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高炽迁都南京那么大明朝会发生什么改变?

用户6093132260070


大家好,我是夏目爱看书,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题主的问题朱高炽如果迁都回南京大明朝在历史上会发生什么改变?我就利用那个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分析一下是否会有这样的可能性以及可能会对历史的影响,了解一下大明京城的转变的过程。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

朱元璋首先投靠当时的割据江淮的起义军郭子兴后来取而代之,此时的元朝在北方势力还是非常强大的,红巾军刘福通纵横中原,这就意味着朱元璋当时的势力也就只能割据江淮一带。此时的江南一带还有很多的军阀势力,比如说东吴的张士诚,汉国的陈友谅,浙江的方国珍,蜀夏的明玉珍,所以朱元璋必须要在江淮地区选择合适的地方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大将冯国说道:“金陵城虎踞龙盘是帝王之都!应该先占领金陵定鼎,然后在分将四处平定群雄。”同时我们看一下金陵城左临大江,右临山险,三面环水,把山当成城池,把江当成护城河,非常有利于步兵凭险据守。而且金陵作为当时的集庆府是原先元朝非常发达的地区,所以说可以地宫大量的军需物资,所以说无论是天时地利,定都南京都是朱元璋最好的选择,于是公元1356年三月,朱元璋攻下集庆府之后改名“应天府”寓意,顺天应人,舍予其谁!

朱元璋将南京城作为自己的领地直接导致在面对江南其他起义军的时候具有很好的战略优势,毕竟自己的南京城进可攻退可守,张士诚,方国珍等人直接被朱元璋战略碾压,之后的陈友谅也在潘阳湖之战中失败退出。由于当时的情形不明,北上伐元万一不顺利的话朱元璋还可以依据天险和北元分江而治,就像宋武帝刘裕一样至少可以做一个南朝皇帝。

靖难之役,明成祖迁都北京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篡权夺位决定将迁都北京史称“永乐迁都”。

就藩旧地,将士渴望回家

早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自己就藩的地方就是北京,所以说北京对于朱棣来说是自己的大本营,自己所率领的起兵将士也是北京地区的人,所以说很多人都提议迁都北京包括明成祖朱棣在内,所以永乐四年朱棣下诏书以南京城为蓝本建立北平皇宫,为了表明自己迁都的决心在永乐七年将自己的墓地健在北京附近,就这样迁都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朝中也无人反对。

战略位置,天子守国门

南京作为首都的话,首都与长城的距离过于长导致向西传递不便利。因为时间的转变现在的矛盾也发生了改变,已经不是明太祖时期的江南割据的局面了,而是北元政权土崩瓦解,大明军队乘胜追击的时机,所以新的战线形成直接导致长城成为很重要的军事情报传递工具,如果首都在南京的话直接会导致以为战机。明成祖曾经以北京作为基地进行了五次北伐,北京城的在军事指挥上面的优点是深处后方的南京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朱棣提出“天子守国门”的想法,迁都北京。

靖难之役,得罪大量的南部清流 靖难之役中南方的士绅在朱棣看来就是建文帝的帮凶,自己多次身陷险境也是这群人的“功劳”。所以在靖难之后南方各省的赋税增加,同时加强管制。如果说南方的士绅只是出钱出力的话,那么南京朝廷做官的就是最想让朱棣战死的,其中朱棣因为劝降方向如未遂曾经诛其十族,第十族就是方向如的门生故吏,可以说是将南方的文人得罪的精光,所以说迁都北京更加有利于自己的统治。

仁宗即位还都南京,未遂!

仁宗皇帝以仁义闻名天下,开创仁宣之治。一门武将的朱棣一族为由仁宗宽厚待人,不喜爱学习武艺,在燕王朱棣出征的时候就监国,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是其实治理国家的时间确实很长,明成祖每次御驾亲征的时候,朱高炽就监国管理朝事,经常加班熬夜所以身体也不是很好。但是朱高炽本人谦厚待人,很受文官士大夫的喜欢。

永乐十九年的时候,紫禁城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座大殿遭到雷击都被烧坏了,仁宗即位之时看到满目疮痍不忍心在大兴土木,于是决定不要在修建于是准备还都南京,随即北平六部原印信收回,新印信加印“行在”,这样就标志着废除北京的作为首都的地位。但是仁宗身体不好,这件事情还没有办好就驾鹤西去,之后的宣宗上台之后并没有施行还都南京的计划,直到宣宗去世之后英宗确定了北平作为首都,自此之后就没有改变过。

仁宗迁都会南京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第二个“朱棣”的出现

可以说北京重地绝对是对抗北元的重要指挥枢纽,在这样的地方安排自己的儿子都会被靖难,那么放什么人才是最好的选择呢!可以毫不夸张的来讲一定会出事情,就比如说明朝末年的李成梁,可以说在无人可用的时候李成梁挑起了辽东的大梁,但是这样的人也最后还是养虎为患,手下的辽东铁骑根本不听除了自己之外人的指挥,这还只是辽东这一块地方,所以说如说不定都北京的话以后必成大患,一定会有第二个“朱棣”的出现,这对明朝政权来说的话是致命的。

明朝政府的自己腐化,自取灭亡

如果侥幸没有出现上一种情况的话说明了另一件事情的发生,那就是北部地区被侵占了,和大明划江而治的政权会出现。明朝又会类似于南宋一样的悲剧人生,毕竟可以说南方的气候以及文化氛围绝对不是北方可以比拟的,自古都是南方出文官,北方出武将,所以在历史上很少出现南方政权土兵北方政权的事情。

南方的温度适宜又是文雅之地,难保后面的皇帝不会出现像李煜一样的词曲皇帝,好吧我承认之后的明朝会出现一个朱由校的木匠,但是这比舞文弄墨强多了,虽然好像也差不多。纵观历史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像陈,吴这样的政权最后都是自己腐化而灭亡的,历史一定会重演,所以说明朝征服一定会快速的腐化,如果说你觉得不太可能,我们就举一个最近的例子——靖难之役。

总结:

纵观明朝的历史,在主要矛盾的转移就注定了需要定都北京抗击蒙元。定都北京更有利于对外的作战,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国第图两次入侵分别是蒙古和后金,这两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就是中国整个地图的缺口,而北京城刚好可以据守,所以定都北京对于明朝的统治是有利的。

同时定都北京也是朱棣的祖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体现,也是很多中国人喜欢明朝的理由,作为最有骨气的王朝,明朝定都北京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不是内忧外患也许崇祯皇帝真的可以造出一个中兴之世。

我是夏目爱看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些许帮助!


夏目爱看书


洪熙帝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但这十个月却是造就了大明“仁宣之治”的基础时期,包括消减官员、轻徭薄赋、改朱元璋、朱棣两朝全面扩张的政策,实行战略防御,与民休息等。

而在朱高炽在位的最后一个月,他做出了一件让后世难解的事:派太子朱瞻基去祭拜朱元璋的孝陵,并留守南京,定北京为行在,决定迁都。

要不是朱高炽恰好一个月后去世,迁都一事才不了了之,对于朱高炽要迁都的打算,一般史学家认为是朱高炽相比起北方,他更看重南方的文化底蕴和经济实力。

在朱高炽的规划中,北方只是一个门户,而南方则是这座门户的后勤保障,就算失去了北方,依靠南方的富庶,大明还能支持很久,可要是失去了南方,那北方就只能坐困愁城,陷入前狼后虎的境地了,这一点和他治理国家的理念较为吻合。


如果朱高炽真的在临死前完成迁都事宜的话,那大明王朝会有两种走向

  1. 朱瞻基继位后将其再迁回北京,大明还是按照历史路线继续行走;
  2. 由于当时蒙古部落和大明的冲突不断,北京肯定还是需要人去守卫,以靖难之役为前车之鉴,朝廷应该会选派精兵悍将去守,时间一长则极有可能出现武将割据的情况。

以第二种走向来分析,明成祖靖难之后,将原先的九边诸王全部内迁到西、南方,大幅度削弱他们的权力,自己坐镇北方对抗蒙古,而换成了朱高炽继位后,虽然边境也安排了猛将驻守,但毕竟是天子脚下,有什么情况朝廷都能够及时做出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武将们的野心。像土木堡之变时,大同、宣府、居庸关等地的守将自擅其事,不愿出兵协助朱祁镇大军,间接导致其最后被俘,事后朝廷很快就他们捉了起来,论罪收押。



可如果朱高炽将国都迁到南京的话,那对于北方诸边的情况不能及时了解,很容易就出现武将拥兵自重,欺上瞒下的情况,像明末李成梁一样,镇守辽东二十年,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名将”,可同时他也养寇自重,对于辽东当地的女真三部总是打一下哄一下,就是不全部消灭,以便从中获取朝廷的赏赐和军费,在李成梁的经营下,辽东成了李家的”国中国”,辽东铁骑除了李家人外谁都指挥不动。

万历十九年,李成梁退休,此后十年时间里朝廷换了八位辽东总兵,有七位都因指挥不动辽东铁骑而被免职,而这段时间,建州女真部的努尔哈赤实力日益壮大,先后吞并海西女真和叶赫女真等部、大败蒙古联军,成为了辽东诸部落的霸主。直到万历二十八年,朝廷不得已再把李成梁请出山压制努尔哈赤,为朝廷赢得了十几年的边境“和平”。



李成梁的例子告诉我们:在达摩利斯克悬于头顶的情况下,野心家们还敢公然地搅风弄雨、养寇肥己,更别说朝廷被搬到了千里之外的南京,则信息更加蔽塞,还不是边将说什么,朝廷就得听什么。

自宋朝以来,北人善武、南人善文的局面就已经形成,在精兵强将都握在别人手里,朝廷又手不能及,只要多几个李成梁这样的野心家,那黄河以南还能不能姓朱可就难说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于谦在土木堡之变后不愿迁都南京的原因。

同样的,就算是换成诸王守边,也很容易造成晋末八王之乱的局面,朱元璋和朱棣在位时期,凭借其个人魅力和威望可以很好地压制诸王,可到了朱高炽和朱瞻基时期,对于诸王的压制力明显减弱,为此还爆发了汉王之乱,这时要是到了年仅十岁的朱祁镇继位,主少国疑,边境诸王又手握大权,恐怕靖难之役又得再来一次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今天刚刚写了关于明朝定都北京的缺点 现在就简单说说定都南京带来的改变:

1、由于朱棣迁都北京,即便明仁宗完成迁都南京,北京依然是北京(陪都),但京师在南京,明朝将会形成经济、文化、政治等在南京,军事在北京的局面;

基本上,这就恢复了朱元璋时期的国防策略:南京发展+北方防守,即藩王守边、天子守国。

以下是朱元璋时期国防体系部署:

三级防御体系:

一级防御中心:南京负责军事后勤和战略部署;

二级区域防御中心:作为区域指挥中心和后勤物资中转基地,西安负责东胜、宁夏、甘肃三卫,太原负责大同卫,北京负责大同、开平、大宁、辽东四卫;

三级军事作战基地:辽东、大宁、开平、大同、东胜、宁夏、甘肃等卫。

迁都北京后,明朝再无三级防御,而是主次不分、指挥不明。如下图:

防守北京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东北和西北防务所得到的关注和资源都被北京所夺取。

2、明朝在海洋贸易上将会极大发展。定都北京最大的问题是:北京一心要防范蒙古,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考虑经济问题。

为了专心防范蒙古,明朝于是固执的实行海禁,即便面对合理的贸易需求,也丝毫不理会。

于是明朝陷入两难困境:

北有蒙古骚扰,南有倭寇问题,分身乏术。

如果定都南京,明朝会有更多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就会明白,开放港口进行海洋贸易即可解决倭寇,不费一兵一卒。

南方有钱粮,北方有兵马,这才是明朝的发展之道。

海洋贸易的发展,必然提升明朝在水师技术上的成功。明朝通过海运和河运从南方输送钱粮和士卒到北京、辽东、西安,既节省成本,又提高效率。

3、节省每年520万石输送北京的粮食,可以合理分配到作为地方赈灾备用和边防费用。

明朝从嘉靖时期就开始陷入财政危机:

1、1540年工部尚书上奏,他手里只有6万银子,却要支付27万工程款和人工费;

2、太仓库每年收入200万两白银,但每年明朝常规支出高达347万辆白银,透支147万两白银;

3、1552年户部上奏嘉靖帝,明朝每年军费高达595万两白银,而每年财政收入不足300万两。

收入不增长,支出每年都在高涨。这就是明朝的现实——这都是定都北京带来的费用高涨。事实上从嘉靖朝到崇祯朝,明朝都是靠欠债、加税过日子,有点类似今天发行大量国债的美国。



历史哨声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与当时国家战略发展,稳定社会,朱棣北迁帝都,都有实实在在的作用,加上朱棣,朱高炽父子在北京生活多年,对习俗,环境的认可,当然了政治原因也是其一。

史料记载:仁宗皇帝,成祖朱棣与徐皇后长子,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只因身体肥胖,不得父喜,然能克己敬事,在立为世子,与太子之时,善抚属下,朝无废事,为政开明,与民休养,以上资料种种看到了朱高炽的政治能力。

那么今天说这个问题的重点,朱高炽有要迁都的打算吗?从政治优势上讲他不愿迁都,因为他与朱棣在北方经营多年,势力基础与一些利益集团都是北方人,冒然迁都会带来很大潜在性危险,只有徐徐图之。他的内心真实的想法是很愿意迁都南京,主要是来自他的身体,我个人认为,朱高炽很有可能患有肥胖症与一些高血压骨关节之类,还有一点那就是他当政其间,很多权力文官都是南方人,比较喜欢南方的气候,北方的苦寒让他们叫苦连天,遇到了这么一位好说话的天子,还不得赶紧办啦!怎奈人算不如天算,在这计划进程当中的一个月后,………

朱高炽猝然的去世,给这计划化为泡影,

假如历史可以倒流,我认为以朱高炽个人的魄力,和他强大的团队,照着他的政策发展下去明朝会是一个不亚於唐代的盛世,当然了这只能是假如……~~







治病救人的黑山老妖


朱棣死后,即位之后的朱高炽立即着手还都南京的事宜,看上去大明朝廷马上又要迁回旧都城南京了,可有两件事最终阻碍了这场迁都计划,至于这两件事是什么,我们往下看。

首先,明仁宗朱高炽并非是感情用事之人,之所以要把都城迁回南京,除了感情因素外,更多的是理性分析的结果。要知道朱棣迁都北京这件事,事实上造成了国力上不小的消耗。因为北京不同于南京,漕运落后,河道稀少。旧都南京原本是整个明朝最富庶的地区,各种粮食物品供给充足。而北京在当时基本上鸟不拉屎,什么东西都需要往城里运,而运输大宗物品当时只能靠漕运。开凿疏通漕运河道,花费的款项可是无法估量的。

正因如此,明仁宗朱高炽才觉得迁回南京,而满朝大臣对此事也多数表示支持,本身这帮臣子对当年朱棣迁都就十分不满。于是在一片期望中,明仁宗朱高炽正式将北京改号为“行在”,也就是政府临时驻地,准备还都南京。

明仁宗为此做了不少工作,还派太子朱瞻基前往南京视察维修皇宫。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两件大事,使整个迁都计划戛然而止

第一件事,明仁宗朱高炽在此时驾崩了,这位皇帝身子骨比较虚弱,在他驾崩之时,他才刚刚做满了十个月的皇帝。迁都之事的策划人都没了,迁都颇受影响。按理说老子死了还有儿子呢,儿子朱瞻基也想迁都啊,那儿子接着干不完了,接下来又发生了第二件事,让他儿子朱瞻基吓得不敢迁都回南京了。

头一件事是人祸,第二件事呢,就是天灾。话说偏赶上这个节骨眼,南京发生了密集型的地震,这地震有多密集呢?咱来看一组数据:

明太祖洪武年间,南京城地震3次,北京为2次

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南京城地震4次,北京地震4次

明仁宗洪熙年间,南京城地震39次,北京此时无地震

朱瞻基宣德年间,南京城地震35次,北京地震5次

朱瞻基眼见这地震如此密集,哪里还敢继续迁都,于是这还都南京的计划就此搁置下来了。直到朱瞻基去世,年幼的英宗即位,迁都这件事才彻底被取消,南京的京师称号又被转回了北京。


时光是1045


最开始朱元璋创建明朝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了南京都城的地位,可以说,从一开始的时候,南京就已经做过明朝的都城了。

明成祖朱棣时期,发动靖难之役以后,改北京为都城,此后,立下了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的祖训。

虽然朱棣打算让北京做明朝的都城,但在那个年代,北京城可没有现如今的繁华, 当时的北京更像是一个破败的小城镇,虽然面基可能不小,但里面绝对没有已经做都城几十年的南京城来的繁华。

朱棣一心选择北京做都城,本质目的其实也是为了防备蒙古人,虽然元朝已经灭亡,但蒙古后裔却退回了蒙古草原,尽管从朱元璋时期开始,明朝就不断的发动对蒙古的讨伐战争,阻止蒙古人的崛起,但蒙古的威胁却是一直存在的,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牢记祖训,死守国门,朱棣选择定北京为都城,如此一来,可以极大的防备蒙古人南下,对大明产生威胁。

朱棣去世以后,朱高炽却因为贪图南京城的安逸享乐,一心想要改都城为南京,但朱高炽命不好,登基不到十个月就去世了,提出迁都计划的时候,朱高炽已经只剩下了一个月的寿命,可以说,迁都的计划刚刚开始实行,朱高炽就去世了。

朱高炽是一个明君吗?可能是,作为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其实一直都是一个被朱棣看不起的存在,天生残疾,加上朱高炽身材肥胖,即使在靖难之役时期朱高炽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但朱棣依旧更欣赏朱高煦,没办法,朱高煦的硬件条件肯定是远胜朱高炽的。朱高炽之所以能够坐上皇位,与朱高炽的好儿子,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关系不小。

朱瞻基登基以后,并没有继承父亲朱高炽的遗愿,迁都南京,虽然迁都南京是朱高炽的遗愿,但朱瞻基却认为迁都南京对大明朝弊大于利,朱瞻基更愿意尊崇祖父的决定,继续以北京做都城,天子守国门。

如果朱高炽多活个一年半载的,或许迁都之事还真就被他搞定了,到时候,再迁都北京肯定就会是难上加难。

而迁都南京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积极影响,肯定是明朝的经济会更加发达,北京做都城,其实已经注定了北京会成为一座聚集了全国军事,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但北京又经常会成为北伐蒙古的第一座后勤保证,因此,迁都南京以后,北京做军事中心,而南京做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长此以往,大明的经济可能会迅猛发展。

苏杭号称鱼米之乡,但在作为鱼米之乡的同时,苏杭又是著名的,出软骨头的地方,曾经的大宋王朝就因为重文轻武,被金国步步紧逼,最终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以后,大宋重文轻武的风气依旧盛行,未久,南宋也灭亡在了蒙古人手中。因此,迁都南京的大明朝,很可能会步了宋朝的后尘,高层逐渐贪图安逸享乐,尽管没有迁都南京明朝的高层依旧安逸享乐,但迁都以后,这个速度必然会加快,明朝成为第二个大宋也不无可能。

迁都南京以后,或许大明的东南海防会变得严密许多,北京因为死磕蒙古,后金,导致明朝后期,东南沿海地区倭寇横行,如果迁都南京,或许倭寇之患会有所改善,但北方山海关或许不用等到吴三桂放清军入关,这个时间提前数十年也是很有可能的。

迁都南京,有利有弊,若是单就明朝的生死存亡来看,迁都南京或许确实是弊大于利,大明也因为定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而获得了后世的认可。被认为是最有骨气的王朝。


魏青衣


朱棣迁都北京之意一是此地藩王,根深叶茂不可动摇。更深层次是天子守国门之意,天子坐镇北京,可加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防御,战事紧绷一根弦,这没得说,可有效控制全国的统治。再者朱棣吸取宋朝失去燕云十六州的血泪教训,定都北京就是守住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军事意义非凡,可以说中原抵抗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一旦蒙古骑兵越过此天然屏障,大明王朝就和宋朝一样必然迁都南方,又要走南宋的老路。最后又被灭亡,迁都北京不可谓不慎重。再者北京是北方,风沙凛冽,长期和游牧民族作战,身强力壮,勇武刚强。一旦迁都南京,这是秦淮风月之地,靡靡之音,细雨江南,倒是皇帝萎靡不振之乡,别说作战了,整天夜夜笙歌,纸醉金迷。哪抵得了蒙古铁骑的冲撞。蒙古铁骑下得北京,拿下燕云十六州,此后一马平川,尽是大平原,连个防御堡垒也没有,又得重走金灭宋的老路。事实证明,满清一入得山海关,扫荡中原,中原已然换主。朱棣定都北京,已经是深谋远虑。后金崛起,大明终究灭亡,人算不如天算,殆非天意耶!










長安樓主


迁都没有合法性 合理性 失去了道义上的制高点 他怎么会那么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