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在讀文章的時候,腦裡的聲音是說普通話還是粵語?

皮蛋瘦肉粥鋪老闆


我是廣東人,默讀文章的時候,腦裡的聲音既不是普通話也不是粵語,而是老家的台山話。

別以為廣東每個地方的人都是講粵語,有些地市是有自己的方言的。比如廣東江門五邑地區,每個縣級市的方言有些相似,但又有所區別。即使小到每個鄉鎮的方言,也有各自特點,通常聽只要一個人的口音,就可以知曉他來自哪個鎮。

在老家讀書的時候,同學之間幾乎沒用過粵語交流,大家用的都是家鄉話,已經習以為常,所以默讀文章時腦海裡不會出現粵語的聲音。至於普通話的聲音,則在平常默記、開口閱讀或寫文章時會在腦海裡出現。


倚齋聽風雨


作為一個廣東人,小時候讀小學數學都是用粵語,其他課程用普通話,上了初中以後所有課程都用普通話,所以,一般我看文章或看新聞什麼,腦子裡都是用普通話在看,除非用粵語寫的,才會轉用粵語看。平時的書寫用習慣用普通話。

我有自己的家鄉話,跟粵語有很大區別,在用家鄉書寫方面我寫不來,跟同是廣東的朋友信息聊天的話,一般都用普通話,除非對方用粵語寫,我才用粵語寫。因為粵語書寫的話,有很多字很難打出來,可能是我用得少的原因吧。


海棠-無香


老一輩肯定是粵語,比如小學、初中甚至高中的部分老師根本不會普通話,不管是語文老師、英語老師、數學老師還是物理老師,他們上課全程廣東話,毫無違和感,而且高中時有個同學是部隊官兵子女,不會白話,聽課一樣能聽懂。


釗105839827


其實這個取決於妳的讀書時的啟蒙語言,比如我是80後,廣東茂名人,我剛開始學閱讀的時候,身邊周圍的環境清一色粵語,包括朗誦,所以在看書的時候自然而然用粵語。我女兒是07年的,我兒子是09年的,他們上幼兒園和小學的時候,包括身邊的環境(媒體,人文交流等),已大量應國家要求用普通話了,雖然我一再強調粵語不能丟,平時和我們交流不能用普通話,但遇到一些生避的字眼,他們自然而然用普通話發音填上,所以我很肯定他們閱讀文章的時候是用普通話,因為如果用粵語有個別的字腦海發音不完整,會造成閱讀不順暢。


脫褲子放屁的大叔


老人家沒學過普通話的當然是粵語,一般年輕人讀文章時會自動切換到普通話頻道,我小時候老師上課就講本地話,但是上語文課讀文章還是用普通話的,所以以後讀文章自動就是普通話了。當然用粵語讀也沒問題,切換自如。不存在腦中想的是粵語,然後費勁要轉成普通話,又或者腦中想的是普通話,又費勁去換成粵語這些問題。上過學的這些問題一般都不存在


帆舟


要看多大年齡和受教於什麼樣的老師,我父親輩爺爺輩的,他們讀書的時候老師就是方言教學,沒有漢語拼音。說起來很搞笑,我爺爺說詩歌協會會員,他寫詩押韻找平仄要問我,當時我還是小學我問他不是有四聲嗎?然後我才知道他們學的是平仄和方言……


聰明的草草


用粵語讀的人第一語言絕對是粵語;用普通話讀的人母語不是粵語;這是人性。還有:用粵語可以讀懂所有國粵雙語寫的所有作品。國語只能讀懂國語寫的文章。我懂國粵英三語;我第一語言是粵語。所以第一反應就是母語讀取信息



擔心多餘


我是廣州人,其他人的習慣我不清楚,所以只能說自己的體驗。

閱讀時,心裡是在用粵語默讀。

打字時,大部分時間是在使用粵語,但由於粵語的口語夾雜著大量古漢語古漢字,所以在發生衝突時就會使用普通話的語法進行調整,方便其他人理解。這其實是因為粵語屬於雙層語言而造成的。

雙層語言,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比較高級的語言才會出現,比如希臘語和古希臘語。雙層語言分口語和書面語。

比如:粵語口語的“冇”,書面語用“無”或者“沒有”。

粵語口語的“唔”,正字是“毋”,而書面語一般是用“不”。

粵語口語的“嘅”,相當於普通話的“的”,古語中同“慨”。

粵語口語中的“乜”,相當於普通話的“什麼”。

粵語用“旮旯”,讀音“卡啦”,形容偏僻的地方。“山旮旯”說的就是偏僻的山區,普通話已經基本上消失。

粵語中比如“蚊赧”,讀音“蚊懶”,說的是蚊子叮咬後起來的小包包。

粵語中比如“毈毻”,讀音同“窩可”。蛋蛋壞了形容事敗為“毈”,鳥獸掉毛形容衰弱為“毻”。“毈毻”粵語中說的是事情失敗了,無法挽回。

小偷在粵語中被說成“三隻手”,實際上是對“掱”(讀音“扒”)這個古漢字的拆解,也就是“扒手”的出處。“掱”字是不是很形象地表現出小偷的特性?

粵語口語中常用的“了能”,正字分別是“尛”和“四個小字的疊加”(簡體字字庫已不存在,需要用到國際標準萬國碼6版超大字符集漢字才能體現),意思是帶有麻煩、鎖碎、偏僻、難以找到或者形容獨特、刁鑽的角度。

粵語中“㪐㩿”讀音同“甩咳”,意思是說不出流利的語言,斷斷續續。這詞早在宋代的辭典已經收錄。

粵語中“傝㒎”讀音為“搭剎”,“冇釐傝㒎”形容做事馬馬虎虎,不負責任,不可靠。

粵語“㲳胳肋底”,也就是說用手指抓弄別人的腋窩。“㲳”就是名符其實的古漢語古漢字。

我發現“㲳”這個動作,使用所謂的現代漢語普通話,根本無法表達。這動作不是“點”、不是“勾”、不是“撥”、不是“撓”、不是“戳”、更不是“捅”…首先這動作是單獨使用食指,其次食指必須伸直,再其次這是親友間的親密動作,不能使用太大力度,以免令對方受到傷害,並且在接觸對方身體的瞬間,手指帶輕柔的左右旋轉。使用普通話比較接近的可能是“撓癢癢”。

粵語中“聽出耳油”實際上是誤傳了,正確應該是使用“耳郵”。出自古文中的一句“目驗所經或耳郵所得”,意思是:之前所見到過或聽到過的東西。“聽出耳郵”,是形容聽到好美妙的音樂。意思是:聽到的音樂,非常動聽,超出了之前所有曾經聽過的音樂。並不是因為太好聽,令到耳朵流出“耳油”,那太噁心了,也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生理反應。

粵語“傾偈”,說的是朋友之間到一個較為私密的地方聊天、說悄悄話。

在生活中,粵語口語大量使用這些古漢語古漢字,可以說數不勝數。這些口語,目前為了適應現階段的中文語法和一般人的認知,在記錄上只能用書面語進行轉化。甚至大部分人由於對古漢字的荒廢,都不認識古漢字,常用詞也變成了生僻字,就簡單粗暴地使用同音漢字代替進行直譯,那就表現為只表音不表意的尷尬。只有那些無知者,才以短短歷史時間的簡體字和普通話的標準來衡量粵語。

反而普通話的強行使用,正在消滅漢語漢字的很多傳承。

比如“食”字,普通話都改用“吃”了。

“食”分拆為“人”和“良”,意思是進食後,人的狀態就會優良;但“吃”分拆為“口”和“乞”,其表面意思應該是嘴巴的乞求,“食”和“吃”兩字之間的意境誰優誰劣各有評判。粵語“食野”中的“食”字的來源“食色性也”,“野”字更代表那時候的食物是來自野外,來自大自然的饋贈。

“飲”字,普通話也差不多被消滅了,因為都改成了“喝”。

“睇”字,普通話已經消失,已使用“看”字代替。

“講”字,普通話已開始消失,換成了“說”。

等等等等就不再一一列舉。

因此,在推廣普通話的同時,也請尊重各地的文化傳承,需要保護的,不單單是粵語。因為短短歷史的普通話和簡體字並不能代表所有漢家語言文化。普通話只是漢語的一種讀音而已,漢字並不是由普通話帶過來的。粵語反而是真正的一門語言。國內其他的語言或方言也應該得到尊重和保護,因為他們也有相當部分保留著古漢語的傳承。

另外科普一下,在廣東除了粵語,客家話和潮汕話的使用群體也不少。

古代,“粵”同“越”,說的是“南越國”的地域,實際包括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一部分、福建一部分及安南(現今越南)一部分。到了明朝,才分成越西為廣西,越東為廣東,“廣”為廣府的廣;到了民國,“粵”才特指廣東;再到1988年,海南省才從廣東省身上分離出去。


平安金融老中醫


我是東莞人,讀文章的時候自帶翻譯粵語。例如:明天是星期一,腦子自動翻譯為:"恨家產,聽日又要上班啦。


維護世界和平68962110


作為說粵語的人來說,我們粵語是有粵語的詞彙文字的。就如說出最的時候一樣,不同文字狀態用不同語言心裡閱讀。

舉例:

粵語:今日唔知吃乜好,都喺逛兩個lan睇睇先再算。

國語:今天不知道吃什麼好,還是先晃兩圈看看再決定。

相信兩種語種切換自如的人,絕對不會混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