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難之時,此國第一時間趕來,流著淚叫“老鄉”,捐款250萬

在中國歷史上,曾產生了一個特殊又有著時代記憶的群體——華人勞工。從明清之際,許多中國東南沿海的人們為了生計遠走他鄉,想要在異鄉開闢出新的道路。他們中的很多人則因此定居海外,並在當地繁衍生息,但是也產生了不可分割的“中華情”。

中國有難之時,此國第一時間趕來,流著淚叫“老鄉”,捐款250萬

而如今有一個國家,此國人民將中國人稱作“老鄉”,在中國有難的時候慷慨解囊,還用降半旗表達對中國死難之人的哀悼之情,這個國家就是秘魯。

秘魯曾經的歷史非常的輝煌,他們曾創造出了一個強大的帝國,那就是“印加帝國”。在印加帝國時期,那裡的人民非常的強大,有著極高的生產水平和軍事能力,但同時,也對周圍的國家進行了連續的侵略和大規模的擴張,因此印加帝國雖然輝煌一時,然而最終還是覆滅了。

中國有難之時,此國第一時間趕來,流著淚叫“老鄉”,捐款250萬

很多曾經屬於印加帝國的土地,都被奪回去了,而秘魯自身的一些土地,也被其他政權奪取了很多,當時對秘魯有著極大影響的國家,就是西班牙。大量的黃金、重金屬在西班牙人手中流出去,他們將秘魯作為掠奪財物的中轉站。西班牙人在對秘魯大肆掠奪的同時,將當地土著,也就是印第安人送到礦場幹繁重的活,那些勞工們吃盡了苦頭,西班牙人對待華人勞工如同對待奴隸一般,他們凌晨四點就要起床勞作,如果有勞工逃跑,多半最後被抓了回來,並慘遭毒打,還要戴上腳銬繼續勞動。這些在秘魯的勞工的生存現狀被清政府得知後,清政府僅僅以“私自出洋的棄民不值得保護”為藉口來回避勞工們,其實清政府壓根沒有能力接回勞工們,更不願惹惱列強。

中國有難之時,此國第一時間趕來,流著淚叫“老鄉”,捐款250萬


十幾萬在秘魯華人的勞工絕大部分都無法回國,他們與當地人通婚,在當地落葉生根。但也有很多秘魯華人們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企業家、政治家。後來在世界的壓力下,清政府只得說:“對磨難中的中國苦力同情,勸他們容忍。”這也不是句人話,但比之前態度有所緩和。在世界各國的壓力下,勞工終於獲得自由,他們在秘魯成為自由人,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做自己想做的工作。

這也就是為什麼,秘魯會有那麼多中華裔的存在了。隨著時間的流失,華裔和秘魯當地人不斷結合,他們的後人中,就有很多人有著華裔的血統了。而中國人骨子裡的勤勞、勇敢、奮鬥的精神,也給秘魯帶來了非常大的變化,讓其迅速發展,成為了富有的國家。

中國有難之時,此國第一時間趕來,流著淚叫“老鄉”,捐款250萬


而這些無法歸家的華人勞工們心中卻始終有一份“中華情”,他們並沒有忘記他們的祖國。2008年,四川發生了大地震,遠隔萬里的秘魯華人們聽說後,流著淚叫中國人民“老鄉”,併為中國捐款了250萬。在中國近代史上,這群華人勞工們背井離鄉,吃了無數的苦,但是仍然不會忘記祖國,他們始終記得那份的“中華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