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草書《十二月割帖》

王獻之草書《十二月帖》,上海圖書館藏宋拓寶晉齋法帖本。據米芾《書史》記載,王獻之《十二月割帖》墨跡曾為米芾收藏,為黃麻紙本,是米芾以書畫寶玩向蘇激換來的。清人拓本的《十二月割帖》的文辭與米芾《書史》所記一致,曰:“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復不得相,未復還,慟理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凡三十二字。雖然從文意上說未全,但是將此本與《中秋帖》相較,不難發現,《中秋帖》帖文全從《十二月帖》臨出,只是略去《十二月帖》第一句“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其後又分別缺漏“未復”、“慟理”四字,凡十字“反”因草書形近“為”,有時還被誤臨成“為”字。如此可以斷定,米芾所藏《十二月割帖》墨跡本,乃《中秋帖》的底本。

那麼《十二月帖》為什麼文字也不通呢?據明代董其昌考證,《十二月帖》與宋太宗淳化年間的《淳化閣帖》中王獻之的《慶至帖》原為一帖,後被割裂。《中秋帖》和《十二月割帖》因句子被割,無法標點,無法釋讀,語句不連貫,不知所寫。

王獻之草書《十二月割帖》


王獻之草書《十二月割帖》


王獻之草書《十二月割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