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袁世凯,从小兵干到大总统,他的处世哲学,最为实用

袁世凯是晚清的大官,更是民国的总统,作为中国近代史中十分重要的历史人物,袁世凯的一言一行都对后世影响很大,作为推动辛亥革命的重要力量,袁世凯也算是有功之人,然而世人皆知袁世凯复辟失败,最后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却没有多少人知道,袁世凯一生的升迁之路可谓传奇,他从一个地方土财主的庶子,先是成长为晚清的重臣,又接着成为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这其中的故事,说上九天九夜夜说不完。

乱世枭雄袁世凯,从小兵干到大总统,他的处世哲学,最为实用

袁世凯的崛起和他的处世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袁世凯的处世哲学说起来很简单,人人可学,细细一品却又不太简单。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的一个官宦家庭,他的叔祖袁甲三官至漕运总督,曾参与过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袁世凯出世的那天,恰好袁甲三寄的书信到家,信中说在与捻军的作战中胜利了,故此袁世凯的父亲便给他起了这个名。

乱世枭雄袁世凯,从小兵干到大总统,他的处世哲学,最为实用

袁世凯的出身虽然不错,却也不算太过惊艳,他少年时受到叔祖的影响,对兵书极为热爱,四处收罗兵书昼夜勤读。作为官宦子弟,袁世凯也曾多次考科举,却都以失败而告终,恼羞成怒的袁世凯曾将诗书都付之一炬。1882年, 正值乡试,袁世凯本想再次应举考个秀才,却遇到了朝鲜突发壬午军乱,一番思索后,袁世凯丢了书本,直接从军跟随吴长庆东渡朝鲜,这一选择彻底改变了袁世凯的命运,在战场上奋命厮杀的袁世凯逐渐有了点名气,而且“知兵”且又主张练兵的袁世凯,通过在朝鲜的历练,得到了小站练兵的机会。

乱世枭雄袁世凯,从小兵干到大总统,他的处世哲学,最为实用

人这一生想要出人头地,除了必要的努力之外,机遇也是重要的一环,出人头地后,想要成为人上人,没点真本事可不行。在讲究功名的封建社会,连秀才之名都没有的袁世凯最后能位极人臣,这是极为惊人的事情。袁世凯一生最擅长交朋友,而且他交的朋友都不是狗肉朋友,跟袁世凯打过交道的人,都会袁世凯另眼相看,在袁世凯的需要的时候,大多都会给他行个方便,为何呢?因为袁世凯会做人。

袁世凯的处世哲学秘诀就一个“低”字,底到尘埃里,低到高贵地位都不要,低得看不见天空,不管官做的多大,袁世凯从不高调,对人待物都非常平易近人。一次,袁世凯和张勋一起觐见慈禧太后,太监马宾延在庭院中等候,袁世凯一见到马宾延就快走几步,然后单膝跪地给马宾延行了个礼,清朝就没有大臣先给太监行礼的规矩,况且袁世凯和太监头子李莲英是结拜兄弟,根本用不着给马宾延行礼。这一拜,马宾延多年后想起,依然难忘。

乱世枭雄袁世凯,从小兵干到大总统,他的处世哲学,最为实用

袁世凯到满族大官增崇家做客,增崇便让他的小儿子给袁世凯见礼,结果当小孩给袁世凯行礼的时候,袁世凯立马从椅子上坐了起来还礼,事后还拉着增崇小儿子的手,问他喜欢什么,这个小公子说他喜欢读书,说了五本书的名字,袁世凯就说日后送他。增崇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结果隔天袁世凯就派人送来五大箱子书给增崇的小儿子。

袁世凯当了大官回老家的时候,乡亲们听说袁保国回来了,都去迎接围观,袁世凯在离家还有百里的地方,见到了来迎接的乡亲父老,他没有摆官架,而是立马下轿步行,一起和老乡有说有笑的回家。对待下属,袁世凯也很用心。一次用膳时,袁世凯感觉红烧猪蹄子做得很好吃,便让人端了一份给冯国璋,他说:“这个冯将军最爱吃,端给他也尝尝。”有这样细致体贴的领导,你说下属能不效死命吗?

乱世枭雄袁世凯,从小兵干到大总统,他的处世哲学,最为实用

袁世凯与人相处时,便会留意这个人的爱好,只要朋友喜欢,不管东西贵贱,袁世凯都会大方的送人,上到慈禧,下到慈禧身边的小太监,袁世凯都用心对待,他不以势压人,更不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就算做了大官也不在乎自己的高贵。他人与其相处时如沐春风,身份比他低的人更是受宠若惊。

袁世凯就算自己丢面子也要给人面子,这样的人到了哪都受人喜欢,最重要的是,人人都愿意在背后给袁世凯说几句好话,因为他不高调、不招摇,出手还大方,对人还礼貌,这样的人,谁不愿意跟他做朋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