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行取經之路——大唐西域記

由於隋朝末年統治者濫用民力,國力虧虛,突厥乘機威脅中原,直到唐初的李淵,也不得不屈從於突厥。唐太宗這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自然要徹底雪恥,他決心消滅西突厥割據勢力,統一西域並發展與中亞、南亞和西亞各國的交往,為此必須瞭解西域一帶的地理、人情。

玄奘西行取經之路——大唐西域記

13歲時,玄奘立志“遠紹如來,近光遺法”,從此遁入空門。當時社會的佛學氛圍濃厚,玄奘天資聰穎,很快就脫穎而出。後來,玄奘修行的淨土寺因戰亂而不再適合修行,玄奘只好離開洛陽四處遊歷,先後到成都、長安、揚州、蘇州等地,遍訪名師,最後又到長安問師於法常、僧辯兩位大師。當時,玄奘的佛學修養已經非常深厚,令長安的高僧刮目相看,人們都稱他為“佛門千里駒”。

然而,隨著學業的長進,玄奘心中的困惑也越來越多,而這些疑惑又並非國內佛典和大師所能解決,於是他下定決心到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去求經學法。

玄奘西行取經之路——大唐西域記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遲遲等不到朝廷批文的玄奘決定隻身到印度求取真經。他從長安出發,開始了西行求經之旅。一路上,玄奘歷經千辛萬苦,多次陷入絕境,最終到達了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在那裡留學5年,之後又周遊印度。當地的僧人十分敬仰他的人品學識,戒日王(印度成日朝國王)還專門為他召開了辯法大會,他的名氣因此越來越大。人們都希望他留在印度,然而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回了國。

貞觀十七年(643年)春,玄奘謝絕了印度眾僧的挽留,攜帶657部佛經回國。兩年後,他回到了闊別已久的首都長安。玄奘此行,歷時19年,行程5萬里,是一次偉大的旅行。

玄奘西行取經之路——大唐西域記

回到長安後,玄奘受到盛大歡迎,唐太宗召見了他,對他的才學十分賞識,命令宰相房玄齡選取高僧,協助玄奘翻譯佛經。唐太宗還敦促他將在西域的所見所聞撰寫成書,於是由玄奘口述,弟子辯機執筆的《大唐西域記》一書在貞觀二十年(646年)問世了。

《大唐西域記》記載的是玄奘親身遊歷西域的所見所聞,其中包括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城邦,還有許多不同的民族。書中對西域各國,各民族生活方式、建築、婚姻、喪葬、宗教信仰、沐浴與治療疾病和音樂舞蹈方面的記載,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反映了西域的風土民俗。

《大唐西域記》體例嚴謹,文筆絢麗雅緻,簡扼流暢。他的記述似乎有一個比較固定的全面的章法:幅員大小、都城大小地理形勢、農業、商業、風俗文藝、語言、文字、貨幣、國王、宗教等等,這些方面幾乎都要涉及。田記述所見所聞,寫景狀物,語言簡潔、生動,文辭絢麗,如對“千泉”(今吉爾吉斯境內,吉爾吉斯山脈北麓一帶)的記述:

“素葉城西行四百餘里,至千泉。千泉者,地方二百餘里,南面雪山,三垂平陸。水土沃潤,林樹扶疏,暮春之月,雜花若綺。泉池千所,故以名焉。”

以詩一般的語言介紹了“千泉”得名之由,使人如親歷其境。如對“大流沙”的描述甚為生動傳神:

“從此東行入大流沙,沙則流漫,聚散隨風,人行無跡,遂多迷路,四遠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來者聚遺骸以記之。乏水草,多熱風,風起則人畜婚迷,因以成病。時聞歌嘯,或聞號哭,視聽之間,恍然不知所至,由此屢有喪亡,蓋鬼魅之所致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