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丨流水線上育秧苗 探訪武義明達糧食合作社育秧工廠

浙江日報丨流水線上育秧苗 探訪武義明達糧食合作社育秧工廠

一個個育秧盤從流水線上生產出來。記者 侯明明 攝

“你們來體驗吧,我們差不多磨合好了。”3月12日一早,樓建德打來電話,約我們去體驗機械育秧。

樓建德是武義履坦鎮明達糧食合作社育秧工廠(以下簡稱“明達”)負責人。這個廠不一般:受地理環境影響,武義南部山區不種植早稻,早稻集中在縣東北部的1.2萬畝農田裡。明達是金華市規模最大的機械化育秧基地,擔負著武義全縣一半早稻田,約6000多畝早稻20萬盤的育秧任務。

前幾天育秧廠開工,我們希望體驗採訪但被樓建德婉拒。今年受疫情影響,育秧工廠缺人,差點開不了工。站在育秧廠門口,樓建德說:“15個人的兩條生產線,11個人是新手,花了三四天才磨合好。我們要供應全縣一半早稻秧苗,不敢誤農時呀!”

又一場冷空氣,把前兩天的陽光擋回雲層裡。沒有陽光的照耀,沒有水稻的點綴,農田顯得格外安靜。“屬於它們的春天,馬上就要來了。”樓建德說。

明達面積有1000多平方米。除了佔據門口不到上百平方米的播種流水線,我們的眼光,被一個接一個的泥土堆吸引了。“莊稼是離不了土的。你看一個個育秧盤裡不是都有土嗎?這些土就是育秧的基礎。”孫雄彪告訴我們。55歲的孫雄彪是正在此處的縣農業農村局駐企服務員,也是遠近聞名的水稻專家。

眼前的泥,與我們平常所見略有不同。抓了一把,感覺很細膩、柔軟,像棉花糖。老孫說,這些原來是山裡的泥土,挖掘機挖出後,要經過粉碎加工、篩選,顆粒直徑不得超過5毫米。然後這些泥土,以3比1的比例混入育秧基質,通過床土混配加工生產線,作為育秧盤裡的床土。

轟轟作響的床土混配加工生產線,就搭在播種流水線上。放育秧盤的工人,把盤放入播種流水線後,床土混配加工生產線上的床土,就會均勻地撒到盤子上,經過播種流水線灑水、播種、覆土,就完成一個育秧盤的生產。然後成疊擺放,由剷車運入恆溫恆溼的水稻育秧暗室,48個小時後就能出芽。

浙江日报丨流水线上育秧苗 探访武义明达粮食合作社育秧工厂

“從土到苗,這樣兩條生產線,我們也是摸索了10年。原來床土是人工混配的,現在改為機器;原來育秧盤是人工運輸的,現在加入疊盤機,直接由剷車運輸。”孫雄彪介紹,這些年農業勞動力緊缺的現象越發明顯,武義縣早就做了謀劃,重資補貼農業機器換人。明達育秧廠先後投入了500多萬元,政府補貼就有300多萬元。

目前,明達日產量可達1.7萬盤,比6年前翻了一番。這多虧了明達引進的兩條機械化流水線,每條流水線每小時能生產1000盤育秧盤,遠遠超出省內絕大多數合作社每小時400盤的產量。

長約10米的播種流水線,10個工人與機器配合得行雲流水,放盤、覆土、灑水、放種、覆土、運盤、入庫……各司其職,緊張有序。在播種崗位的王永兵,是今年招的新人之一。他擔負著責任最重的活兒,既要看牢床土的薄厚,又要看種子播種的多少,還要盯著覆土是否堵住。

“什麼最大?吃飯最大。尤其是疫情中的年份,大家都要出份力。”王永兵說,他今年把在東陽橫店鎮的店,交給兒子開。自己到育秧廠上班,既多一份收入,也是做一份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