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家家戶戶都會有口罩和酒精,你認同嗎?為什麼?

暖暖芯芯


不認同。很難做到家家戶戶,如果住在大城市裡大家可能會有這方面的意識,但是在農村裡面,連疫情期間大家感覺戴口罩都是被迫的,如果疫情結束大家更不會去做,覺得這不是必要的。酒精如果放在家裡,如果存儲不當的反而危害更多,所以人們只會有需求的時候才會去想到它。


Jonb愛旅行







大磊子幸福生活


這個觀點,我比較認同。口罩在沒有武漢這次新冠肺炎以前,曾在大街上看到有人戴口罩還有些不習慣,總感覺有點彆扭。這恐怕不是我一個人的感受。前不久,我在朋友們面前講了這個觀念後,他們也覺得是這樣。但現在,就不一樣,覺得上街道戴口罩完全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戴口罩一是為了自己,二是為了別人的健康。可能這次疫情過後,很多人在公眾場合都習慣於戴口罩完全是一件最正常不過的事了。應該說還會成為一種自覺的習慣。很多家庭可能會自覺地在平時準備一點口罩,以防出門,或者平時感冒備用。這應該說是從這次疫情過後 ,人們對健康的一種新認識,新提高,也是自我防護能力的一次大提升,可以講,如果能做到每個家庭都有如此理念的話,這說明全民的健康意識大大增強,應該為我們的國民素質(健康)提升而大大點贊!

當然,酒精等消毒液的問題,幾乎有如出一轍的道理。但這個東西比口罩要危險一些,如果在家中不注意與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分開存貯的話,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這需要這家、政府、社區普及這些常識。但是我,我相信一些家庭會備用一點酒精等消毒之類的物品。

希望,這個會成為每個家庭的一種常識!


教育人王福明


太認同了。還記得非典時期,什麼最強手嗎?是體溫計!和現在的口罩一樣,妥妥的硬通貨,價格高還買不到。我家到現在還保持有兩個體溫計的儲備。

每個年代,都有屬於每年代的家庭習慣。那些習慣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

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我家住的是平房,城市路面硬化還沒有那麼好,大多數都是土路。我和小夥伴們出去玩或放學回家以後,一定是先站在門口,等著媽媽用毛巾在身上拍打一圈,然後再進家,(這個場景在很多電視劇中還能看到)。而拍打的力度和媽媽的心情有很大關係。[笑哭]那會的洗手是吃飯前做的事情,更像是吃飯的一部分。所以說“飯前便後要洗手”。當然便後洗手也很重要啊。

後來搬進樓房住了,回家進門的第一件事就變成了換拖鞋。這個時間段,出門和回家都很麻煩。如果準備出去玩,就一定得想好需要拿的東西,等全部都拿好了再去換鞋。因為那會繫鞋帶樣式的鞋比較多,穿脫都不很放便。如果你鞋換到一半,突然想到有什麼東西沒有拿,就很尷尬了。要麼乖乖換回拖鞋再拿,要麼就一定會挨媽媽罵。還會被罰掃地。而當著媽媽的面兒掃地,我覺得更像一種修行。即使你再認真,也還是會捱罵。[我想靜靜]

然後就是2003年。非典期間國家大力宣傳家庭衛生防疫的建議和現在差不多,也是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不聚集。也是從那會開始,回家換好鞋以後多了一項洗手。也是從那時開始,洗手才成了回家的一部分。生活中的習慣,就是這樣一點一點養成的。

這次冠狀病毒疫情,一定會讓我們養成新的好習慣。在人多的地方戴口罩,是保護自己和家人免受流行性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最好方法,也一定會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選擇。關鍵口罩還夠便宜(疫情過後價格會恢復正常的)。這樣的話,口罩一定會成為家庭常備物品的。


人到四張


認同此觀點。

中華民族歷史以來,不斷受瘟疫滋擾,雖瘟疫猖獗,但終被我們所打倒。因為中華民族有“中國功夫”、“勤勞勇敢”、“仁者中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等功法護體,這是我們的“金剛罩”,又是我們的“金剛鑽”,擁有了他們,我們將攻無不破,戰無不勝。

中華民族有優秀的文化傳統,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未雨綢繆”的憂患意識,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處世之道,於人於己考慮都會家中常備酒精和口罩。

但是“酒精和口罩”冶不了本,我們應該改善的是人類的生存環境,應該還自然本來的面貌,應該大力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觀念,應該抹殺部分人的“貪婪與無知”,這樣才能長治久安。





淺藏塵埃


我很認同。記得2003年非典之後,北京幾乎家家戶戶都準備口罩了。有一部分人出入公共場所很自覺的戴上口罩。最值得點讚的是隻要有感冒症狀的時候肯定會戴口罩。這就是經歷過病毒攻擊後的城市人民面對今後生活的態度。警覺,防範,具有公共衛生意識。如今,全國人民都親歷了與疫情鬥爭。當這場無硝煙的戰役結束後,大家會自覺,自律的將生活經驗,公共衛生意識列入到日常。



天音文化藝術交流


我並不這麼認為,還記得03年的非典嗎,非典結束後人們的生活似乎並沒有發生什麼實質性的變化,同樣,我認為這次疫情結束後,可能在短時間內消毒水和口罩會受到人們一定程度上的重視,但久而久之也就被淡忘了。當人們想起2020年的春節,想起那個大門不能出二門不能邁的春節可能只是感慨萬千,人們總是三分鐘熱度,好了傷疤忘了疼。

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年前,人們意識到全球變暖逐漸成為一個嚴峻的問題,但是我們在看看現在的地球,全球變暖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甚至越發嚴重,如今的新型冠狀病毒也很有可能是因全球變暖的大自然所釋放出來的病毒。

我認為準備口罩酒精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重要的是人類要和大自然和諧相處,只有善待大自然,大自然才會對我們友好。



未來是贖回的曙光


準備倆仨的不夠用,得多囤點!需要囤積的太多了!大米白麵方便麵、蔬菜水果飲用水、酒精口罩各種藥……

酒精是易揮發品,時間長了濃度變了;口罩是有有效期的;藥更不用說了,時間長了會變質。家裡準備點常用的,邊用邊換還可以,囤積?算了吧!平常多看看新聞,多琢磨琢磨,比別人快一分鐘就可以了!

另外從經濟角度看這事,如果囤積家裡得準備個櫃子,怎麼也得佔地一平米吧!按北京的房價,這一平米怎麼也得四五萬、五六萬的。一櫃子的東西,三五年換一輪,相當於每年成本怎麼也幾千。幾千塊錢,吃啥不香?再說,有事的時候,並不是買不到,只是價高而已,高能高過每年幾千塊錢?

萬一萬一真的買不到,有錢都買不到,哪都買不到,國內買不到,國外也買不到,那這事肯定大了,肯定不是囤的那點酒精口罩能解決的。

能靠pay解決的都不叫大事,pay解決不了的,就得靠pray。


曉心簡言


不認同,怎麼說呢,現在用口罩的話基本是因為疫情,平常用口罩基本分為幾種:

一:清潔工人,因為平時打掃大街灰塵太大

二:飲食行業,飲食嘛,都是要注重衛生的

三:工廠工人,因為有些工廠氣味是相當大的所以上班會帶吧

其餘的都是因為可能夏天熱的時候避免曬黑的,因為除了可以帶帽子,但是還是會曬到臉之類的吧,還有就是冬天寒冷,抵禦寒風,還是就是有霧霾嚴重的時候帶,都是少數人會帶口罩的,未來十年,其實過了疫情大家基本會忘了吧,就像非典一樣,但是能做到家家戶戶用口罩那是最好的了


林大仙粉條


首先還是老規矩,分析問題。

未來家家戶戶都有口罩和酒精?

這個問題給我們表達的意思就是未來我們每個人都很注重安全意識,對自我安全的保護非常好。這應該是這麼理解的。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從人性的角度分析這個可能性吧。

首先問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事情才能讓人深刻的記住不會忘記?

是不是隻有親身體會過,經歷過才能很深刻,才能感同身受?[機智]

就比如前幾年抵制日本商品,就南京做的做好。

所以基於以上人性的分析,總結出,只有部分地方的人類會對自身安全足夠重視。這也是看群體,看經歷程度而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