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偷走了公務員執法的底氣

一,暴力執法

是誰偷走了公務員執法的底氣


曾經,“暴力執法”活躍在各大新聞平臺,至今餘波也仍未消除。暴力驅逐攤販,強拆,人大碩士雷洋死亡事件,一件件事將公務員推上了風口浪尖,成為了輿論的中心。公務員變成了“人人喊打,臭名昭著”的隊伍,當然也成為了輿論和新聞媒體的關注焦點,有公務員的地方必有流量,也必然被網絡群體所嘲諷和聲討。

二、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

是誰偷走了公務員執法的底氣


隨著輿論壓力的增大,執法隊伍開始怯於執法,這卻助長的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碰瓷、職業醫鬧、圍堵政府,“新型職業不斷衍生”,這群犯罪分子打著弱勢群體的幌子,透支著人們的善良,挑戰著法律的底線。然而,執法隊伍卻不敢再站出來伸張正義,讓執法者心酸和難過的不是頂著烈日與違法者鬥智鬥勇,而是在執法過程中那一部部帶著監視和批判的手機攝像頭。視頻被剪切上傳,激起了民憤,人人抨擊執法者,上傳者默默地關注著這場“戰爭”,享受著流量帶來的收益。官方出來澄清,然而公務員在人民中的形象早已不是“為人民服務”的光輝偉岸,而是為官必貪的醜陋嘴臉,人人質疑官方的聲音,越澄清反抗的聲音越大。至此,進入執法隊伍的第一堂課成為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而弱勢群體成為了擁有道德智高權的特殊身份。

三、教科書式執法

是誰偷走了公務員執法的底氣

2018年5月,一段上海民警街頭執法的視頻走紅網絡。面對違法者的拒絕配合執法且有明顯抗法行為,民警分工明確、處置果斷,其有理有利有節的執法被網友稱讚為"教科書式執法"。人民開始理智地看待問題,也開始呼籲執法強硬,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分子。城管驅逐攤販開始被理解,警察嚴格執法被點贊,就連拆遷網民都開始用包容的眼光去看待。人民開始相信政府,願意看見執法隊伍為人民奔波,守護人民利益。白巖松曾說:在醫患關係緊張的今天,受害者最終將是患者。同理,如果政府不敢執法,怯於執法,那麼公平將不受保護,受傷的將是廣大的人民群體。人民信賴,執法正規化,公開化將是打破這一問題的基石。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偏見將會消失,陽光終將驅散黑暗,生活將會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