标的能力。


防空火力的出现,必须要求空中火力输出要有灵活速度,可以穿越火力网,而飞艇恰恰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飞上天是活靶子,同时丧失攻击有效目标能力,飞艇在战争场景下几乎就是无一是处了, 自然在飞机已发展充足,防空火力体系成熟的二战,没有大规模登场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